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龍] 伊拉斯謨和馬丁路德對自由意志的看法

作者: nameofroses (玫瑰的名字)   2011-05-21 14:28:43
原文:
Excerpted from “The Freedom of the Will”from Desiderius Erasmus, 1524
Excerpted from “On the Bondage of the Will”Martin Luther, Dec 1525
翻譯:施博仁、黃星樺
壹、伊拉斯謨對自由意志的看法
51)需要一個調和的觀點
  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爬梳了聖經的幾個段落,穩固了自由意志(Free will)的內涵,
然而反對我們的人卻力欲消滅它。既然聖靈(Holy Spirit)同時啟發了我們兩方,無論
我們願不願意,我們都必須尋找一個調和的觀點。
  當我們同樣閱讀了聖經(Scripture),卻彼此產生不同的看法,這是因為我們各自
為了自己的目的而尋求不同的解讀。有一群人,他們仔細思忖過人們對宗教虔誠的漠視,
以及人們已經沒有希望獲得救贖(salvation)等種種問題;正當他們已經避開了這個災
禍的時候,他們卻陷入了另一個危險之中,而且過份地將一切訴諸於自由意志 。另一群
人則不然。因為他們知道:倘若人們相信只憑藉自己的勇氣和美德便足以成就真正的虔誠
,這是很危險的事。他們也無法容忍少數人吹噓自己的善績,像販售油或香皂那樣照價販
售功德給別人。他們於是非常努力地避開了上述的危險,削減了自由意志,使它對於善行
毫無作用,甚至必然地在各種場合取消了自由意志 。
  52)一些改革者的觀點的確有道理
  顯然,這些人傾向認為一個基督徒(Christian)僅需要單純地服從,完全相信上帝
並把希望寄託在祂的應許就行了;因此他們完全指望於上帝的意志。當一個信徒意識到自
己的不幸(wretchedness),他就只有瞻仰上帝那無限廣大且慷慨賜予的慈悲。或者,這
個信徒就只好完全臣服於上帝的意志,無論上帝願意救贖或想要毀滅他。或者,這個信徒
就只好放棄接受別人對自身善績的稱讚,而將這份榮光歸於上帝的恩典;僅僅把人視為聖
靈的存在方式(living tool of divine Spirit),透過聖靈不配得到的善,澄靜並聖化
他自己,並且相信此時乃是由一個我們無法揣知的智慧在主宰著他、引領著他。這個說法
要是再更進一步,那就再也沒有人可以把任何事情的成就歸因於他自己,而只能藉著對上
帝的堅定信仰,換取永生作為報酬。並不是憑藉著自己的善行去換取,而是因為上帝的仁
慈被取悅了,祂因而承諾將這份獎勵賜給信仰祂的人們。人們因著上述的情況,因此有義
務勤奮地乞求上帝分予我們並增加我們身上的祂的靈魂(Spirit),我們也有義務感謝祂
賦予我們的每份成功──在任何情況下敬仰祂的全能、智慧,並愛祂遍及於世的仁慈。
  的確,上述這番陳述依我來看是值得讚揚的,畢竟這樣的說法和聖經(Holy
Scripture)一致。它也符合了以下信條:「在我們的世界人們僅僅死過一次,藉著浸禮
(baptism)而與基督(Christ)同埋,在一切肉體的苦難之後將與耶穌的靈魂(the
Spirit of Jesus)同在,憑藉信仰而與耶穌的靈魂合而為一(ingrafted)。」這是個虔
誠而引人入勝的設想,我們無可反駁;它讓我們免於自滿,而將所有的榮耀與信心歸於上
帝,並驅除我們對於其他人和惡魔的恐懼。雖然使得我們不再信任人自身的潛力,然而卻
讓我們更堅定、果敢地相信上帝。好吧,目前為止,我們先為這些誇大的言詞鼓掌一番!
  53)改革者錯誤與不公平的地方
  然而,當我理智的心聽到以下說法的時候,卻讓我抱持疑惑:「人從來沒有功德(
merit),即便虔誠的人所從事的亦是罪惡;我們的意志不過是陶匠手裡的黏土,我們做
與想做的都可以被化約成絕對的必然。」
  首先,為何你可以時常讀到一些做盡好事且行徑端正的聖人(saint),能夠不偏離
常軌、昂然地走到上帝的面前。如果一切都是有罪的,即使最篤敬的人也如此,這麼一來
當初為了這些罪而死的耶穌,也該被判入地獄(inferno),這些事情難道是仁慈的上帝
會做的嗎?
  其次,假如美德未曾存在,為何我們常常聽到所謂的「回報」(reward)呢?這麼一
來,遵守或不遵守上帝戒條(commandment)的人該如何被稱揚,又為何被譴責呢?如果
功德不能被衡量輕重,為何聖經(Holy Scripture)那麼頻繁地提及審判(judgment)呢
?如果一切不是出於我們自己的意志,而僅僅是一連串的必然,我們又為何必須站在審判
台(Seat of Judgment)前呢?如果我們什麼也不能做,(我們)不可改變的上帝的意志
將(直接)導致我們的意志與實行,那麼所有(對於我們行為的)警告、戒律、威脅、規
勸與抱怨,就徒然只是令人侷促不安的事。上帝要我們堅忍地向他祈禱;上帝要我們謹慎
,努力為了永生作為報酬而去奮鬥。然而倘若上帝早已決定了是否要給予我們報酬,(我
們)並無法改變這樣的決定,為何上帝還要不斷地要我們請求(ask)祂呢?祂已決定慨
予我們的,為何還希望我們奮力爭取呢?當我們受盡折磨、打發、嘲弄、酷刑甚至殺害時
,上帝的恩典為我們而戰並獲得勝利。殉道者受盡那麼殘暴的凌虐,卻沒有任何的功績。
當然,如果他為求進入天國,而將身體屈服於痛苦中,那是罪惡。但為何極其仁慈的上帝
要如此吸引殉道者呢?若不是絕望地受盡痛苦,上帝便不授予(恩典或救贖),卻反而將
它慷慨地賜予其他人,那是很殘忍的事!
  也許,當一個人覺得聖意(divine decision)相當令人費解的同時,就應該去敬仰
那些我們理當不能理解的。因此他們說:「祂是主(Lord),祂可以作到任何祂希望做的
事。因為祂本性善良,他所希望的事情只會是極好的。」上帝賜予我們恩典,允許祂能給
的好處變成我們的優勢。祂有損自己的身份,在我們身上引起善行,將我們不應得的好處
歸功於我們。我們為了獲得永生,只要我們相信祂就能理所當然地配得!不過,我不知道
這樣誇大上帝對待虔誠信徒的仁慈,卻允許上帝幾近殘忍地對待另一群人,該如何不矛盾
呢?
  (上述)這樣一個(無功卻)歸功於我們的善行,一個虔誠的人(Spirit)或許可以
接受。但是,很難解釋下列情況該如何和正義(更別說是仁慈)相容:上帝譴責那些祂未
委屈身份造就美善的人,使他們陷入痛苦,即使他們因為沒有自由意志或只有受罪的份,
而不可能產生任何的善(good)。
  54)兩個說明性的故事
  翻譯省略。
貳、馬丁路德對自由意志的看法
《論意志的束搏》總結
  我們到了這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就如我所承諾的,我不斷引出我自己反對自由意志的
資料。我並不打算完整地寫下來,因為當聖經(Scripture)的一字一句都站在我這邊的
時候,有誰能在這麼小的篇幅限制下完整呈現(反對自由意志的資料)呢?這沒有必要,
因為自由意志的說法早已不攻自破……
因為信仰而得救的教義否定了自由意志
  保羅(Paul)現在權威而充滿自信地宣佈了:「現在上帝的義(righteousness) 已
獨立於律法(Law, 摩西五經)而彰顯,律法與先知(Prophet)們早已證實這點;透過對
耶穌基督(Jesus Christ)的信仰,上帝的義遍及每個相信祂的人。我們沒有差別,因為
同樣是罪人且需要上帝的榮光。藉著信仰,上帝派遣了耶穌以信仰與鮮血為世人贖罪,藉
此,我們在上帝慨允的恩典面前稱義(Justified )」(羅馬書3:21-25)在此,保羅如
雷貫耳地反對自由意志。首先他說:不依靠(without)律法,上帝的義已經彰顯。他區
別了上帝的義與律法的義(righteousness),因為信仰的義自(上帝的)恩典而來,並
不依靠律法。「不依靠律法」不過就是說基督的義存在於律法的作用(works of the law
)之外;律法的作用對於恩典的遍及毫無作用也毫無影響。就如同保羅進一步告訴我們的
:「因為我們認為一個人因信稱義與否,並不是依靠律法的作用。」(For we reckon
that a man is justified by faith independently of the works of law.)(羅馬書
3:28)在先前他已說過:「藉著律法的作用,沒有人可以稱義。」由此,很顯然自由意志
什麼用也沒有。如果上帝的義不依靠律法,也不依靠律法的作用而存在,那麼義又何必要
依靠自由意志而存在呢?自由意志的終極關懷是展現道德上的正義;也就是藉著律法的作
用,來幫助盲目或無能為力的人。不過,「外於、不依靠」(without)的說法便已排除
了道德上所有的善行、所有道德上的正義、和為了得到上帝的恩典(grace)而做的準備
。即使沒有了任何你想得到的屬於自由意志的力量,保羅仍會不動如山地堅持:「上帝的
義不依靠自由意志而存在!」(The righteousness of God exists without it!)雖然
我不得不同意對自由意志下功夫可以幫助人步向正軌,或者對於公民(civil)正義或道
德正義也有幫助;不過這個取向並非通往上帝的義,上帝無論如何也不會讓任何這方面的
努力,足夠獲得祂的「義」;因為祂說祂的義並不依靠律法而存在(His righteousness
stands without the law)……
(意志)束縛之中,教條帶來的個人慰藉
  至於我,我坦承我並不想要自由意志,即便我有了,對於我要追求救贖這件事情一點
幫助也沒有。不只是因為面臨危險、逆境和惡魔的攻擊,我會無法堅守我的自由意志(因
為一個惡魔就比所有人加起來還強壯,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能得救),也因為即便沒有
危險、逆境和惡魔,我也被迫要在沒有成功的保證下努力而徒勞無功。因為不知道要做到
什麼程度才能滿足上帝;我活著、永遠努力著,心也仍然無法獲得安適。無論做了什麼,
仍不斷顧慮上帝是否滿意了,設想上帝希望我們做更多。任何追尋「義」的經驗顯示如此
;這是我過去幾年學到的痛苦經驗。不過,現在上帝再也不讓我自己掌控救贖了,控制權
在祂手中;祂承諾不根據我的努力,而是根據祂的恩典與慈悲救贖我。我因此身心舒泰,
因為祂可以信任、不會欺騙我,而且又是如此的偉大而強壯,沒有惡魔和困境可以擊倒祂
,或者把我從祂那裡奪走……我確實讓上帝滿意了,並不是因為我做了什麼功德,而是祂
慈悲的恩惠答應過我。因此,如果我還做的不夠好,祂不會因此而歸咎我,而會像個父親
一樣,原諒我並且讓我日臻完好。這是所有聖人對我們上帝的讚頌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