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 傑徳提到的白鯨記改編的白鯨傳奇

作者: psyche (時間不存在)   2016-06-02 22:57:51
我是因為《靈性開悟不是你所想的那樣》的作者傑德提過白鯨記,
所以對〈白鯨傳奇:怒海之心〉產生了興趣。
傑德對白鯨記的看法:「人類、海洋與白鯨,分別對照為自我、宇宙與妄念」。
(出自同作者《靈性衝撞》一書的網頁介紹)
這個概念,快速翻閱過movie版的版友好雷影評,似乎也沒怎麼被提及,所以
發文在這裡,應該會比發文在movie版有聊。
如果不是傑德的隱喻分析,我想對著電腦螢幕看電影,
少了聲光特效,我可能很難有好雷感 XD
對電影最有印象的,是它有營造出「白鯨=妄念」的氣氛。
一開始漂流海上的大副覺得察覺『惡魔Demon』(劇中人對大白鯨的稱呼)跟上來的時候,
那個瞬間我原以為是漂流到失神的大副產生幻象,結果原來是每個人都有確實(?)看到。
在那瞬間,『惡魔』 與 幻覺,有在我心裡劃下關聯
影評最常提到的,是海上搏鬥的最後,當『惡魔』再度來襲,
原本要擲出三叉戟攻擊的大副「看著牠的眼睛、以及牠眼睛旁上回搏鬥時留下的痕跡」,
於是放棄了「無意義不必要的攻擊」。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傑德分析的先入為主觀念影響,
我反倒優先注意到的是,當『惡魔』再度來襲,大副抄傢伙時的台詞:
It's just a whale. (牠不過就是隻鯨魚。)
我覺得,一開始大副這麼說,是為了要安頓自己的恐懼,好讓自己可以採取攻擊。
可是沒想到,當他真正接受「他不過就是隻鯨魚」的同時,
他不只是安頓了恐懼,而是沒有了恐懼。
沒有恐懼,所以沒有攻擊。
沒有攻擊慾念的瞬間,鯨魚就這樣從兩艘船間的海面下滑過離開。『惡魔』不再。
緊接著,他們終於看到有人的島嶼,獲救。
有人(包括我)把白鯨的攻擊視為「復仇」,
把片中主旨視為「尊重大自然」、或「人無法勝天」。
但傑德的觀點,讓我對整個故事隱喻的感覺更流暢:
一開始,是人類過分的野心或貪欲,撩起了白鯨的攻擊(或者說:反作用力?)。
再來,白鯨象徵似真似假的恐懼,如影隨形。
最後,放下恐懼、放下攻擊、放下幻象,一切回歸平靜安寧,活著不再是難題。
片尾,大副回歸家庭。
他放下過度的野心與貪欲,包括對名利的欲求,成為一個商船的船長。
他安於家庭,有愛的妻子,親生的女兒,親密,
一個甜蜜等待他歸期、容他停泊、接納他的港灣。
他終究沒有成功跨越階級──之於生命,階級也是幻象的一部分,
強求跨越階級也是種過度的野心。
但那個沒有跨越,真的是失敗?或可悲嗎?甚至沒有在批判社會階級的壟斷。
他跨越的不是階級,他跨越的是(腳踏實地活著屬於自己世界)的生命觀。
讓我們陷於危險的,有人說是「進取心」,但會不會是一種「野心/貪欲」?
這個世界鼓勵我們邁向成功要有的精神與人格特質,是否是讓我們更身陷對幻象執迷?
讓我們恐懼與想起身攻擊的,會不會在我們放下恐懼,看清一切本真面目之後,就明白:
他人的攻擊從來不存在,存在的一直是自己(和他人)的恐懼。
是不是,在放下這兩者之後,活著,其實就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還沒看過原著小說,但知道原著書名叫做Moby Dick(白鯨的名字)。
所以,Demon這個白鯨名,不知道是電影版取的?或者原著取的?
但有意思的是,基督教義裡有「惡魔」,這點常某些評論者無法接受。
但如果把惡魔是為人的幻象,就感覺滿說得過去的。(奇蹟課程浸染中)
作者: leoyeh (不統不獨 VS 既統又獨)   2016-06-03 14:14:00
感謝推薦 去找來看先~
作者: ckpioneer (風)   2016-06-05 20:1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