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想]線上連署平台既是政治操作,也是創業機會

作者: robinhoodli (知更鳥)   2013-03-15 14:53:38
這篇文章運用美國白宮陳情平台與 Change.org 討論網路連署影響政策的可能性
提供了一個台灣可行的概念,大家覺得怎麼樣?
原文出處:有物報告
原文連結:http://yowureport.com/?p=5234
白宮接受請願,推動解鎖合法化
最近有則熱門新聞,是美國白宮接受民眾請願,準備推動「手機解鎖(unlock)合法化」
。這個新聞引發我研究目前市面上「線上陳情平台」的興趣。
根據這則新聞,有超過10萬名民眾聯名請願在白宮網站上請願。因此白宮回應,將從立法
面推動修法,將解鎖合法化,讓所有合約到期的手機都能自由使用在不同電信商的系統上

不過手機解鎖跟「越獄」(jail break)不同。前者是手機能在不同電信商(中華電信、
遠傳、亞太)上使用,後者指的是作業系統(iOS、Android)的破解。白宮回應的這項陳
情僅限於解鎖。
白宮設立請願平台,超過連署門檻就必須回應
這則新聞當然令人振奮。畢竟美國是智慧型手機的領導市場;一旦美國消費者能自由更換
電信商,其他國家放寬限制的機會也更大,消費者的選擇也更多。
不過,我對這則新聞更有興趣的是歐巴馬的這項陳情機制。稍微研究一下,才發現原來白
宮設立了一個網站叫「We the People」,供民眾陳情。在網站上,凡是年滿13歲的民眾
(不分國籍)都有權力設立帳號並且草擬陳情書。
陳情必須與白宮或聯邦政府有關。所有的陳情必須經過兩個步驟:
1. 在最初30天達到150人簽名。過此門檻,你的陳情在網站上才可搜尋(searchable)。
在那之前你必須自己手動轉貼、轉寄陳情的超連結給親朋好友。
2.在接下來的30天,若達到10萬人陳情,白宮必須找相關單位諮商,並且給予正式回應。
有些題目白宮是不回應的,例如牽涉到採購、廣告、司法獨立、選舉等陳情。
回應的人也不一定是歐巴馬總統,通常會是政府內負責的高級官員或是幕僚。例如上述的
「手機解鎖」陳情就是由白宮負責「網路、創新與隱私權」的資深幕僚 David Edelman
回應。
掌握請願平台,一舉數得
歐巴馬不愧是網路社群的行家,靠請願網站就能掌握最新的民意脈動,或是輕鬆的掌握輿
論。例如另外一個台灣人比較熟悉的陳情是「死星計畫」。這項搞笑的陳情要求白宮啟動
電影《星際大戰》中的死星計畫(death star),也迅速達到連署門檻。
一向頗有幽默感的歐巴馬政府也馬上反應,由白宮負責管理與預算辦公室中,負責科學與
太空的負責人詳細解說不啟動死星計畫的理由(沒錢、不文明、一台戰機就能搞砸死星)

白宮否決死星計劃圖:
http://yowureport.com/wp-content/uploads/2013/03/white_house_death_star.png
當然,有物在看著國外的同時,永遠都在想著自己。台灣的「白宮」是否也該考慮設個類
似的平台?
Change.org:創業家滿足陳情需求
不過,除了白宮自己設的請願平台之外,美國也有創業家靠請願賺錢。這家創業公司是
change.org。
Change.org網站圖:
http://yowureport.com/wp-content/uploads/2013/03/change.org_.png
Change.org 號稱「全世界最大的請願平台」,目前有2千5百萬名會員。它的風格有點類
似 Kickstarter,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發起請願,並且立下請願門檻。當請願人數到達門
檻,就會發動請願,通常是一封所有人連署的信,寄到指定的負責人信箱。
Change.org 在其網站上列舉了創業三年來,一些重要的些成功案例,例如:
要求時尚雜誌《17》停止為模特兒身材修圖(photoshop)。陳情者認為過瘦的模特兒照
片會影響到少女對自己身材的觀感。在達到84,000人的連署之後,發起人當面交給《17》
的主編陳情信。《17》雜誌隨後同意不再修圖模特兒的身材或臉型,並且會採用各式身材
的模特兒。
另一個成功的陳情是要求南非政府正視「矯正強暴」(corrective rape)的行為,這是
指一種針對女同性戀的非人道犯罪。在發起陳情的一年後,這項陳情得到17萬人的連署,
並成功的在南非國會前示威遊行,而南非國會也正是組織工作會議專門解決這項議題。
利潤來自非營利組織
雖然打著「.org」的網址,但 Change.org 是不折不扣的營利公司,「.org」只是代表公
司的組織章程裡有明確的「社會貢獻」的條件而已。
Change.org 的主要營收來自非營利組織的贊助(有點拗口)。當使用者點選一項陳情之
後,會跳出另外五個有贊助的陳情供使用者參與(類似 Youtube 影片播完之後,會跳出
其他影片的方塊)。如果使用者打勾,這些組織就有權寄 email 或是資訊給使用者。
再一次,當看著國外的同時我們必須想想自己。台灣好像也很適合這類陳情的創業?既能
伸張民怨,還避開了線上交易機制的一堆麻煩,可說是有抱負的年輕人相當理想的創業選
擇。它的創辦人在唸 NYU 法學院的同一年創辦了 change.org,後來他休學全心投入創業
。嗯真是似曾相似 . . . .
但在台灣有類似的平台之前,或許我們可以直接利用 Change.org 來推動一些事務。就我
在 Change.org 上的觀察,它並沒有限制不能針對台灣的組織或團體陳情。所以大家如果
憤怒無法宣洩,可以上去試一試。台電?棒協?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來)   2013-03-15 18:46:00
台灣人跑到白宮連署網站連署釋放阿扁,你覺得台灣適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