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什麼叫『2300萬人共同決定』?

作者: memy (440nm的逆光飛行)   2014-07-07 02:58:51
※ 引述《errnnniie (Ernie)》之銘言:
: 近來一連串事件,已足以讓許多人質疑:台灣真有所謂民主政治嗎?
: 我個人看法是:制度只是表面形式的東西。
: 如果一個政府,只注意表面形式,卻忽略實體內涵,
: 甚至只因有表面形式,就想堵住反對者的悠悠之口,
: 這只不過證明我們的民主之空洞不實罷了。
: 個人認為,民主等制度都是西方社會經過幾百幾千年磨鍊出來的,
: 它只是一套手段,最終目的還是要保障最基本的人權,
: 這才是實質的東西。
: 所以,制度只有不斷砥礪,以求更加完善,
: 絕對沒有「達到怎樣的形式就夠了」(例如「有選舉就叫民主」)這回事。
世足正夯,眾多一日球迷活躍在各大網路平台,
之前在LoL板時期我也曾很納悶,平常只有五六千人的板面,竟塞了三萬人在閱覽,
這些一日迷的短期瘋潮現象,在台灣的反思就是:「台灣究竟會有多少的政治一日迷?」
公民意識的組成三要素包含主體意識、權利意識、參與意識,
目前時局打鐵趁熱,許多團體都意圖積極參與政治,
其實我是認為,既然是所謂的「積極」參政,
這個「積極」的程度,就不該只限定於選舉而已。
憲法第17條規定「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之權」,
然而在中國黨長期統治的各種畸型法制手段之下,
人民至今能夠有效實踐的只有選舉權,
被閹割的不僅是在罷免、創制及複決的基本權利,
然後定義這份「投票的動作就是民主」,
導致在精神層面上的,那份主動參與公共事務討論的意願,也一併被抹除。
將人民訓練成固定時程的投票機器,
讓人民滿足於一日民主的小確幸之中,
但其意圖其實是不讓人民去反思,到底投下去的這一票背後代表了什麼意義?
是代表了選遠見還是選近利?
是代表了選意志還是選潮流?
是代表了選未來還是選勝負?
精神層面的力量(對於民主精神的認知)
與實質層面的影響力(對於參政權利的掌握)同樣重要。
這件事情對於精神已啟蒙者來說是再自然也不過的,
但對於未啟蒙者而言,簡直是一樁認知以外的天方夜譚。
當這樣的人民得到了實質層面的影響力(例如投票權),如同讓嬰兒手持利器,
就容易產生誤用與濫用,傷人與自殘,
也更加便利政客對於群眾的非理性(心因性)操作控制。
從體制外的立法院行政院的進佔、公民不服從與抗議抵制手段的推廣,
到體制內的各式公民主題講座的舉辦,將民生議題與政治目的做結合,
仿聲鳥的傳唱、割闌尾的推動、修公投法的連署,
各式的遍地開花,再再都只是為了一個目的:
「從各種方向訓練人民的民主思維,從心中尋回抵制政府原有的各種武力」。
別忘了德國當初是如何步入獨裁的。
參政權既是人民制衡獨裁政府的武力(特別是台灣人民無法合法擁有槍枝),
也可以是導引國家墮落滅亡的兩面刃。
是人,決定工具如何使用,權利就是如此的特性,
所以持有者的意志與認知是如此重要,
要讓持有者意識到權利工具在自我與群體中具有的創造性與破壞力,
一如使用新買的家電之前,必先看使用說明書,
而台灣的人民,還沒掌握好正確的「民主說明書」,
現在的情況是有一些人有看過了,但更需要廣泛傳閱,
讓更多人面對自己被蒙在鼓裡的事實。
在那殊途同歸的審判日前,希望還來的及。
作者: lamda (鋼琴加吉他)   2014-07-07 12:05:00
優質論述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