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教養] 自然後果vs萬事鼓勵

作者: vivienjim (關於我們)   2018-10-17 15:11:18
分享一下
我也是一個不喜歡給誘因的媽媽
我比較會採取不定時距的增強教育方式
通常我會不厭其煩用各式各樣的說法的告訴她後果是什麼!
我覺得3~6歲的孩子對於選擇的後果其實概念非常的模糊
例如不起床就會遲到
但遲到會怎麼樣?
他們其實是沒有概念的
所以我可能會先跟她進行問答(不能有憤怒或是催促的情緒)
你不起床等等就會遲到你知道嗎?
那遲到了你跟同學玩玩具的時間變短
那你希望玩玩具的時間變少嗎?
或是你遲到了老師可能不會讓妳進教室
那你就要跟媽咪去上班可是沒有玩具可以玩
那你要跟我去上班嗎?
或是委屈的跟她說你再不起床變成媽咪遲到
媽咪遲到了老闆就不給我錢那我們就沒有錢可以去迪士尼之類的話
通常想一想,她就會認命的起床趕緊去上學
不刷牙也是類似
如果你不刷牙就會蛀牙
然後下次去看牙齒的時候
醫生可能就會罵媽說怎麼沒有幫你把牙齒照顧好
你希望牙齒的醫生罵媽媽嗎
或是如果蛀牙了以後新長出來的牙齒就會長的亂七八糟
然後別人可能會笑你牙齒不整齊
你覺得牙齒不整齊漂亮嗎?
那你還要不刷牙嗎?
當然,常常上演這些劇情爸媽也不會口氣很好
只能說幫爸媽就是一種修練
我自己的媽媽是覺得我很煩跟她講這麼多幹嘛打下去最快
但我後來發現其實他們都懂得要做這些事情
但是就是一個盧小的情緒上來就跟你鬧脾氣
跟孩子硬碰硬就輸了!
最後通常落得一個她大哭媽媽氣到一個爆炸的狀況
通常最後我就會用很冷靜的態度說
好,那我覺得之後都不要上學好了
我等等去打電話給老師說從明天開始我們沒有要去上學
然後她就會崩潰放棄她原本的堅持
有時候事後哭完一段時間後
你再問她說為什麼不去做我們要她做的事情
例如早上不起床不想上學之類的
她都會很無辜的跟我說媽咪其實我也不知道
可能是我沒有睡飽之類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說出那樣的話
或是說出一些很可笑的理由
雖然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但還是不能放棄每一個教育的機會
要一一擊破她那些孩子氣可笑的理由
讓她知道這些理由在媽媽跟前都是不管用的
下次盧小的時間就會縮短
她也知道跟媽媽耗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特
以上是我用囉嗦的方式跟小孩互動的分享
也許再大一點會不管用
教養這條路有夠長
大家一起努力了!
補充回應原po的標題
我想親子教育不是只有自然後果跟萬事鼓勵這兩個選項
中間一定還有很多選項可以斟酌實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也不要覺得自暴自棄的放棄教育或是督導孩子
畢竟,他們真的還是孩子而言
作者: MarcusWright (Marcus Wright)   2018-10-18 06:44:00
數增加而需使獎勵變新(或變大)才能驅動的副作用,但誘因鼓勵和碎念講理我會混合使用,前者的確會有隨次數增加而需使獎勵變新(或變大)才能驅動的副作用,但我發現一個附加的效果,討論獎勵和獎勵門檻時,孩子有時會主動要求提升門檻,太容易達成可能不夠具挑戰性(成就感)吧?回到碎念講理,我想補充兩點,持續碎碎念到擊中他不配合的背後原因的確很重要,但當中需要注意口氣,不耐煩或變兇,小孩都會分辨出來,而我兒也會明確反應他不想被這樣對待。另外有時在設法快速說服他的時候,我會直接開出選項(兩、三種),幫助他決定(配合),多數時候也能奏效,而有的時候,我會給他開放選擇這件事你要自己決定OK,但後果自己負責喔,而爸爸也不見得總是對的,若你的選擇比較強比較有道理,爸爸也會配服你稱讚你。總之,我的原則是希望把小孩當大人、完整的人來對待盡可能尊重他,他也可能有比我們對、比我們對的時候我們自己不想被怎麼對待,就別用那招去對待孩子。四五年相處下來,成效也還不錯。"比我們懂""擊破"的用詞不是那麼妥當,隱含我們比孩子都懂都正確的感覺,我更正成"瞭解"好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