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國志‧麋竺傳》

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2015-05-19 02:31:04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麋竺字子仲,東海朐人也。祖世貨殖,僮客萬人,貲產鉅億。(1)後徐州
:   牧陶謙辟為別駕從事。謙卒,竺奉謙遺命,迎先主於小沛。建安元年,呂布乘先
:   主之出拒袁術,襲下邳,虜先主妻子。先主轉軍廣陵海西,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
:   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于時困匱,賴此復振。後曹公表竺領嬴郡
:   太守,(2)竺弟芳為彭城相,皆去官,隨先主周旋。先主將適荊州,遣竺先與
:   劉表相聞,以竺為左將軍從事中郎。益州既平,拜為安漢將軍,班在軍師將軍之
:   右。竺雍容敦雅,而幹翮非所長,是以待之以上賓之禮,未嘗有所統御;然賞賜
:   優寵,無與為比。
:     芳為南郡太守,與關羽共事,而私好攜貳,叛迎孫權,羽因覆敗。竺面縛請
:   罪,先主慰諭以兄弟罪不相及,崇待如初。竺慚恚發病,歲餘卒。子威,官至虎
                                ^^^^^^^^^^^^
:   賁中郎將。威子照,虎騎監。自竺至照,皆便弓馬、善射御云。
   ^^^^^^^^ ^^^^^^^^^^^^^^ ^^^^^^^^^^^^^^^^^^^^^^^^^^
   麋竺之子「麋威」當到虎賁中郎將。
   麋威之子「麋照」則當到虎騎監。
   蜀漢的當過「虎賁中郎將」的人物,
   在《三國志》裡面有被記載到的,
   除了「麋威」之外,還有下面這幾位:
    來敏(劉禪登基之後第一個擔任虎賁中郎將之人)
    董允(應該是接在來敏之後,以侍中的官銜兼任虎賁中郎將)
    關統(關羽之孫、關興之子;不知是在何時任此官)
   此外,《三國志‧趙雲傳》記載:
    「(趙)雲子(趙)統嗣,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
   這邊是現代人的斷句,意思是趙雲的兒子趙統繼承爵位,
   趙統的官做到「虎賁中郎,督行領軍」。
   不過,雖然說東漢時確定是有「虎賁中郎」這樣的官職,
   但若趙統只當到「虎賁中郎」,
   那後面的「督 行領軍」要怎麼解釋呢?
   網路上許多說法已經直接把這段話理解為:
    「虎賁中郎督,行領軍。」
   而維基百科的「趙統」詞條撰寫者更仔細,
   附上了清代周廣業的《季漢官爵考》作為參考資料。
   有興趣的板友可以看看維基百科的說法;
   《季漢官爵考》原書前後確切的說法我自己是尚未看到。
   把趙統的官銜理解作「虎賁中郎督、行領軍」,
   感覺比較說得通。
   不過,已經有虎賁中郎將掌管宿衛親兵了,
   若參考東漢制度,虎賁中郎將下面沒有再另外設置「督」來統兵,
   因為虎賁中郎將下面所統轄的人員大約就是1000~1500人左右,
   人數並不算多。
   而以蜀漢的規模來推想,宿衛親兵(或者說是禁軍)的人數,
   似乎也不至於大到需要在虎賁中郎將下面再增加幹部編制而設置「督」。
   (不過這邊沒有文獻證據,純是猜測)
   試著猜想看看「虎賁中郎督、行領軍」這個官銜是怎麼回事。
   考慮到蜀漢常見到有:
    『XX督』
    『行Y護軍』
    『行Z監軍』
    『(某)領軍』
   這幾類名稱的軍職(可參考《三國志‧李嚴傳》的裴松之注,板上有貼過),
   推測趙統的情況可能是這樣的:
    在某段期間,需要抽派虎賁中郎將麾下的禁軍,
    擔當在宮禁宿衛以外的軍事任務。
    由於「虎賁中郎將」有負責宮禁宿衛的重要職責,
    不能親自出外統率這支虎賁兵,
    因此增置「虎賁中郎督」來帶領這支抽派出去的虎賁兵。
    而因為任務需求,趙統還有「行A領軍」的職銜,
    只是這個『A』在《三國志》裡被省略或是漏掉了。
 
    (「行」的意思在此大致可說是臨時任命、特殊任命、暫行任命,
     或者說是因某原因執行某職任,字義依具體情況而定)
   上面的推測,有個類似的情況可參考,
   是蜀漢「李恢」的弟弟之子「李球」(也就是李恢的侄兒)。
   《三國志‧李恢傳》說:
    「(李)恢弟子(李)球,羽林右部督,隨諸葛瞻拒鄧艾,
     臨陳授命,死于綿竹。」
   蜀漢的羽林軍,已經有「羽林中郎將」作為主官了,
   李球所擔任的「羽林右部督」,
   似乎是目前唯一可見的蜀漢羽林中郎將下有「督」的編制的例子。
   但是,這邊必須要注意李球當「羽林右部督」時的現實情況:
     李球是率兵跟隨諸葛瞻與鄧艾率領的曹魏大軍對戰。
   李球既然是「羽林右部督」,合理推測李球麾下統率的應該就是「羽林」兵,
   而他所面臨的,正是有著重大軍事行動的情境。
     重大軍事行動/羽林中郎將的羽林軍,
            出現了「督」作為統兵官
   這情況,與前面猜想的虎賁中郎將下面出現了虎賁中郎督的假設情境,
   是不是隱然有所呼應、似曾相識?
   換句話說,李球所擔任的「羽林右部督」,
   (以及可能也存在的羽林左部督,甚至是前部督、後部督、中部督)
   頗有可能也是在戰時體制下所增置的領兵官職,
   以代替仍需擔負都畿、宮廷衛戍任務的「羽林中郎將」率領羽林兵赴外出戰。
   由此看來,蜀漢在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之外,
   所出現的虎賁、羽林系統的「督」,
   其性質與一般常置的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
   可能是有著微妙差別的。
   前面在說「麋威」當過的「虎賁中郎將」,
   那這裡幹嘛嚕嚕囌囌地說趙統的「虎賁中郎督」呢?
   (而且還扯到〈麋竺傳〉裡根本沒出現的羽林系統~~)
   其實,目的是想說:
    趙統應該沒有當過「虎賁中郎將」。
    趙統當的是「虎賁中郎督」。
    而且,趙統在當「虎賁中郎督」時,
    很可能是在某次軍事行動期間,
    所以官銜裡還連綴了一個「行(A)領軍」。
   然後發現麋竺之子的戲份,被趙雲之子搶走了~~
:   (1)《搜神記》曰:
:       「竺嘗從洛歸,未達家數十里,路傍見一婦人,從竺求寄載。行可數里
:        ,婦謝去,謂竺曰:『我天使也,當往燒東海麋竺家,感君見載,故
:        以相語。』竺因私請之,婦曰:『不可得不燒。如此,君可馳去,我
:        當緩行,日中火當發。』竺乃還家,遽出財物,日中而火大發。」
:   (2)《曹公集》載公表曰:
:       「泰山郡界廣遠,舊多輕悍,權時之宜,可分五縣為嬴郡,揀選清廉,
:        以為守將。偏將軍麋竺,素履忠貞,文武昭烈,請以竺領嬴郡太守,
:        撫慰吏民。」
:   評曰:許靖夙有名譽,既以篤厚為稱,又以人物為意,雖行事舉動,未悉允當,
:      蔣濟以為「大較廊廟器」也。麋竺、孫乾、簡雍、伊籍,皆雍容風議,見
:      禮於世。秦宓始慕肥遯之高,而無若愚之實。然專對有餘,文藻壯美,可
:      謂一時之才士矣。
   「麋照」的「虎騎監」,
   也是個有趣的話題。
   有沒有板友有興趣為大家說說「虎騎監」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