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 食安問題就是階級問題

作者: iamalam2005 (山風)   2014-11-05 21:20:20
三篇文章,觸及同一個主題:
首先,是佛國喬的這篇【台灣離品味社會還很遠】[1],提到「提升品味,才能讓食品市場
合理化。」
......我們也許可以簡化地這麼說:真正在乎料理的人,是會計較所有的食材,
連用什麼油都算是創作的一部份;真正在乎油品的人,是不會去碰觸那種食品工
業等級的油品;美食界透過食材的鑑賞能力,是可以去提高少許產地的價格,進
而保存當地的勞動傳統及土地風光。更簡化地說:台灣農作文化的永續,背後要
有一個懂得品味的消費社會。
但是這篇文章必須面對一個問題:「如何」建構一個有品味的消費社會?
台灣人還不夠重視「吃」嗎?各種雜誌、影集、節目都在介紹吃。各個觀光聖地一定都要
有間咖啡店跟老街,甚至最喜歡拿來說嘴的也是我們的美食,那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被人
工香精慣壞的胃口?「喜愛」要如何轉變成文中所指稱的「品味」?
這篇文章只提到了現象,沒有分析「無品味」背後的成因。
第二篇,呂純凱醫師的【所以,窮人活該吃噁油嗎?】[2],進一步往下切,提到食安問題
的階級性:
......觀諸報載,各種劣質食用油主要的去處幾乎都是夜市或小吃攤此類以台灣
庶民與藍領階級為主要客層的店家,由於這類店家多使用油炸或熱炒等烹調方式
料理食物,皆需使用大量油品,而為了保持低廉的價格,這類店家自然更有動機
購買及使用劣質油品了。
這篇文章間接反駁了「貪小便宜」的說法,指出「劣質油品的消費」是階級性的:同樣都
不希望健康受損,在彼此可及的選項中,某些人就是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吃到劣質油。
第三篇,也是我覺得寫的最好的一篇,張永豪【食安問題的定性】[3]。張文指出,食品與
日用品的消費行為跟社會整體的所得分配有關。如果真的想要「吃到安心的食物」,大眾
的日常消費所需勢必會往上抬。
......食安連動食品價格,食品價格連動其他一切所有價格,一切所有價格連動
政府市場控制與社會分配,政府市場控制與社會分配連動階級統治及其政治經濟
文化結構。
......把食安管到讓你能安心任父母孩子隨意吃食的安全健康程度,食物食品價
格至少得漲兩倍。
......當前任何朝野黨派的層峰領導和鉅富階級,顯然都不可能願意看到你家的
伙食費暴漲兩倍。他們不願意整體伙食費上漲一倍,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真
的很擔心,他們真的非常害怕,你在餓死之前,極可能會不惜生命,向他們奪回
原本就屬於你的社會分配。
你和你的家庭,本來每個月就該從台灣社會中得到多出2萬元甚至是2倍以上的收
入,以享用2倍於目前價格的健康安全食物及食品。
這篇文章點到了當前台灣薪資結構歪斜,所得分配不均的問題。也把視野進一步從「特定
階級吃不起」抬升到「為什麼會有這些階級存在」的社會結構問題。
三篇文章,一篇切的比一篇深。
[1] 佛國喬:台灣離品味社會還很遠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81989/
[2] 呂純凱:所以 窮人活該吃噁油嗎 http://ppt.cc/nodk
[3] 張永豪:食安問題的定性 http://ppt.cc/TSw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