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教養] 關於學英文這檔事

作者: NOTHINGES (肥蛇蛇推便便)   2019-04-01 19:55:23
我家是從小讓小孩上全美
一般看到全美幼稚園的英文學習是非常快樂自然的
痛苦的只有父母的錢包
※ 引述《petitrie (Second round)》之銘言:
: 家裡小孩要準備上國小了
: 關於學英文這件事,我想跟網友詢問大家想法
: 因為身邊的同溫層父母幾乎都是幼稚園後就開始接觸比重較重的英文,相對於我而言只

: 小孩上一般幼稚園,完全不一樣的情況下,我不好意思跟身邊的朋友討論我以下要詢問

: 主題。
: 就是 有沒有人認為10年後20年後科技會進步到我們已經不用學習外語這件事?
: 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大部分都30世代左右,親眼見證了手機從20年前只有黑白電話加貪食

: 功能,到10年前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到現在又包含了手機支付等等...
: 我們學生時期根本無法想像20年後是這種光景。
: 現在已經有了翻譯機出現,只是還沒到完善到完美的境界,所以還在持續學外語中,但
10
: 年20年後勒?
: 我的意思不是說外文不重要,相反的,我覺得外文是接觸世界的橋樑。
: 我個人背景是外文系畢業的,先前工作也是靠外語能力吃飯的,雖然沒有到厲害,但也

: 養活了自己。所以我不可能覺得外語不重要。
: 只是有沒有必要把大部分金額跟時間花在學外文上面?
: 上小一後後的安親班,大部分都是英語補習班兼任安親班,很難找到如音樂,美術,等

事實上我倒覺得 投資在語言身上
比什麼音樂美術地更值得
畢竟音樂美術都是靠天份吃飯的
適當體驗是很有趣 也不過通常都只是體驗和樂趣
真的要學的話 也不是只下苦心就能學好的 大部分還是要看天份(或運氣)
但若好好學一種語言 帶來的樂趣跟體驗是更多方面的
1.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樂趣
如果從小接觸2-3種語言(一般是中英或中台英)
除了對該語言代表的文化也都能有初步的了解
而語言本身的樂趣 通常都是接觸後才知道
例如某些台語俚語表達上的含義 非台語者不能了解
有些語言互相碰觸下 也添加滿多生活趣味的
例如
有次我教小孩「花」的注音
我在家裡的玻璃板上寫 花ㄏㄨㄚ(注音是寫直的)
想考考小孩 就請小孩自己把注音唸出來
小孩自信滿滿地唸:ㄏ,X,Y(後兩字是英文唸法)
我當下差點笑瘋
用了一些時間跟小孩解釋同樣的符號 在代表注音和英文時唸法跟用法不同
2.多一種語言 多一種知識管道(父母期望啦)
我本身會日語
在台灣看到跟日本相關的消息或新聞
絕大部分台灣的資訊都比不上日本直接
同理可證 如果在對某事物學習或感興趣的階段
通常英語能得到的知識量絕對遠大於中文
也許20年後 翻譯可以無縫
但這20年來學習的樂趣(不管是學習語言本身還是藉著語言學習更多事物)也已經賺到了
現在我們接觸到的東西 絕大部分都是歐美來的
音樂(國樂除外) 美術(水墨除外) 科技 醫療 電影等等
若是可以不經翻譯就能自行接觸or選擇 那該是多麼愉快的事呀嗚嗚
3.帶出門當翻譯機(父母期望啦)
我小孩有時偏害羞
出門時常會讓他自己跟店員或是服務人員說他自己的需求
會講英文他就沒理由裝死說:"媽媽我不會 你幫我說"
多多開口 對小孩克服害羞還滿有用的
而且我跟老公英文非常破爛 英聽方面常常比不上小孩
與其等待20年後的翻譯機
不如花10年栽培小孩 也能早點開始享受翻譯祕書(美好的期望)
: 的其他才藝安親班。
: 我在想說是不是自己能教多少算多少,把錢省下來拿去讓小孩有其他計畫。
: 畢竟自己教成效絕對沒外面好,在時間與金錢有限制的考量上,我打算這樣做,不學專

: ,能學多少算多少。
: 另外一個支持自己的想法是:
: 在股市裡萬點行情時,當全民都去買股票後,通常都是退場的時候了。我覺得用在未來

: 勢上好像也差不多...學英文這主流已經流行近二三十年了
: 以上 是我的想法 不知道有沒有版友有沒有正反兩方的建議可以聊聊? 打我臉也可以

: 先謝謝了
股票買了 通常要到賣出去的那天才決定勝負
語言學會的同時 已經可以帶來不少附加價值了
畢竟語言是「工具」 不是才藝或投資
學到了學會了 馬上就可以用了
作者: MarcusWright (Marcus Wright)   2019-04-03 09:57:00
家長自身要先有美學概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