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D 雖然覺得不太對,但是我的知識水準可能跟你差別不大,不好反駁什麼啦……但我覺得玄學與儒家並沒有那麼對立,比如何晏做論語集解、王弼「好論儒道」,嘗試以道釋儒。我的想像是,漢末出現很多不仕官而被推崇的名士,士人間產生了離心於政權的認同,也使得學術有了多元發展的可能性。並不完全是消極的逃避,也有積極的部分但也因為對政權缺乏向心力,只求自保以及沉溺於士人間的互相推崇,才造成清談誤國這樣。我的想像XD至於阮和鍾……我覺得他們都算是名士,都有身為名士的自覺。雖然有不同路線甚至有時候不同路線會互相攻擊,但士人圈本身具有共同的價值。我想像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