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好X拖

作者: orsonplus (奧森普拉斯)   2015-10-12 21:15:32
剛好接觸過相關案件,借題閒聊一下關於這種利用旋轉脫水的拖把專利,
畫虎畫蘭花一下。
V 大在推文中說到,產品賣到爛掉, .........,迴避價值的問題。但我
的認知與看法有些不同,會賣到爛掉的東西才值得迴避,而且一定有迴避價值。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011/281055.htm (借個新聞)
我與新聞中提到的公司、廠商沒接觸過,所接觸到的是其他廠商,因此有研究
過相關專利,這幾年沒繼續追蹤,所以就之前的記憶聊聊。
一個桶子專利,因當初一個舉發,讓專利範圍縮了,影響的層面就很大。
相關各家廠商申請以及迴避的專利中,比起其他產業的專利,有更多的比例是
涉及實際生產並非單純紙上談兵,甚至產品已經涉及量產、展覽、拓點、進出
口、成本、迴避、交付代工、進而就迴避後的設計再去申請專利的問題。
本板神人很多,相信處理過相關專利的PE或律師不少,審查到相關專利的
委員也不少,甚至也有鄉民是相關產品的廠商、經銷商、通路商。除了脫水桶
有專利,還有拖把桿、布盤的大戰,甚至把驅動旋轉的踩踏機構改到桿子上,
若干年前業界在這塊真的戰很大;不單單是一家卡多家,而是多家互卡,甚至
需要買斷獨發明人的專利。別小看這些生活用品的專利,光是其中的布盤的技術,
就涉及很多迴避小細節,而迴避設計後又有製造上的困難或成本問題,又或是
容易脫落的問題。
有時光是幾個外銷的貨櫃,就不知道涉及多少價值,這些東西並非一般PE、
審委在看到一份專利說明書時就能體會。有可能業者的貨已經運到歐洲想要變
成現金了,但是那個產品案子還躺在事務所或智財局裡面壓著( 某些時候,對
PE或審委的意義只是個點數 )。回到一開始說的,這類的案子埋了很多的迴避
價值,也埋了很多專利申請的價值,不管這些專利寫的、攻防的好不好,相關
案子很有探討研究的價值。
題外話,台灣人有情有義,並不一定所有的涉及侵權問題都要鬧上法院爭
訟,而是比較像是警告函配合商業上的書信往來,互相弄一弄,橋一橋後了事。
有些是明知對方沒有仿冒,但是還是會發個警告函嚇一嚇,看看會不會嚇到人,
或是來談合作。但大多數我接觸到的廠商,原則上是以自保為主、申請專利為
輔,畢竟業界之間很多是熟人,你有專利我就閃,再回應你我的產品沒侵權。
當然也是有惡意侵權的人,但是我接觸到的客人都很nice,很認真在迴避,也
很尊重別家廠商的專利。
真心建議要幫客人寫專利案的事務所也要好好做功課,不要偷懶要認真的
去了解,包括桶子、拖把桿、布盤,都要認真了解,不要隨便把案子分案給沒
經驗的新人。若是真的習慣把機構案、日用品丟給新人,主管也要認真先去了
解一些背景,再好好教導新人,核稿的時候要認真一點。
(想到就隨手亂打,心得分享,雜亂無章,錯字就當沒看到,請見諒!)
作者: hh47 (百事可樂)   2015-10-12 22:17:00
板主專業。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5-10-12 22:49:00
板主的論點我不反對,專利迴避有沒有經過策略計劃,影響專利迴避手段的等級(戰術或戰略)就戰術的角度或許可以這麼看,如果把專利資訊管理放進來這樣的論點就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說這個技術最早約2000年左右韓國的申請案就看到旋轉脫水的技術特徵,2005年左右開始可以看到和現在旋轉脫水近似的結構,20072012之間是專利申請高峰期,相信是專利戰的高峰期,到了最近,已經很少看到新的申請案,隨著產品生命週期的變化產品的價值越來越低(成本高利潤變低),基本上就現在的時點來看,如果沒有產生足以推動新買潮的技術特徵,迴避設計的效果有限,有些家庭不只是有一組,而是很多組,當然,藍海進入紅海的戰略思維不同,沒有對錯,各取所需PS:時間點是印象數字,僅供參考(此外,成本你可以看成獲得價值前的所有投資)迴避設計的價值不只是迴避專利,而是要能產生足以超越被迴避物的效果,對企業來說才算是真正成功的迴避設計
作者: ben1013 (二代龍)   2015-10-13 00:09:00
唉,中部總是有新人的,案子處理好倒是真的在中部要遇到能夠好好認真處理你案子的機率,大概只有百分之五的機會在中部服務費只有一萬元的新型案件,大概佔了百分之四十的案件量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5-10-13 00:45:00
就ih的角度,我贊成收多少錢做多少事,沒有便宜吃到飽又想吃山珍海味滿漢全席但只付自助餐價學校單位被殺的血流成河,北部某大學創新中心主任的專利也是慘不忍堵,還算可以的發明寫的亂七八糟,該主任雖然知道,也只能兩手一攤無奈表示學校投標價低者得XD,事後就凹認識的幫忙看,講好聽點是幫忙看,其實就是要你幫忙修改,老實說,與其這樣,我建議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自己培養專門寫稿的人,整體c/p來看會更好申請專利基本上就是一種風險投資,投資人想用水餃股價買到聯發科股票,這不是異想天開嗎?拿香蕉只能請猴子,想請老虎請配好料修改一下:"就ih的角度,我贊成if拿多少錢做多少事,"
作者: orsonplus (奧森普拉斯)   2015-10-13 07:40:00
不能反客為主,事務所承攬案件時就要想好利潤為了搶案子,壓低成本,提供劣質品,那就是黑心如同黑心建商蓋海砂屋、偷工減料 賣便宜的房子一樣然後怪消費者,是你們花太少錢買房子,所以我才用海砂打從一開始就是事務所之間削價競爭的問題,你可降價但不能把降價的原因單方面歸責於申請人不願意花錢申請人砍價格砍到沒利潤,你可以不接,請他找別人而且,既然是服務費,賣的是服務就不要怕跟客人收錢我跑過業務,我也跑過標案,開標時你看到有人國內新型6000或甚至5000以下很常發生,其他所摔筆有人,這種情況每年都會上演,但也有單位選所很嚴價格漂亮的,就看事務所要怎麼經營。(上面講的是摔筆走人,不是有人 XD )(好啦 我承認 摔筆的是我)
作者: kolily (from the very start)   2015-10-13 09:20:00
可是我們發明案給4萬+ 也常遇到新人練功 怎解@@?
作者: piglauhk (肥胖宅 ( ̄﹁ ̄))   2015-10-13 10:04:00
四萬編幅又正常的話 應該可以指定資深的主筆吧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5-10-13 10:29:00
台灣案四萬+都被拿來練功? 事務所嫌錢多嗎?我是把缺點一一指出,看看有沒有再犯,再犯就扣錢ps:這也是經過對方自己承認是重大錯誤,也同意扣才扣的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芻)   2015-10-13 11:47:00
in house直接指定要合作的承辦員 也是常見的
作者: deathcustom (第三人的到來)   2015-10-13 14:14:00
話說有些事務所就算多收費也不見得多給點數對於IF來說四萬跟兩萬的點數可能只差20%那品質能多突出就...
作者: kolily (from the very start)   2015-10-14 14:49:00
那間也是版上的大所啊 他們主任也很無奈地說新人需要訓練機會(真好意思) 所以現在有些案子我們會自己撰稿了我們篇幅都滿正常的 篇幅不正常報價會到6-7萬 偶爾對我們非常重要之案件我們才指定 我某年承接的新案兩個都連續給我入行一年左右的新人 校稿真的是很苦
作者: piglauhk (肥胖宅 ( ̄﹁ ̄))   2015-10-14 17:00:00
K大你四萬服務費四萬的案子給我 我讓112EE專利師親自出案子 XD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5-10-14 17:59:00
如果我是k大,我覺得可以試試喔
作者: magamanzero (qqq)   2015-10-14 19:44:00
這樣沒有收據可以報吧...?
作者: kolily (from the very start)   2015-10-15 14:15:00
因為公司有該有的程序要跑啊 還有案件管理問題 所以換事務所需要一些流程... 然後我們家不是EE案啦@@等到過一陣子要招新事務所承案時 我再跟你說好了
作者: piglauhk (肥胖宅 ( ̄﹁ ̄))   2015-10-15 14:28:00
\ ( ̄▽ ̄#) /不是EE案還能收到四萬 K大我建議你不要亂動原事務所 XDD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5-10-15 14:29:00
台灣大所那麼多,有什麼不好動的?@@?
作者: magamanzero (qqq)   2015-10-15 15:29:00
V大你可以私信問P大看看為什麼XDD
作者: kolily (from the very start)   2015-10-16 09:25:00
我們沒有要亂動 只是要找second sourece XDDDDD 然後不發案給原事務所而已XDDDD 有某所也派資深的然後都跟我們收6萬+啊 寫回來的東西跟我們給的技術資料還沒什麼差異 你看過先前技術前案用表格的嗎? 他把發明人提供的前案參數比較表整個貼上 還是某屆專利師耶...暈倒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5-10-16 18:23:00
...+.+""我要有經營事務所,k大這麼好咖的客戶專利一定捧著寫啊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5-10-21 14:19:00
前IH表示:有時候公司決定配合的事務所,除了價格跟專業外,還有很多因素(遠)我也碰過被硬要求發案給某間,嘛嘛…
作者: brson (下大雨)   2015-10-22 09:22:00
其實專利師不少個都很虛 考上跟會處理案子 真的是兩碼子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