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109-1 黃鴻信 日本社會語言學概說

作者: jibanyan (紅丸)   2021-07-19 10:29:33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9-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黃鴻信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日文系選修
δ 課程大概內容
學期前半老師導讀相關論文,議題包括属性と言葉、言語行動、言語生活、言語接触、言語変化、言語意識等,但不是所有發下來的論文都會講。
學期後半同學報告期末研究,每人會有兩次上台的機會,第一次要提出研究發想,第二次理想上是要報告研究成果,不過因為時間太趕了,絕大部分的同學就報告當前的進度。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老師會自己印講義。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學期前半是單純的講述式教學,不要求預習,而且有時候是當天才會拿到上課要用的文本。
學期後半就是臺上報告,臺下回饋。我覺得同學們給回饋還算滿踴躍的,然後老師給回饋也很積極,但有時候好像沒辦法對上臺上同學的頻率,就會一直在打轉。
如果你是沒辦法兩節課都在聽別人講話的人,那可能會覺得小無聊。不過如果你願意提問或回饋,應該會比較有趣一點。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平時上課出席、期末報告各50%。
學期成績拿A+的有53.33%,似乎有點太甜...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如上,沒有考試,只有期末的研究報告。大家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探究自己有興趣的社會語言學議題,我覺得滿有趣的。
可以一提的是,美國的社會語言學滿重視「音」的,像是最有名的研究就是的Labov去百貨公司聽人家說"fourth floor",藉此觀察"r"與各社會因素的關係嘛。不過呢,老師很強調日本「言語生活」的傳統是觀察「詞」,例如柳田國男的《蝸牛考》。所以呢,如果有同學如我期末報告是做「音」的,就會得到老師的一些回饋,但也不會因此就被說要換題目或扣分之類的就是了。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課表上說缺課三次以上就不計算其學期成績,不過老師似乎沒有在點名。
老師導讀的論文都不會很艱深,所以沒有社會語言學的任何基礎也沒問題,當然有的話會更好啦。不過因為論文都是日文,所以個人認為外系同學沒有N3程度的話就只能聽老師講解了,可能沒辦法自行閱讀文本。
老師的個性比較直來直往,所以他批評論文時也許聽起來會有點兇,但他的意見確實是很有見地。當然給同學的研究報告意見時也可能會有點嚴厲,只是我有時候就覺得好像沒有像他在評論論文時那麼能直指問題核心了,也許就真的是有一點小隔閡吧。
   另外,老師有一點我很不能接受的是,我們最後看了有關寒溪語的論文,裡面用了原住民語的羅馬字拼寫,有些像是c和x可能讓人比較沒辦法馬上了解那表示什麼音,但老師身為一名語言學者,竟然以他一貫比較嚴厲的語氣說了類似「這在寫什麼啊」的話。我不確定他是在批評還是單純的提出疑惑,但是我聽到的當下就覺得有點不爽,感覺滿不尊重該語言的拼寫方案的,而且老師也應該事先備好課吧。希望老師之後開課不會再有類似的發言了。
還有,老師是退休了回來兼任,比較不會用電腦,每次上課都是從嘉義搭高鐵來台北,總而言之就是課外時間比較難聯絡得到老師,所以有事情要找老師的話,一定要趁上課時處理好。
Ψ 總結
一般講社會語言學,都是以西方的研究為主,不過日本對於「言語生活」的研究其實略早於美國而自有其傳統。我不敢說在這門課上會學到很多理論,不過至少會看到一些實際的現象,以日本「言語生活」的角度切入,也許能提供我們一些不同於西方學術框架的思考。
老師雖然被我講得好像很兇,不過人很熱心啦,學生如果有問題,他很願意花時間解釋的。而且這門課拿A+的比例過半,功利一點來說,對拉高GPA也頗有助益。那希望對此有興趣的日文系學弟妹可以把握機會,趁老師還願意千里迢迢北上開課時趕緊修這門課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