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Rog Theta 7.1開箱與心得

作者: zoraruru (ruru)   2020-05-26 20:57:17
********
* 前言 *
********
還記得幾年前我對Asus的耳機是沒有好感的
除了聲音不好之外,耳機本身也不怎麼耐用
這種狀況自從2018年Asus推出Delta系列,情況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當時試用之後覺得Asus終於做出像樣的產品了
後來我自己也買了一支Delta Core來用,覺得這支耳機的CP值很高
也開始對Asus的耳機大幅改觀
2019年Asus推出Theta系列,就真的嚇到吃手手了
詳細的情況我會分別在兩支耳機的開箱心得文裡面做說明
這兩支耳機的出現,讓我沒辦法像以前那樣,用下面這張照片的表情嘲笑Asus了
https://i.imgur.com/IVsdRca.jpg
尤其是新的Electret這支耳機,打我的臉打得好響...
這篇開箱的是Asus Rog Theta 7.1,底下簡稱Theta 7.1
其實這支耳機二月份就買了,但是當時還有其他耳機的心得文要寫
就一直拖到現在了...
********
* 開箱 *
********
外盒真的很有質感,以這支耳機的體積而言,盒子算是偏小
https://i.imgur.com/Z5sjHTy.jpg
內部盒子
https://i.imgur.com/ZNiCs0l.jpg
盒子是向兩測開啟的,真的很特別,內部有防撞海綿,包裝蠻用心的
https://i.imgur.com/Ec6ftSz.jpg
耳機配件,一組替換耳墊、麥克風、USB-C轉USB-A延長線、說明書、保固卡
https://i.imgur.com/2AmUmLg.jpg
耳罩的外殼,有ROG的logo
https://i.imgur.com/GG1XhZB.jpg
可以從下面這張照片看出耳罩很厚
https://i.imgur.com/Q2UcflN.jpg
Hybrid耳墊,側邊是蛋白皮材質,接觸臉部的地方是透氣網狀纖維,可以幫助散熱
https://i.imgur.com/EiT9POf.jpg
頭帶下方有類似SHP9500那種軟墊,而且比較厚
https://i.imgur.com/Y9zNrK0.jpg
頭帶裡面的支架其實分兩層,外層是金屬,內層是塑膠,有刻度方便調整長度
https://i.imgur.com/a86KSYe.jpg
耳機每邊都有4個單體,除了Rear放在後方比較正常之外
其他單體的擺放位置我實在是理解不能
https://i.imgur.com/iYBqTZm.jpg
麥克風,前後都有開孔,似乎是兩邊都有受音頭
https://i.imgur.com/XYOnQGa.jpg
耳機的操作按鈕全部都在左邊的耳罩底部
https://i.imgur.com/e1E4y5h.jpg
耳機操作很簡單,就只有一個切換開關和一個音量旋鈕(搖桿?)
開關可以把耳機切換到PC模式或是手機模式
音量旋鈕可以控制耳機音量和麥克風開關
旋鈕按一下可以關閉麥克風,再按一下可以開啟
麥克風上面有燈光顯示目前的開啟狀況
旋鈕按住3秒則是關閉RGB燈光
調整音量的時候是往上扳一下馬上放開,可以增加2%的音量
也可以往上扳一下,然後固定不動,音量就會一直往上跳,直到最大為止
往下扳的操作方式也是一樣,只是減少音量
操作方式跟一般旋轉式音量旋鈕有很大的不同
兩邊耳罩可以轉90度之後放在桌上,可是它跟其他耳機轉動的方向不一樣
而是下面這種奇葩的方式...真的不懂這種設計啊~
像我這麼寶貝耳機的人怎麼可能會把耳機這樣放在桌上
https://i.imgur.com/cvEWkDz.jpg
Theta 7.1本體,採用雙耳出線的設計
耳罩有很多開孔,幫助散熱
耳罩兩側還有酷炫ROG Logo的RGB燈光,信仰↑↑100分
https://i.imgur.com/upz8YNn.jpg
Theta 7.1與HD800s耳罩的合照,Theta 7.1的耳罩真的很大
https://i.imgur.com/gVvt0pS.jpg
同場加映Rog Delta Core與HD700耳罩的合照
https://i.imgur.com/GJs1hJM.jpg
從上面兩張對照圖來看,我是覺得這幾年Asus耳機做的還蠻用心的
很少看到其他電競耳機廠商會在耳罩形狀上面下功夫
************
* 耳機做工 *
************
上面的開箱照片標示了耳機各個部位的材質
頭帶最外層是塑膠外殼,上面有Republic of Gamers的字樣
頭帶內部的支架分成兩層,外層是金屬,上面佈滿馬雅花紋
支架內層是塑膠,上面有刻度,方便我們知道頭帶長度調整到哪裡了
頭帶下方有一大片跟SHP9500看起來是相同材質的墊片
頭帶與耳罩之間的支架(yoke,我不知道怎麼翻譯,好像也沒看過國內有翻譯成"軛"的)
這個部分也是整個用金屬做的,感覺非常穩固
耳罩最外側的外殼(RGB燈光的部位)也是金屬做的,官方的說法是有助於散熱
耳罩其他的方則是塑膠做的,而且有許多開孔,應該也是幫助散熱
耳墊有兩組,一個是事先裝好的混合型耳墊,也就是外部為蛋白質皮革
與人的皮膚接觸的部分是透氣網狀纖維材質
另一組耳墊則是全部都是透氣網狀纖維材質
整支耳機的做工很好,感覺很堅固
只有兩個地方我覺得可能是比較脆弱的地方
一個是耳罩與軛(yoke)連結的地方
雖然軛是金屬,但是耳罩這邊是塑膠
另一個是地方是頭帶與軛連結的地方
這個地方也是塑膠,而且可以小幅度左右轉動讓耳罩更貼耳,所以也是需要特別注意保護
然後因為它的耳罩上下有很多開孔,所以隔音差強人意
戴上耳罩之後,阻隔外部聲音的效果沒有DT770 pro好
還有這支耳機漏音也很多,個人不建議通勤帶這支,因為旁邊的人會聽到音樂
疑疑疑?有誰會帶一支600g的耳機通勤?我很想見識一下
開玩笑的,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住宿舍,旁邊的室友會聽到你撥放的音樂
因為音樂聲音會從耳罩上下開孔的地方漏出來
RGB燈光的部分有7種效果,至於有哪些效果這邊就不多說了,反正我也只用彩虹而已
它還有支援ASUS Aura Sync,可以跟其他ASUS的產品做同步的動作
放在Rog Throne耳機架上還蠻有感的
我個人很喜歡這支耳機的做工,覺得很有質感
也蠻喜歡它的外型,因為我覺得戴起來還蠻好看的
**********
* 舒適度 *
**********
由於頭帶下方與頭頂接觸的地方有跟SHP9500相同材質的墊片
(耳墊與皮膚接觸的地方應該也是相同材質-透氣網狀纖維)
但是Theta 7.1的墊片比SHP9500更厚,可以分散的力量也更多
耳罩夾力我覺得比HD600大一點
夾力我是用手去感覺出來的,因為耳墊很柔軟,戴在頭上的時候我感受不到夾力
戴眼鏡的人也不需要太擔心,戴起來並不會不舒服
雖然說這支耳機重量是LCD-2等級(610g),但是頭墊+夾力的組合很好的分散掉這個重量
我個人覺得這支耳機戴起來還蠻舒服的,讓我不知道我在戴一支600g的耳機
這支耳機給了兩種不同的耳墊
我這支預設安裝的是混合耳墊,外側為人造蛋白質皮革,內側為透氣網狀纖維布料
另外一種全部都是透氣網狀纖維布料,耳罩深度比較深
散熱效果會比蛋白皮這一款還要好,不過低頻的量會少一點
我自己有試過戴著眼鏡和Theta 7.1連續玩PUBG兩個小時
都沒有脖子酸痛或是頭頂被壓得很痛的問題
耳朵也不會有明顯悶熱的狀況,還有耳朵也不會被眼鏡壓得不舒服
不過我是在室溫25度左右測試的,如果夏天不開冷氣我猜應該還是會很熱
但是我可以確定這支耳機戴起來沒有一般封閉式蛋白皮耳罩(像是M50x)那麼熱
因為耳罩開孔很多,而且側邊是金屬外殼,散熱蠻不錯的
它的散熱效果我覺得應該是不輸DT770pro
***********************
* 軟體(Armory II)設定 *
***********************
https://i.imgur.com/yxTIPOv.jpg
這邊強烈建議買Theta 7.1的人一定要安裝Armory II
因為預設的Sound Profile(音效優化處理)是Communication(通訊)
如果剛買到耳機就直接拿來聽音樂,一定會爆幹連連
大罵這是什麼XX,從來沒聽過這麼難聽的耳機
作者: incandescent (隨便)   2020-05-26 22:55:00
剛在耳機版看到這篇超長文 是要出書喔
作者: electronicyi (電子益)   2020-05-26 23:01:00
這篇長到FormulaKing都按錯成推了 厲害
作者: chenyoung411 (陳楊)   2020-05-27 11:15:00
超長,很多章節快速帶過,只能推了
作者: purplvampire (阿修雷)   2020-05-27 20:25:00
優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