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國志‧徐盛傳》

作者: teyao (河間獻王翟中虛)   2013-04-11 13:08:34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這裡的「督校兵」三字意思不明。
:    我懷疑此處有缺字,「督校」兩字應該是當作動詞連用,
:    「兵」字的前後,可能有字闕漏了。
:    如果試著補字,或許應是:督校兵『馬』,或是督校兵『士』,
:    又或者是督校『甲』兵~~。
:    是否可由此推測:徐盛因功而被孫權拔擢成負責軍隊訓練工作的幹部?
  你對「督校兵」的看法很有道理,但我好持異論,於此提出一點不成熟的意見
供你參考。
  就我看,「校兵」還是名詞,其意為「營卒」。在文獻中「校兵」、「校士」
可混用,無例外均指五營校尉、戊己校尉下的士卒;但在出土文獻中可指一般的戍
卒,如《居延漢簡》245.016「出穈七石二斗 六月丁巳朔,以食昌邑校士四人,盡
丙戌卅日,積百廿人,人六升。」這裡的「昌邑校士」,應當是指出身昌邑於邊地
服役的營卒。徐盛「徙中郎將,督校兵」,是指他的將軍位從校尉升到中郎將,但
職務不變,仍是領軍戍守蕪湖或臨城。徐盛後為廬江太守,奉邑臨城,可見他應該
未曾如呂範那般調入中央練兵治軍,而是一直擔任地方防務的工作。
作者: boman (暴 民)   2013-04-11 21:50:00
可添一看法,孫權有五校兵應是參考五校尉建立的五校近衛兵,總指揮是陳武,徐盛可能領其中一校,宋謙、潘璋或許也是。陳武戰死後是潘璋接掌。
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2013-04-12 00:47:00
有意思!不知除了昌邑校士以外,有沒有其他出土文獻的校士的例子,挺好奇的。也很好奇陳武督的五校與潘璋督的百校,其中的組織究竟如何?
作者: boman (暴 民)   2013-04-12 07:29:00
有說法是百校應是五校,字形接近被誤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