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土地徵收和環評審查的問題才是投資癥結

作者: iamalam2005 (山風)   2017-07-09 22:35:31
很久沒有回文了
這篇中國時報的評論顯然是認為,
只有放寬勞動檢查、放寬徵收條件、放寬環評標準,台灣的經濟才能發展。
從大一點的視野來看,台灣在1970-1990年代,承接了歐美不要的高污染產業,用環境與工
殤的代價,換取了今日的經濟水平。
但當年有特殊的時空背景。
在長期的美蘇冷戰之下,第三世界亞各國,包括東南亞、拉丁美洲,要不是處於共產黨的
控制底下,要不就是正在革命與戰爭之中。沒有這些第三世界國家的競爭,台灣剛好承接
了第一世界所需要的產業代工,搭上了當年那班順風車。
如果我們今日還要用相同的策略來發展經濟,就必須和政治慢慢穩定,積極向外資開放的
東南亞國家、拉丁美洲國家競爭,到頭來就是賠上自己的環境與薪資水準。甚至賺來的錢
也無法推動台灣社會進步,只會又被國際資本吸走。
從比較細的政策層面來看,為什麼環評往往決定了一件開發案的生死?
其實理由在於,我們沒有在前端仔細把關。如同前瞻基礎建設一樣,很多的開發案往往沒
有經過理性的評估,將各種內部、外部成本納入考量,並且考慮台灣整體產業的未來走向
,就貿然定案。由於國民黨在各地都養了複數的政治派系[註一],定案的理由往往是為了
要穩定當地的政治派系,而非真的基於產業的考量。
因此,在缺乏前端參與的情況下,人民的自力救濟,常常變成阻擋開發的最後手段。
在1999年環評法通過之後,環評取代街頭,成為阻擋開發的最後手段。2000年民進黨意外
的執政之後,一開始並沒有發現這件事情,任命了幾個理想性格很強的環評委員,例如文
魯彬等人。結果當然就是一堆老闆氣得跳腳,原本的很多開發案都停了下來,後來文魯彬
就沒有被續聘。
在經濟政策上,民進黨也是不斷積極招商,希望可以打破「反商」的名號。但是發展的方
向並沒有改變。仍然是以量取勝。原本有一間晶圓廠,現在我讓你蓋十間晶圓廠;原本只
有一個科學園區,現在我規畫好多個科學園區。並且用政策誘導,讓各大學成立許多應用
系所,包括光電系、光電物理、光電材料等專門為產業服務的科系,一貫的思維就是要複
製竹科的成功經驗。
表面上成功的竹科,其實讓台灣付出了許多代價,而這個思考慣性也是讓台灣經濟沒有辦
法進一步成長的原因。這邊就不多談竹科的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尋中研院吳啟
禎研究員的文章。
看到這裡,我們再回過頭來思考環評的問題。我們可以發現,當一個案件要環評時,往往
都已經是「各方都打點好」的狀態了。可以說是「萬事皆備,只欠環評」。這時,環評往
往承擔了不合理的龐大壓力。所以「一個環評定生死」其實是錯誤的說法,事實上是,決
策者在制定產業政策時,都把環評當成「有評就會過」的橡皮圖章,沒有把環境負擔在決
策前端就納入考量。
所以,更合理的方法是甚麼?我們就先不談甚麼十年計劃、五年計畫。至少,國土計畫法
已經通過了。幾年之內台灣應該要對全國的國土提出完整的規劃,甚麼地方要做為農業用
地,甚麼地方可以做為工業用地,應該要有完整的規劃,而且比以前的都市計劃更不容易
變更,相對可以限制農地轉建地,農地轉工業區的現象發生。
上下游對國土計畫法的報導: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80339/
大概這樣吧,歡迎大家討論。
[註一]:有關地方派系的討論,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王振寰
2010 現代國家的興起:從殖民、威權到民主體制的國家機器
王金壽
2004 瓦解中的地方派系:以屏東為例
作者: xxyxx (123)   2017-07-10 09:34:00
很簡單講,台灣環境甚至與勞工保護保護的比歐美日好嗎?顯然是爛的。台灣經濟比歐美日好嗎?顯然是不如的。那為什麼有人認為要犧牲這些才能搞好經濟?
作者: dreamnook (亞龍)   2017-07-10 10:18:00
犧牲這些討好自己錢包 不是搞好經濟啊
作者: Miule (Miule)   2017-07-10 11:09:00
因為台灣的政治和官僚延續了黨國時期的殖民過客心態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7-07-10 13:47:00
因為台灣還不是國家,島上的政權叫中華民國。因為是外來政權,所以不會去考慮政策產生的外部成本。外部成本是指把問題推給社會承擔,利益由少數人獨占。環評是事先檢視所在環境,減少未來可能產生外部成本的作法。透過保障勞工在勞資關係中的權益,減少資方在勞資關係中透過剝削勞工的方式,獲取最大利益的可能。剝削勞工的時間跟體力,短期來看會提高意外發生的機會;長期來看會形成少子化、家庭系統崩壞等現象,進而產生社會問題,這是變相的將企業應負的社會成本外部化。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17-07-10 14:40:00
光是人才流失的這麼嚴重就是緊訊了,還不調整就是耍廢
作者: rayven (擲筊才是真正雲端運算)   2017-07-10 14:44:00
餵了一下估狗結果回到板上 #1NSqsw2x (PublicIssue)
作者: tinmar (tinmar)   2017-07-10 18:58:00
"為什麼有人認為要犧牲這些才能搞好經濟?"很簡單 台灣沒有歐美日的高端技術或人才那是長久發展才產生的所以 台灣只能靠犧牲環境與勞工的低端方式來發展經濟左派必須告訴大家如何在沒有高端但又不犧牲低端下 經濟能發展良好?不過左派向來是只會看病 無法提出藥方更遑論左派其實不愛發展經濟 不在乎經濟差范雲的社民黨偏左 但若執政 照樣面臨經濟壓力她提的施政理念 對經濟發展毫無幫助可以滿足左派的幻想 但最終還是要面臨經濟的考驗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7-07-10 20:36:00
先把中華民國的裙帶資本主義處理一下如何?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7-11 22:05:00
非洲勞權意識比台灣還強 我只問非洲超越台灣了嗎左膠總是幻想修改法律就能改變世界醒醒好嗎 不要把你們在象牙塔裡幻想的東西硬套在現實社會 一例一休的事情左膠還沒有人出來為自己的主張道歉 怎麼還敢講一些五四三
作者: milk7763 (甘摳郎)   2017-07-12 13:27:00
一例一休變成左膠推的了@@?
作者: iamalam2005 (山風)   2017-07-13 03:25:00
哪來這麼多奇奇怪怪的推文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