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問卦] 為啥麼實體書永不淘汰?

作者: monismile (古今多少事)   2014-11-10 08:41:31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KO0KwPS ]
作者: liquidbox (樹枝擺擺)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為啥麼實體書永不淘汰?
時間: Mon Nov 10 08:22:15 2014
※ 引述《moneybuy ()》之銘言:
: 從古至今
: 書永遠不淘汰
: 就算是到了數位化時代
: 如今手機平板更是普及阿公阿罵到小學生都有
: 電子書依然取代不了實體書
: 也不見減少
: 實體書又重又厚又占空間
: 好處在?
: 連音樂的卡帶 CD 漸漸消失
: 書一直都在?有八卦?!!
也沒有什麼永不淘汱吧,電子書崛起也才沒幾年工夫,
連數位音樂都還沒辦法淘汱CD了,
不僅台灣唱片行還有人在做,現在日本CD滲透率可是還超過線上音樂的。
而且跟數位音樂比的話,電子書還太年輕,又需要行動裝置以及出版商的配合,
數位音樂格式之戰還沒有那麼激烈,MP3很快地就幾乎統一天下了,
但電子書格式之戰還很激烈,
所以整個生態系的建立遠比MP3更複雜
以最成熟的美國來說,以銷售金額計,電子書大約只佔3成左右的市佔,
當然電子書價格略低,所以以出貨量計,電子書佔比應該會再拉高一點
距離破半還有一段距離
不過我認為當電子書市佔長年破半時,
雖然不至於說電子書消滅實體書,至少也可以說電子書淘汱實體書了
台灣發展比美國更不成熟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出版商跟生態系的橋不攏
出版商大部分都會說自己有在做,但其實動作很慢,可以說消極到不行,
什麼熱門暢銷書,剛出來都只有實體版、甚至永遠沒有電子版時,
在這樣的情況下,電子書取代實體書本來就不可能發生
而且在價格上,「受惠」於博客來堅強的議價能力,實體書其實非常便宜,
便宜到常常跟電子書不相上下,
這時候,你會選擇用麻煩一點的方式買書的「所有權」,還是求方便買書的「使用權」?
多數人可能會選擇所有權,因為有了所有權後,要後續利用很簡單,
你可以轉贈、轉賣、回收,都可以在書本本身成本外進一步榨取其他價值,
但如果只有使用權,你想介紹別人看都很麻煩,
而且會換個帳號後前面的書全都等於白買。
另一方面,台灣製作電子書非常原始,多半都只有圖檔儲存,甚至無法搜尋字串,
技術上遠低美國,以致於無法好好彌補翻頁效率輸給實體書的缺撼,
但有在做PDF的都知道,
掃瞄過程中整合中文辨識以加入字串搜尋功能根本是很簡單的東西。
很多人認為,雜誌類的書適合買電子版,其他經典書適合買實體版,
某種程度來說是業者消極配合下產生的倒果為因現象,
既然讀者無法以相同的價格買到相同的品質及服務,當然傾向實體書
(別忘了,使用電子書還需要一台用起來舒服的行動裝置)
作者: Shift2 (小老鼠)   2013-11-10 08:28:00
還有一個問題是台灣許多人買書比較類似購買精品
作者: psplay (亂世中一個小小書僮)   2013-11-10 08:32:00
台灣人沒有看書習慣 下一個
作者: muriel1984 (為什麼喜歡音樂)   2013-11-10 08:32:00
作者: monismile (古今多少事)   2013-11-10 08:35:00
台灣產業要升級其實出版業電子化是不錯的路(大華文市場香港人才沒有看書習慣吧 誠品香港店當精品店逛
作者: fkdds (fkdds)   2013-11-10 08:37:00
專業文推
作者: Sturmvogel (fire)   2013-11-10 08:38:00
永遠不可能取代,滲透率是蝦毀?病毒還是內奸滲透?
作者: monismile (古今多少事)   2013-11-10 08:41:00
借轉
作者: zistart (遺失)   2014-11-13 08:52:00
在"舒服的行動裝置"出現前,還是看實體書舒服
作者: BALANCELU (小盧)   2014-11-16 14:29:00
推樓上!日本眼科權威有提到,實體紙本書對眼睛好,眼眼睛愛看紙本書
作者: apartamento (禾山解打鼓)   2014-11-16 17:20:00
因為書仍然是最方便的載體與播放器
作者: freeloop (後知後覺)   2014-11-16 19:15:00
我好想買電子書阿,每次看到新書都會先去找有沒有電子書版本,但都找不到。出門帶本書超重的....
作者: teena (紫色小丑‧彩虹汽水)   2014-11-21 23:28:00
開始買日文電子書了,中文書還是買實體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