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oylq2000 (oylq2000)》之銘言:
: 新聞連結:
: https://news.ltn.com.tw/news/Pingtung/breakingnews/5146629
: 不少受訪民眾均表示,不願以生命安全來換補貼,也沒聽過新的延役補償條
: 例。
在上次核四投同意時正常人就該發現掉進領銜人思維陷阱
地方議會表態、或依自治條例地方性公投,後續讓中央評估興建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偏要大搞人力物力上升全民公投,本質帶有歧視性,尤其對興建電廠地方缺乏尊重
只是要「最大民粹公約數」而已。
支持核電發展很好
但是「只要核三重啟」,結果核一核二核四都不提上公投日程
大搞這種「歧視性公投」不覺得哪裡腦袋錯亂嗎?
節錄一下清華大學原科院院長,葉宗洸教授在丁特的節目逐字原話
https://tinyurl.com/yc6muve5
「核一核二核三都是屬於第 2 代的核反應器,那你剛剛已經講到第 4 代了,那所以
一定有第 3 代的核反應器啊,我們的核四就是屬於第 3 代核反應器
第 3 代跟第 2 代最大的差別,就是他在安全設計上面做了強化,所以他的安全性
要比第 2 代核反應器的安全性,還要再來的高很多」
葉教授也有全部核電廠重啟的預估費用與時長
#TCekEHv Youtube → https://tinyurl.com/4ysttjah
預估費用 預估時長 備註(核反應器)
核一廠 200~300億 3 年 第 2 代
核二廠 150~300億 2 年 第 2 代
核三廠 150~300億 1~2 年 第 2 代
1號機 2~3 年
核四廠 500億 第 3 代
2號機 5 年
1. 要最快將核電當作基載投入營運提升備轉,就該全部核電立即重啟評估後運轉
誰說核一核二不能重啟?只是所需時程更長
不跟核三此次公投一起提上日程,等到下次公投就不是時間跟成本?
2. 為何放著安全性更高的核四新廠不重啟,卻只聚焦核三,這邏輯說得通嗎?
註:a. 這邊只引用葉教授的觀點,沒說核三不安全,請別誤會
b. 按照公投法,原提案人、主管機關等不得就同一事項重行提出,是 2 年期限
核四商轉公投是 2021 年,距今也已經超過 3 年了
要就全部提上日程,最荒謬的是這雙標公投主文還是立法院院會通過
堂堂國會不該做這種事。
說白了就看準鄰避效應,反正在南部別人家孩子死不完沒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