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 自然後果vs萬事鼓勵

作者: rimadyl (NSAID)   2018-10-17 10:58:15
前情:
大寶4歲小寶近3歲,上學半年多,從出生到上學的前半年幾乎是我一打二24小時帶大的(
爸爸大夜),大寶高需求高敏感,小寶天使不過正進入反依底帕斯時期比較喜歡爸爸。
最近準備轉換跑道,爸爸離職在家準備前製作業,而爸爸其實很強,一打二絕對沒問題,
脾氣也比較穩定,所以我一直都很放心讓爸爸有時間就自己處理孩子,只是相對的爸爸控
制欲也非常強,最近出現了一個手法我不知道該不該認同:
他做了許多的表格,孩子只要晚餐吃完/早上起床不生氣/自己換衣服/自己收書包之類的
,有完成就蓋章,積滿表格可以換糖果,我可以理解讓孩子有動力去做的出發點,不過我
自己卻在掙扎:這不就是賄賂?不是內發性的動機日後也無法持久,真的好嗎?
以往這些事情我都會要求,不過就是一邊陪伴一邊唸一邊告知(威脅?)自然後果:飯後
水果不能吃/上學遲到不能去戶外教學/學校發的獎勵章不能蓋/肚子會餓之類的,而尤其
不吃東西這事我看超開,反正我煮你不吃就不吃,早餐不吃到學校也已經沒有時間吃就直
接餓到中午,來不及等下出門就嘴臭臉髒衣服穿翻去學校等同學提醒你,雖然每天唸這些
事情媽媽自然會厭煩,但我很阿q的覺得長大把這些事情的後果內化後,就不用再唸了,
現在出現一個我不是非常認同的方式去「鼓勵」孩子這些「本來就應該做」的日常常規,
即使我都是在旁邊吃雞排看戲爸爸管我就不插手的那個人,還是會擔心,這樣會不會剝奪
小孩自己面對後果的機會?讓孩子成為華人社會中常見的無動力被動學習者?
雖然這鼓勵實施了三天了,小鬼們還是一樣每天賴床每天不換衣服不吃早餐啦………
作者: MarcusWright (Marcus Wright)   2018-10-18 07:03:00
推沒有一定對的原則,家長最好也要記得自己不會總是對的一方,孩子的堅持或理由也可能優於我們以為的理所當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