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世說新語‧言語第二》50(孫潛、孫放詣庾亮)

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2019-03-25 22:02:11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世說新語‧言語第二》50
:   孫齊由、齊莊二人小時詣庾公,公問齊由何字,答曰:「字齊由
:   。」公曰:「欲何齊邪?」曰:「齊許由。」齊莊何字,答曰:
:   「字齊莊。」公曰:「欲何齊?」曰:「齊莊周。」公曰:「何
:   不慕仲尼而慕莊周?」對曰:「聖人生知,故難企慕。」庾公大
:   喜小兒對。
不知大家有沒有覺得這則《世說新語》故事的文字有些地方怪怪的?
北宋編纂成書的《太平廣記》,在卷 174〈幼敏‧孫齊由〉,
也是引用《世說新語》的記載內容,
不過文字與我們目前看到的這則《世說新語》稍有不同。
下面把《太平廣記》的記載原文貼出來,大家可以比較看看:
 「孫齊由、齊莊二人小時詣庾公,公問齊由何字,曰:『齊由。』
  公曰:『欲何齊邪?』曰:『齊許由。』又問齊莊何字,答曰:
  『齊莊。』公曰:『欲齊何邪?』曰:『齊莊周。』公曰:『何
  不慕仲尼而慕莊周?』對曰:『聖人生知,故難慕。』庾公大喜
  小兒答對。」
兩段文字彼此略有差別處還不少,
不過上面的這段《太平廣記》有一處多了兩個字,
看起來文意便比《世說新語》來得完整而易於理解,
就是上面以水藍色標記的部分。
「公曰:『欲何齊邪?』曰:『齊許由。』齊莊何字,答曰:『字齊莊。』」
有些版本的《世說新語》,在為這則故事的上列這段文字作標點斷句時,
把「齊莊何字」這四個字也加上了代表對話內容的引號,
變成下面這樣:
  公曰:「欲何齊邪?」曰:「齊許由。」「齊莊何字?」答曰:「字齊莊。」
但這樣標點其實是不通的,
因為加了引號「」,「」的文字就是某人說的話;
把「齊莊何字」這四個字加上引號「」,
意思就變成是:
 庾亮問:「齊莊呀,你的字是什麼?」
 孫放回答:「我字齊莊。」
大家看出語病了嗎?
庾亮如果已經叫孫放「齊莊」了,又何必再問孫放「何字」呢?
理論上庾亮應該已經知道孫放字齊莊了,才會在對話引號中用「齊莊」稱呼孫放呀!
但庾亮的問話內容卻又是問說「齊莊何字?」
變成是在耍一招明知故問。
事實上,就是因為在故事的文章中幫「齊莊何字」這四個字多加了引號「」,
才會有這種文意不通的情況。
相較之下,《太平廣記》引用的版本,是庾亮「又問齊莊何字」,
並沒有把「齊莊何字」四個字當成是庾亮的話語;
「又問齊莊何字」在文章中是個敘述句,
用來敘述『庾亮問孫放(孫齊莊)的字是什麼』的這個對話發問行為,
如此一來,前後文看起來就通順多了。
如果要參考《太平廣記》來修正這則《世說新語》的標點文字,
或許可以考慮的情況是:
 《世說新語》的「齊莊何字」的前面,
 實際上可能是漏了一個「問」字。
如果用這個判斷來調整故事的文句,
可以修改成下面這樣:
  公問齊由何字,答曰:「字齊由。」
  公曰:「欲何齊邪?」曰:「齊許由。」
  [問]齊莊何字,答曰:「字齊莊。」
或是直接改成如同《太平廣記》的「又問齊莊何字」。
不過,目前流傳的《世說新語》版本,
「齊莊何字」前面似乎都是沒有『問』或『又問』等字樣的。
所以將文句添加『問』或『又問』的調整做法,
大概也只能先放在這則《世說新語》故事原文的校勘記或是註解、附錄中,
當作存查參考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