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影壇熟齡風 熱映「中年導演尋夢記」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3-09-17 23:49:10
http://www.udn.com/2013/9/15/NEWS/ENTERTAINMENT/ENT3/8164885.shtml
【聯合晚報╱記者張為竣、曾桂香/台北報導】
國片從「海角七號」賣座之後,開啟了20年沒有過的榮景,也吸引導演回流,不論是全新
創作、特色風格或是懷舊題材,拍攝電影的動機、理念各不相同,「中年導演尋夢記」正
在上演,他們各自找尋實踐夢想的電影題材,而且認為「題材」才是吸引自己投入的重要
因素,也因為自己對題材的執著毅力,也才能吸引觀眾或企業投資。對愛看國片的觀眾來
說,也只有導演如此有毅力地投入,觀眾才有幸跟隨這些尋夢導演,享受呈現在大螢幕的
夢境。
國片市場轉熱,政府政策鼓勵下,企業界的創投資金絡繹不絕,中年導演至少能有土壤肥
料可以培育發展自己心中的電影夢想種子。
從產量來看,文化部統計,98年國片總放映量為31部、99年38部、100年36部、101年45部
,今年8月底為止已有25部;而去年7月沒有國片上映,今年有2部,說明了國片供給面的
熱絡情況。
資深電影監製葉如芬說,過去國片製作成本一直維持在1000萬左右,時間長達10年,「以
前500萬才叫小成本,現在則以千萬來計算,2500萬以下的電影已經很難做了。」但台灣
電影產業結構畢竟不是堅不可摧,市場也仍有開拓空間。
「總舖師」導演陳玉勳分析,韓國近2年賣座的電影可以吸引一千多萬人、相當於5分之1
的人來觀影,如果台灣有4 分之1,也就是500萬人來看,市場就有10餘億元。
對企業界來說,在商言商,創投要嗅到商機才會投入資金,即使自己執導的電影票房不錯
,但陳玉勳說,現下環境拍電影還是辛苦,要找到讓自己感動的題材,有「非拍不可」的
感覺,才能獲得足夠的毅力。
「報告班長7」導演梅長錕就說,「報告班長」是已經存在多年的品牌,不但是中年人的
回億,也是6、7年級成長的過程,即使到現在,有線電視仍不時重播,「就是因為它是『
報告班長』我才拍!」
梅長錕指出,近年的國片多是獲得輔導金後,再找尋投資者,並配合企業包場炒熱話題,
「沒多少人敢拿自己的錢出來拍。」因此對資深導演而言,題材仍是第一考量,題材好到
投資者認為會賺錢,資金才會出現。
從中年導演回流的現象來看,「總舖師」、「報告班長」、「玉玲瓏」、「孫中山」,題
材都算是台灣觀眾熟悉,而且很討好的題材。但陳玉勳說,拍電影不見得賺得到錢、名聲
,搞不好還被臭罵一頓,他覺得大家都還在找尋喜歡的故事和觀眾熱度。
導演再出發 「不想這輩子可惜掉」
http://www.udn.com/2013/9/15/NEWS/ENTERTAINMENT/ENT3/8164886.shtml
「總舖師」上映一個月票房突破2億大關,導演陳玉勳年輕時拍了兩部電影,一直到50歲
才又重回電影圈。「年紀大了、再不拍就老了」的焦慮感,讓很多中年導演趁這波國片復
興潮流再回頭完成年輕時的電影夢想。
除了16年沒拍電影的陳玉勳「回鍋」,還有一位曾以「藍色大門」電影備受注目的易智言
,10年沒拍電影,現正著手拍攝「行動代號孫中山」,很多人都在等著新片推出。而「惜
別海岸」導演萬仁自2001年「傀儡天使」後就未再推出新作,轉而製作公視連續劇,目前
這位資深導演剛拍攝完成新片「聯婚-跨海大車拚」。
擔任過演員、配音員、編劇、主持人的葉天倫,前年首度執導「雞排英雄」,票房破億,
他也同樣是多年在演藝圈淘洗歷練後,才拍電影,預計明年春節推出與豬哥亮合作的賀歲
片「大稻埕」,目前正透過臉書及網路鴨子潛水般地一邊拍片一邊宣傳新片;無獨有偶,
前年投入執導國片的澎恰恰,「鐵獅遇玲瓏」也選擇在明年春節上映。經典軍教片「報告
班長」,在當年監製梅長錕執導之下,未來在大螢幕觀賞「報告班長7」也指日可待。當
然,魏德聖這位典型的中年才尋回電影夢的知名導演,他的製作公司果子電影所投入監製
的第三部電影「Kano」,更是讓觀眾期待。
而這些步入中年的導演,前仆後繼投入新片,其實只是讓埋藏在心中的種子有機會發芽成
長。
陳玉勳自剖中年回頭拍電影的心路歷程,他說自己的電影熱忱一直隱藏在心裡,看電影時
或想參與討論、或設想「如果是我拍會怎樣?」創作欲望不時隱隱作祟,況且「到了年紀
以後,看著身邊長輩生病,不小心就...... 自己也不知道還能健健康康幾年,如果有才
能,不應該埋沒、辜負,老天爺給你的都不去用,這輩子可惜掉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