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台灣未來最可行的能源 -- 洋流發電?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16-03-10 13:29:35
※ 引述《kogamasao (丸紅斯基柏格)》之銘言:
: 選擇洋流發電做我國永久主要能源的理由:
: 1、技術門檻與成本低:
: 1000組葉片渦輪 + 線圈 + 磁鐵 + 電纜 + 固定樁 的成本 = 核四4000億元的N分之一。
: 2、輸出大到難以估計:
: 從台灣頭到台灣尾近岸種幾千個直徑10公尺的渦輪發電機,總輸出瓦數不但可供全國之需,尚可輸出!。
: 3、台灣特有:
: 黑潮在赤道加速,首站經過台灣。
: 4、能源穩定:
: 一年200日能發電。
: 5、公害極輕微,可視為零公害。
: 6、發電成本低到不行:
: 零燃料費,只有維修成本。
: 風險與防範措施:
: 此舉斷了米帝賺我國核電廠的興建與維修收入以及獨家專賣我國的鈾燃料暴利。
: 所以,這個流氓幫派極可能千方百計阻撓、破壞我國這項超大型計劃。
先不要談美國阻擋,如果我們就是要做,美國是無法可以擋的。
洋流發電的最大問題,在於發電架構基座的結構強度。
如果要發電量大,則洋流的作用力要大,基座強度所支撐的反作用力就要大。
洋流力量是比風力要大得多,所以支撐的力量也要大得多。
可是洋流強度是要離岸愈遠,離海底愈遠,才有穩定強力的洋流。
所以發電架構可能等於要從海底建高樓,在高樓上安裝葉片渦輪以提供洋流驅動發電。
一般在海中蓋建築架構,都會趨近流線形以減少阻力。
但洋流發電系統的電力來源,正是其渦輪架構對於洋流的阻力來促使葉片轉動發電。
所以洋流發電系統所要承受阻力,會遠大於一般的海底建物。
所以如何在海底施工堅固地基?如何使發電建物結構不會變形損毀?
像一般地面高樓在強風吹襲之下,都有搖晃的問題。
而海底高樓建物的所需強度,可能要比抵抗海嘯的力量還要多。
所以洋流發電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在海底施工建造足夠堅固的高層結構。
那麼建造的施工技術與建物成本都會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海底施工必須有重工與潛艇技術以製造出海底工程所需的工具機器。
建築材料與建物結構必須要考慮能抵抗強大水流,可能需要很高費用。
所以洋流發電可能就和發射太空船一樣,是需要投入大量經費的國防事務。
作者: xxyxx (123)   2016-03-10 20:31:00
你可以問英國,為因應新核電廠可能胎死腹中,有人在喊要搞洋流發電。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16-03-10 21:34:00
台灣洋流發電的條件應該比英國還好。但洋流發電不是風力發電那麼簡單,是需要類似國防工業的高科技才能實施。而成本問題也是需要考量的,太貴就沒經濟效益。這些都還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就好像太空計劃一樣。深海環境有個別名叫內太空,海底作業的許多機器都需要研發製造,不能以陸上工程的角度來想。總之,如果要做,就要當成國防工業一樣,發展各種小型工作潛艇及海底載具,還有大型母船。需要建立整個海底作業的工程體系,所投資花的錢就可能是個太空計劃。
作者: belleyyc (belleyyc)   2016-03-10 23:05:00
推說明. 若沒記錯, 這似乎會牽涉到改變太平洋沿岸潮流流向?可能也會影響到週邊國家, 如日本?還有, 這跟氣候變遷似乎也有關(記得看過有這樣的爭議)?anyway, 非持反對意見, 只是提出, 這似乎牽涉到除了技術外的其他議題.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16-03-11 10:49:00
就蓋幾個發電站而己,改變不了洋流吧?你蓋水庫也不會讓水往上流啊?不過人力物力安全維持成本那些都要仔細考量而且颱風之類的雖然對底層水域影響較小但還是要考慮?還有地震的威脅,台灣附近海域都離地震帶不遠…
作者: Jameshunter (幻劍)   2016-03-11 11:10:00
歐洲都有人開始研究風力發電場是否會對局部天氣有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