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苗栗竹南環市路人本交通實勘 -火花羅

作者: smallreader (小讀者)   2025-09-13 15:28:39
苗栗竹南環市路大改造,youtuber火花羅實地考察影片:
https://youtu.be/yYb2Jpj3g1M
觀察心得:
一、交通方面
環市路二、三段路寬約50公尺,中心24公尺劃設成了雙向六線車道,
並取消機車道,採用混合車道,防止直行車和轉彎車衝突。
https://imgpoi.com/i/JW8539.png
https://imgpoi.com/i/JWF3ZB.png
對照之下,頭份中央路雖然也改善行人設施,
但其維持二線+機車道的設計,並沒有減少車禍發生率。
中央路的設計中,接近路口做成了快車道和機車道的融合車道,
過寬的車道,也容易造成駕駛困惑、增加汽機車之間的交織。
https://imgpoi.com/i/JW8GSM.png
https://imgpoi.com/i/JW8BF2.png
二、路側設施
邊線外設置停車彎深約2.5公尺,混合配置汽機車之停車格。
接近路口處結束停車彎,為人行道外推空間。
道路邊線至路口處,與外推人行道邊緣切齊,因此消除路肩機車違規行駛問題。
路肩之外,尚有3公尺餘之綠化及設施帶,將電箱等設施集中。
水溝蓋的部份則是比較可惜的,沒有選擇側排式水溝蓋。
https://imgpoi.com/i/JW61E5.png
三、自行車設施
在環市路二三段-中央路這個路廊上,雙側都有2米柏油鋪面的自行車道,
搭配Youbike,可以在與汽機車隔離的廊道上不受影響的騎,
路口亦有與行穿線並行的自行車穿越線。
四、無障礙行人設施
兩側行人享有3.5公尺寬無障礙的行走空間。
人行道地磚為輪椅進行優化,保留防滑性同時亦弭平接縫高低差,
避免輪椅通行的顛簸不適。
https://imgpoi.com/i/JWDTW2.png
部份社區巷道路口,與公用道路做出區隔,
柏油路是被抬高和人行道齊平的,消除了人行道上下的落差,
美中不足的是若能鋪地磚延伸形成連續型人行道更好。
https://imgpoi.com/i/JWH6J9.png
在路口人行道外推處具有導盲定位磚,而行穿線中的導盲線,
則選擇了在偏離轉彎車的一邊設置,讓視障者有更多時間被轉彎車察覺。
https://iili.io/KTV8yOB.png
五、一般行人設施
路口經過修飾,透過將人行道外推來限制車輛動線範圍,
並且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單純經過的行人不會被誤會成要過馬路,
行人走入外推區等待穿越馬路,能提供來車明確的訊號。
https://imgpoi.com/i/JWHHB5.png
(截圖是在環市路一段,尚未完善行人外推區)
透過轉角草坪設置,也限制行人不應在轉角處穿越,
降低被大車轉彎內輪差擊落的危險。
https://imgpoi.com/i/JWHJUG.png
一般路口行穿線至中央分隔島,皆有庇護設計,
而環市路一段甚至有這段「無號誌」行穿線:
https://imgpoi.com/i/JWHO72.png
(可惜尚未完善行人外推區,而且也不清楚夜間行穿線照明是否充足)
(地點:24.6821N, 120.8713E)
https://maps.app.goo.gl/CSrVf65Qd7cU9pSu5
六、行穿線內縮 vs 外推
其實我不曉得他們內縮和外推要怎麼斟酌,
像這張空拍圖(環市路一段X大營路,北在左),
https://imgpoi.com/i/JWPVY9.png
透過將人行道外推,環市路的行穿線是跟著建築線走,
但是大營路的行穿線就沒辦法,反而內縮了許多。
我想大營路受限於路寬,很難跟居民達成協議,只能維持現狀,
(環市路一段:30米,大營路:12米)
不然若將人行道外推蓋過整個路肩,應該能做得更好。
而且路口的形狀也將會忠實反映兩條路路寬,
像現在空拍路口範圍長方形是沿著環市路較長,應該反過來才對。
七、總結
苗栗縣活用竹南環市路路廊,打造汽、機車、行人三贏的道路。
透過適當的設計,給與車輛及行人明確的動向指引,減少衝突。
剩下就是更狹窄的市區道路,如何跟居民折衷,來營造行人友善環境了。
作者: tyytt (踢歪歪踢踢)   2025-09-14 01:40:00
超讚!!!除了無聊人士會挑的小毛病 我覺得完美
作者: Killercat (殺人貓™)   2025-09-14 09:45:00
真的有種換了個國家的感覺 XD
作者: tmuaircat (cat)   2025-09-14 14:05:00
草屯南開大學前中正路希望快點跟進
作者: venomous   2025-09-15 10:51:00
苗栗台13線與秀才路 等市區周邊道路,本來就比其他縣市寬闊許多,再來如果今天車輛道路腹地如摸乳巷般 又有大量車流需求,只能用立體做多車道來消化。要買高價衣服炫耀不困難但月薪3萬可能非常久才買一次 就像目前苗栗財政現況只要在車流觀察,9成機車依然是把照後鏡當擺設,有了要給行人天堂走的處罰條款,還是有行人被撞?! 因為法律無法讓人起死回生 假設只要是人 出門一定會出車禍,那還會有人走路會看手機,過路時不會左右張望嗎我常走的一條路有座天橋,本來是幾乎無人走但那幾天發生三峽國中學生被撞飛,那個天橋終於有人用了要安全就是繁雜 要帶安全帽與背心防護用具等但今天不走天橋 不看來車路況 然後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冰冷法條 只能得到物競天擇 達爾文效應
作者: smallreader (小讀者)   2025-09-15 12:20:00
確實狹窄的市區道路很難有希望,但這種寬幅幹道能做得好的也只有少數
作者: roc074 (安安)   2025-09-16 22:52:00
中間的分隔島植物也不是那種會擋住視線的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