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潘孟安:屏東出版《聽樹》專書!

作者: onesto (快意人生)   2022-03-16 22:42:20
潘孟安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309973010630/posts/10159708781095631/?d=n
你戴過聽診器聽樹的心聲嗎?屏東出版《聽樹》專書,邁向植物友善城市。
https://i.imgur.com/Im1ccfs.jpg
「離樹越遠,越懂得自己對樹的依賴,靠樹越近,越明白自己對樹的無知。」
樹,是人類最熟悉的陌生,你,知道樹在說些什麼嗎?學習傾聽樹的話,樹木在一圈又一
圈的年輪裡,印刻著生命的輪替,和土地的記憶,更蘊含人類必須謙卑學習的智慧。
上任以來,致力移除肆虐屏東多年的外來種植物銀合歡,種下台灣海桐、蘭等原生樹種,
還給本土植物喘息空間,更在全縣各地新植超過120萬棵樹,為下一代守護綠蔭。
縣府更獎勵原生樹種全民造林,造林面積共近4,500公頃,屏東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每
年更達25,000公頃,面積佔全國40%,這些都是全國第一。
長期以來,我們常用錯誤的方式愛樹,導致這些年,學校、社區、綠帶的部分樹木開始生
病,甚至有老樹倒下,失去後才讓我們察覺做得太少,於是,開始透過各種方式補救治療
,然而追本溯源,最終,還是要慢慢建立對樹木的友善環境。
當我們從樹與木中取了這麼多,我們到底要還給它們什麼?每個人的答案不盡相同,站在
縣政府的角度,這幾年,我們積極深化對樹木保育專業,不斷修正各種政策,目前正進行
全縣206所高國中小校園、公園綠地等重要場域超過7萬株樹木的體檢,同步推動景觀樹木
修剪教育訓練與認證制度,培訓超過百位專業修剪人員,讓屏東加速邁向更友善植物的城
市。
不過,愛樹、護樹不只是公部門或保育團體的事,而是每一個人的事,於是,縣府編撰了
這本《聽樹》,其中,包括採種、種、培育、生長、疾病老化、死亡與重生,加上樹木走
入人類的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面向,透過梢的溫柔,喚起更多人的反思,重新
琢磨如與樹木共存。
老一輩總是叮嚀我們,「要好好保護這棵樹,庄頭才會比較好」,是的,每個樹幹的轉折
,盡是歲月的結晶,樹木與社區共生共好,不只是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更是如此。
我深信,唯有透過對話才能相互了解,進而有效行動,這正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讓我們
一起聽樹說話,合力營造友善的棲息環境,讓樹木不斷朝陽光靠攏,持續冒出新芽。
今天在柚園生態農場舉辦新書發表,更首度透過沉浸式的山林野宴,以打開五感的模式,
進行林業相關人員產官學對談與政策交流,我也用聽診器傾聽樹的流水聲,或許因為天氣
熱心靜不下來,沒辦法聽得很清楚,但是縣府透過更多的共識,拉近民眾與樹木的距離,
學習與樹木共好共存。
這是我對樹木的告白,你的,又是什麼?
《聽樹》之後會在國家書店、五南文化廣場上架,到時候在跟大家說,一起來看這本書。
#ListeningTree
作者: quit2100 (羞澀紫蘿蘭)   2022-03-16 22:56:00
為什麼我會覺得諷刺?
作者: ioioioaoaoao   2022-03-16 23:06:00
到時候就挺輸了
作者: wshevssam (枋寮Shaq)   2022-03-16 23:06:00
原保地 漢人持有就刁難 領的到禁伐補助嗎
作者: nikesb (耐吉滑板)   2022-03-17 00:05:00
旅館
作者: cygnusracing (小鯊魚)   2022-03-17 01:39:00
大內宣作秀跑第一,縣政出一張嘴。
作者: BKcrow (飛語翅膀)   2022-03-17 09:19:00
唯一支持小米酒!
作者: hgame   2022-03-17 13:18:00
沉浸式,把自己埋在土裡啊
作者: applebird (XX星海蔡依林XX)   2022-03-17 18:01:00
小米酒的主人
作者: STrose (ST.Rose)   2022-03-18 14:19:00
跟他又有關係了-.- 都別人在做他收割
作者: n0su06   2022-03-20 02:42:00
原住民專屬的買票政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