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國志‧徐盛傳》

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2013-04-11 02:06:48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徐盛字文嚮,琅邪莒人也。遭亂,客居吳,以勇氣聞。孫權統事,以為別部
:   司馬,授兵五百人,守柴桑長,拒黃祖。祖子射,嘗率數千人下攻盛。盛時吏士
                     ^^^^^^      ^^^^
              這位黃祖的兒子「黃射」,   這裡說「下攻」,
              與擊鼓罵曹的禰衡交情很好。  意指順江而「下」,
                            也可解釋作「東下」。
      而「東下」的意涵與中國大陸的大河多為從西向東流的流向也很有關係。
:   不滿二百,與相拒擊,傷射吏士千餘人。已乃開門出戰,大破之。射遂絕迹不復
   ^^^^^^^^
   徐盛率領五百人駐守在柴桑縣,差不多是在孫權、黃祖對峙的前線地帶。
   當黃射率數千人東下進攻徐盛所在的柴桑時,
   徐盛身邊只有兵士「不滿二百」,
   差不多相當於現在一個連的兵力而已~~。
   這一仗讓黃射損失慘重,狼狽撤退,
   自此不再率部往東騷擾孫權控制的地區。
   徐盛的表現,與太史慈之嚇阻劉磐,
   可以說有異曲同工之處。
:   為寇。權以為校尉、蕪湖令。復討臨城南阿山賊有功,徙中郎將,督校兵。
                                ^^^^^^
   這裡的「督校兵」三字意思不明。
   我懷疑此處有缺字,「督校」兩字應該是當作動詞連用,
   「兵」字的前後,可能有字闕漏了。
   如果試著補字,或許應是:督校兵『馬』,或是督校兵『士』,
   又或者是督校『甲』兵~~。
   是否可由此推測:徐盛因功而被孫權拔擢成負責軍隊訓練工作的幹部?
:     曹公出濡須,從權禦之。魏嘗大出橫江,盛與諸將俱赴討。時乘蒙衝,遇迅
:   風,船落敵岸下,諸將恐懼,未有出者,盛獨將兵,上突斫敵,敵披退走,有所
:   傷殺,風止便還,權大壯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