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轉錄] 為何東亞獨裁者都愛儒家?

作者: vikk33 (陳V)   2023-05-20 11:07:55
※ [本文轉錄自 HatePolitics 看板 #1aQ3bhqQ ]
作者: vikk33 (vikk33) 看板: HatePolitics
標題: [轉錄] 為何東亞獨裁者都愛儒家?
時間: Sat May 20 11:07:21 2023
1.轉錄網址︰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https://pse.is/4yaa3p
2.轉錄來源︰
※ FB公眾人物、FB粉絲團名稱、其他來源 ※
※ 轉錄社論請附上完整標題 ※
思想坦克
3.轉錄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刪減 ※
為何封建帝王與當代獨裁者,不論右派蔣介石、朴正熙或左派金日成、習近平,皆如此癡
迷儒家?為何當代中國知識份子,不論自由派胡適或社會主義陳獨秀,卻齊聲批判它?比
起馬克思,儒家更影響了習近平的國家意識形態。它如何形塑天朝秩序?又如何指引中共
的全球戰略野心?
儒家理想與現實
儒家長期受封建帝王喜愛,即便蒙古、滿洲君主消滅中原政權它仍屹立不搖。千年來在不
同政治環境發展出先秦儒家、朝鮮理學、江戶朱子學、新儒家等眾多版本。其主要優點在
強調修養個人道德以符合社會角色:要求統治階級道德自律,可避免殘酷與腐敗統治。強
調多重和諧(內心、人際、人與自然)可減少衝突與戰爭。要求百姓培養道德、不行偷盜
則可降低治理成本。相較殘酷統治,儒家的「仁」似乎是理想政治典範。
但現實總有差距。一方面,藉修身以成聖(道德無瑕不會犯錯者)雖富宗教理想卻陳義過
高、不切實際。宋明理學「存天理滅人欲」更違人性,當統治者做不到就只好造假。故《
莊子》曰「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另一方面,光訴諸道德自律無法約束行為,嚴刑峻法與
群體壓力就成實際手段。故外儒內法乃空泛道德教條下的必然:道德標準越高,違反時的
刑罰就越殘酷。而社會成員彼此監視的道德壓力,更被魯迅批評為禮教吃人。造假與彼此
監視,反成儒家實際遺產。陳獨秀批判儒家之荒謬與壓迫,非空穴來風。
天朝秩序與合法戰爭
儒家「華夷之辨」 決定天下格局並界定我群與他者的邊界(中央皇權、內臣、外藩、朝
貢國、四夷)。願接受中央文明的蠻族,可變成「自己人」並使帝國擴張。反之,討伐外
蠻並將之同化(assimilation)就成了皇帝績效考核。相較於尊重差異,帝國更重視世界
大同,維持我群內的影響力成為重點。2018年美國國防部長以明朝貢體系比擬中國外交或
不精準,但此天朝秩序卻是上海合作組織成立背後的思考,輸出意識形態與價值觀更是千
年來的慣習。
然而,光強調道德文明不足以安天下,還須有殺掉失德者的權力。儒家強調仁,但也支持
復讎與戰爭。《春秋公羊》主張對嚴重的不義不應漠視(如報殺親血債)。《大學》認為
皇帝有義務以武力維護世界和平,保護藩國或討伐失德君主。但何謂失德卻常由侵略國單
方認定。1979年越南進攻親中的柬埔寨,正訪美的鄧小平告訴卡特:「小朋友不乖該打屁
股了」。類似懲越戰爭的報復性遠征並不罕見,但中國是少數具軍事實力且有儒家思想來
合理化者。此外,《孟子》也鼓勵百姓發動戰爭消滅殘暴君主。有學者認為,儒家應為兩
千年來的戰亂循環至少承擔部分責任。
箝制科學發展
歷朝皇帝提倡下,儒家壟斷了中國知識來源。隋帝國興起的科舉制度原設計是以考試擇優
選拔官員,取代貴族世襲。表面看似理想,惟考試科目侷限儒家經典,而非實際治理知識
(財稅、治水、農業等科學)使篩選到的不是優秀技術官僚,反是最附和皇帝意識形態者
。讓培養人才淪為思想控制,限制了科學、哲學等多元知識發展。蔡元培認為,科舉將知
識份子吸引到儒家的獨木橋上,比罷黜百家更能箝制思想。五四運動後的自由派、左派與
保守派知青三分天下,但僅保守派捍衛傳統價值並於1921年後發展出「新儒家」。
冷戰復興下的反民主
蔣介石敗退來台後為鞏固其合法道統,恢復中樞祭孔重現皇權大典。六〇年代中華文化復
興運動將古文經典重列公務員考科。教育部要求12歲學生背誦文化基本教材,恢復1912年
被教育總長蔡元培廢除的讀經科。同時慷納稅人之慨贊助海內外儒學(金援香港新亞書院
、孔孟學會無償使用國有財產、大學量產儒學碩博士等)。冷戰期間,韓國軍事強人朴正
熙面對勞工運動,也強調儒家忠孝和服從權威。北韓金日成與金正日父子推動朝鮮理學以
鞏固統治。新加坡李光耀家族抵擋西式民主價值,被稱為儒家軟式極權(Confucian
Soft Authoritarianism)。而台灣新儒家顛峰的七〇年代,更是人權的黑暗時期。
台灣民主化後儒學式微,反觀中國極權崛起後廣設孔子學院。儒家與民主之負相關,不言
可喻。儒家能在封建歷史中存活茁壯,乃因經過千年磨合,已是最適應極權統治的最佳化
(optimized)理論。希冀改革儒家思想以適應民主社會,與改良纏足以相容於女性主義
同樣困難。陳獨秀以袁世凱和張勳復辟獨尊儒術,批判「孔教與帝制有不可離散之因緣」
乃今世「文明進化之大阻力也」。美國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更主張民主與科學本互
相支持,科學的批判精神與獨立思考乃民主的必要條件。不正視儒家與科學的根本矛盾,
新儒家永遠開不出民主。
從保守走向極端倫理觀
雖與民主、科學無緣,但儒家「倫理」卻更孱弱。人類約一半女性,但儒家性別歧視與多
元包容依舊衝突。《禮記郊特牲》要女性終身服從男性、《禮記內則》不准女性有私人財
產、《禮記禮運大同篇》刻板社會角色更已落伍。2015年新儒家蔣慶〈只有儒家能安頓女
性〉強調男女有不同自然與社會屬性,故「做好女兒、好母親、好妻子是女性自然屬性與
家庭屬性的必然要求」。顯然不論古今,儒家大同世界與平等多元社會仍矛盾。
對比人間佛教釋昭慧積極倡議同婚合法化,顯見這非東西文化差異。2015年社會學研究發
現,對同性、離婚反感度在東西方不明顯(如菲律賓VS.澳洲)但同為亞洲的儒家/非儒
社會(韓國VS.泰國)則差異顯著。儒家影響越大,則包容度越低。
習近平掌權後加強中華文化復興和價值出口戰略,中國新儒家蔣慶、陳明、康曉光、余東
海、秋風也於2016年在新加坡出版《中國必須再儒化》宣告中國要成為普世價值制定者,
而非被動接受偏頗西方價值,一改五四運動後學衡社新儒家對德先生、賽先生的追求。雖
然海外新儒家努力維持「改革保守派」立場,但中國新儒家在中共舉國推動下越加排他,
變本加厲成為對抗普世人權的極端主義。反觀台灣民主化後,儒家漸失國家資源與影響。
台灣更於2018年率亞洲之先立法保障同婚,女性國會議員比例則東亞居冠。
結語:自由競爭方有利儒家進步
儒家歷經千年封建皇權優化調教,已演化成最適應極權統治的理論。它之所以受帝王歡迎
,乃因提供獨裁統治(天命與聖德)論述基礎:對內以社會和諧合理化不平等,使底層階
級將注意力放在個人修身(發展德性而非批判思考)並透過考試窄門升級,對外亦能出兵
懲罰失德異邦。現在,儒家比馬克思更影響中共領導人,2022年白紙運動民眾高唱共產國
際歌要習近平下台,但官媒反而宣傳統治者視民如親的仁德。這種意識形態之爭與杭廷頓
「文明衝突論」無涉。事實上,道家、禪宗也強調自由與平等,更適合當今民主社會。
愛之適足以害之。正如同對1960年成立的「國產」裕隆汽車長期關稅保護,反使其毫無競
爭力。同一時期傾國推動的「國學」亦使儒家困於溫室近親繁殖,無法適應民主時代而有
所長進。儒家人性論對現代認知科學已是神話,遑論其倫理觀與普世人權、法治精神扞格

因此,民主台灣應清除殘餘的儒家特權與威權時期象徵,逐步廢除國家考試的古文經典、
各級學校《文化基本教材》、孔廟維護與祭典預算等,以免圖利儒家而違憲,使與佛、道
、基督教等思想同享平等地位,回歸市場競爭。唯有透過思想的自由競爭,儒家才能與時
俱進,在未來有突變創新的可能。
4.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其實儒家興於漢代
當是一群走投無路的讀書人
像皇帝拍馬屁之後建立的情緒勒索統治方式
然後又用各種人際剛常與陰陽五行玄虛化
形成一種神經病一班的體系
自由競爭也改不掉的
※ 「Live」、「新聞」、「轉錄」此類文章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
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
作者: recorriendo (孟新)   2023-06-13 01:1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