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刊載於公路邦FB社團板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wroadclub/posts/1877729852406781/
==================================================================
1990年代中横快速公路計畫有兩套,公路局及國工局都曾進行可行性研究。值得注意
的是,即使是國工局的計畫,名稱也沒有出現過「高速公路」,而是等級較低的「快
速公路」。本計劃圖現留存於公路總局,因禁止外借且時間有限,當時翻拍並未詳讀
,以下內容有誤還請各位指正。
中横快速公路西起第二高速公路霧峰系統交流道,沿烏溪經草屯、國姓而達埔里,再
沿眉溪爬升經豐林口至霧社、蘆山溫泉,以長隧道穿越能高山,續沿木瓜溪北岸經龍
澗、銅門對岸抵花蓮吉安。
起點: 國道3號霧峰系統交流道
終點: 花蓮吉安南華,後來延長至台11丙起點、花蓮大橋附近
全長: 約127公里
車道寬度: 最大寬度3.75公尺, 預計適度縮減至3.5公尺。
車道數: 雙向4車道
設計速率: 霧峰埔里段90公里/hr, 埔里花蓮段60公里/hr
最大縱坡: 不明,可能比林口坡還高
交流道: 共7座
-霧峰系統交流道: 與國道3號銜接
-中投交流道
-國姓交流道
-埔里西交流道
-埔里交流道
-仁愛交流道
-花蓮系統交流道:與國道5號花東高速公路銜接
隧道: 共26座,計畫當時尚未命名
服務區: 2座
-埔里服務區
-吉安服務區:南華或花蓮大橋附近
收費站&地磅: 3座收費站、4座地磅站
-吉安收費站+地磅站
-草屯收費站+地磅站
-牛眠收費站+地磅站
-春陽地磅站
消防隊與交控中心: 設置於能高隧道西側
特色:
1. 隧道計26座總長54公里,約估路線總長之42%,橋樑88座總長38公里
2. 全線最長隧道: 能高隧道15.1公里(第13號),海拔約1500公尺,最高的覆蓋深度約
1600公尺
3. 塔羅灣溪河谷溫泉徵兆明顯,預期12、13號隧道將遇到溫泉所帶來的施工問題,初
步推算最高約有80℃之岩溫
4. 銅門附近里程100K至112K以一迴旋路線Ω型拉長路線長度方式下降,以爭取高差。
迴旋路線總長9.4公里、總偏角大於300度,預期速限無法超過60公里/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