Re: 《三國志‧虞翻傳》

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2022-03-17 00:47:51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虞翻字仲翔,會稽餘姚人也。(1)太守王朗命為功曹,孫策征會稽,翻時
:   遭父喪,衰絰詣府門,朗欲就之,翻乃脫衰入見,勸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戰敗
:   績,亡走浮海;翻追隨營護,到東部候官,候官長閉城不受,翻往說之,然後見
:   納。(2)朗謂翻曰:「卿有老母,可以還矣。」(3)翻既歸,策復命為功曹
:   ,待以交友之禮,身詣翻第。(4)
:     策好馳騁遊獵,翻諫曰:「明府用烏集之眾,驅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雖
:   漢高帝不及也。至於輕出微行,從官不暇嚴,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則不
:   威,故白龍魚服,困於豫且,白蛇自放,劉季害之,願少留意。」策曰:「君言
:   是也。然時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諶草創之計,是以行耳。」(5)
:     翻出為富春長。策薨,諸長吏並欲出赴喪,翻曰:「恐鄰縣山民或有姦變,
:   遠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喪;諸縣皆效之,咸以安寧。(6)後翻州
:   舉茂才,漢召為侍御史,曹公為司空辟,皆不就。(7)
:   (6)《吳書》曰:
:       「策薨,權統事。定武中郎將暠,策之從兄也,屯烏程,整帥吏士,欲
               ^^^^^^^^^^^^^^^^^^^^^^^^^^^^^^^^^^^^^^^^^^^^^^
:        取會稽。會稽聞之,使民守城以俟嗣主之命,因令人告諭暠。」
        ^^^^^^^^^^^^^^^^^^^^^^^^^^^^^^^^^^^^^^^^^^^^^^^^^^^^^^
:      《會稽典錄》載:
:       「翻說暠曰:『討逆明府,不竟天年。今攝事統眾,宜在孝廉,翻已與
        ^^^^^^^^^^^^^^^^^^^^^^^^^^^^^^^^^^^^^^^^^^^^^^^^^^^^^^^^^^^^
:        一郡吏士嬰城固守,必欲出一旦之命,為孝廉除害,惟執事圖之。』
        ^^^^^^^^^^^^^^^^^^^^^^^^^^^^^^^^^^^^^^^^^^^^^^^^^^^^^^^^^^^^
:        於是暠退。」
        ^^^^^^^^^^
        定武中郎將「孫暠」想要「取會稽」!
        孫暠是誰?他想要搞甚麼事?
        孫暠是孫策的從兄,
        原來孫暠是孫策之叔父「孫靜」的長子。
        孫瑜、孫皎,都是孫暠的弟弟。
        孫暠的年紀比孫策大,
        那麼搞事的這一年,
        孫暠至少已經有 26 歲。
        (如果孫暠與孫策同年、但略長孫策幾月的話
         孫暠就是 26 歲,否則孫暠便是 27 歲以上了)
        當時孫暠掛在身上的官職是「定武中郎將」,
        屯駐於吳郡中部的烏程縣。
        烏程縣往南經過餘杭、富春、錢唐等縣後轉往東,
        便進到會稽郡境內,距離會稽郡治山陰縣也就不遠了。
        虞翻當時所在的位置,正當孫暠前往會稽的進路上,
        深受孫策賞識之恩的虞翻,
        在這重大時刻也就當仁不讓、以口舌阻退孫暠。
        孫暠為何要「取會稽」呢?
        這會稽太守之位,是由孫策自己來擔當的。
        孫策的部下重臣們已經依照孫策的遺命,
        擁小堂弟孫權繼承大業,
        身為大堂哥(之一)的孫暠看來是不太服氣;
        眼看著漢帝那裡給權弟弟的任命尚未到來,
        孫暠興許便盤算:
          如果我佔了會稽,自領太守,
          不就等於接了策弟本來的官位?
          有了這既成事實,再上表朝廷請求詔命授任,
          (也給曹公送上些厚禮~~)
          那麼這眼下的未定之天,
          不就定於我手嘞!
          妙哉!妙哉啊!啊哈哈哈哈哈~(奸臣笑)
        結果,虞翻竟然跑出來嗆說:
          會稽!準備好了!
          你來你來!你來我就除害!
        孫暠怕了,大概本來以為自己此時此刻帶兵進到會稽,
        會稽吏民群龍無首,自然就會稽顙順服,
        但怎麼結果不像我原本想的嘞?!?
        (有沒有在悲憤之下把他手下的情報奉行僚佐給軟禁起來究責,
         就不得而知了~~)
        定武中郎將孫暠被虞翻微嗆之後,
        便「退」了。
        孫暠「退」到哪裡去呢?
        就史書所載的線索,
        最直接的推想便是返回原本的屯駐地烏程縣。
        然後呢?孫暠有被究責嗎?這就不知道了。
        從《三國志》〈孫韶傳〉、〈吾粲傳〉的線索來看,
        有一種可能是:
         烏程縣後來疑似由孫策的心腹麻吉好兄弟「孫河」前來接管。
        (〈吾粲傳〉:
          「吾粲字孔休,吳郡烏程人也。孫河為縣長,粲
           為小吏,河深奇之。河後為將軍,得自選長吏,
           表粲為曲阿丞,遷為長史」
         〈孫韶傳〉:
          「(孫韶)伯父河,字伯海,本姓俞氏,亦吳人
           也。孫策愛之,賜姓為孫,列之屬籍。後為將
           軍,屯京城。」
         此傳裴松之注引《吳書》:
          「(孫河)少從(孫)堅征討,常為前驅,後領
           左右兵,典知內事,待以腹心之任。又從(孫)
           策平定吳、會,從(孫)權討李術,術破,拜
           威寇中郎將、領廬江太守。」)
        如果真是這樣,也就是說,
        原本險些成為意欲自立者之基地的烏程縣,
        轉交由先主公所深信之人來掌控;
        那麼,孫暠後來可能還是有被某種程度地「處理」,
        未必是遭到誅除殺戮,但調貶黜禁之類的待遇,
        孫暠可能免不了吧。
        看到大兒子孫暠的行為,
        低調自處的孫靜,不知作何感想?
:      臣松之案:此二書所說策亡之時,翻猶為功曹,與本傳不同。
:   (7)《吳書》曰:
:       「翻聞曹公辟,曰:『盜跖欲以餘財污良家邪?』遂拒不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