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109-1 雷庚玲 青少年心理學

作者: tommy132336 (tommy)   2021-01-21 22:41:09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9-1(代po)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雷庚玲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A48*通識、教育學程選修。
醫學系不限年級。心理本系只能加簽,不提供初選名額,不可抵通識A48*
需先修心測、發展。與師培合班。A48*:哲學與道德思考、生命科學領域可
充抵通識。
δ 課程大概內容
青少年各個面向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基本上都會提到。
以下來自課程大綱:
第一周 Introduction: course structure of adolescent psycholo
the definition of adolescence and emerging history of adolescent research
第二周 Major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 of adolescent develop
ethical concerns in research; adolescents in the
第三周 Biological development: pubertal development of hormon
brain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pube
the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f adolescent devel
heredity/environment interaction
@ 組員召募市集
第四周 國慶日遇例假日補假
第五周 Cognitive development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adole
第六周 Cognitive development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adol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theory of m
第七周 Cognitive development: psychometrics and disabilities
multiple intelligenc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第八周 Self understanding, self concept, self esteem, and se
emotional competence and social emotional learn
第九周 Midterm Examination 期中考
第十周 Identity crisis; Erikson's life, work and contributio
第十一周 Family relationship during adolescence; adolescents
第十二周 Peer relationship; technology and adolescents
第十三周 Achievement motivation
第十四周 Adolescent psychopathology, resiliency, depression
第十五周 Group Oral Report 分組報告嘉年華(上)
第十六周 開國紀念日(放假日)
第十七周 Group Oral Report 分組報告嘉年華(下)
第十八周 Final Examination 期末考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0.5顆扣在小組報告太重了,每周要花太多時間討論。
還有因為上課筆記有一點難抄,有時老師不會把她講的每個架構都寫
在黑板上。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J. W. Santrock (2019). Adolescence, 17th Ed. McGraw Hill.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用板書上課為主。上課老師時不時會請同學看課本。
三節課中間有一節討論課。
偶爾會有特別活動,但很少,印象中只有一次,兩兩一組練習案主為?
老師教學風格:
節奏快,要很專注不然會跟不上。上課內容很紮實,感覺得出來老師
對青少年很有熱忱,會被老師的熱忱感動。
老師很知道自己要講什麼,能夠在講到某個東西時拉入另外一個觀點,
例如各種心理學家的比較之類的。
對各種課程安排都很得當,例如第二節安排小組討論,不會讓大家連
聽兩節很累或是第三節才來上課。
但是小組討論太重了,雖然每周都有團體討論時間,但通常都會討論
不完,要另約時間。而且一個組只配一個心理系,對那位心理系同學
負擔可能會滿大的。
對外系同學(沒有心理學或統計相關背景)來說可能會有點吃力,
不過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小組分法採異質分組,基本上同系的一定會被拆散。
在加退選結束後會公布「分組限制」(如:「除了 XX 系之外,同系
不可同組」、「每組不可多於X人」、「教程每組限 X 人」……等)
先想到主題的就是組長,可以把主題po在討論看板上,
在組員招募市集時上台招募對主題有共同興趣的組員。
這學期是規定(以下來自青少年心理學課程說明)
1. 除了心理系所同學,同一個系所,不得同一組。
2. 每組人數不可少於8位,不可多於10位。
3. 社會系與社工系同學不得同組。
4. 同一組中的教程同學(不論課號)不可少於3人、不可多於4人。
5. 心理系大四以上各組只能有一個。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等第還沒出來,但應該是紮實分。
以下來自青少年心理學課程說明:
非心理系同學:期中及期末考各占 35%。期末分組研究報告占 30%。
其中 18%由老師評分決定,12% 由組內同學投票決定。
心理系同學(不論以任何課號註冊):期中及期末考各占 30%

期末分組研究占40%。
其中 28% 由老師評分決定,12%由組內同學投票決定。
還是會希望小組報告佔分能再多一點,畢竟花了一整個學期做。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期中及期末考考試內容包括上課教材及課本教材。期中及期末考考題
為中文。考試題型這學期有填充、簡答、問答、選擇、是非題。
期中期末難度都滿剛好的,
基本上都是考老師上課講過的,外系同學或文組背景不會太吃力。
也會有加分作業,但加分作業難度有點不一,通常都是看一部10-15分
鐘的指定影片寫300-500字的心得,
會加學期總成績0.5分,最多加4分。但有些加分作業要花太多時間,
影片長度會到40-50分鐘,卻也只加0.5分。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沒有很注重出席率,上課不會點名,不過中間那一節是小組討論,沒出現
會造成組員的困擾。
也沒有嚴禁遲到,遲到不要吵到老師就好,不過遲到會很容易跟不上
老師的進度,因為老師講很快。
如果是外系選修,有統計背景可能比較沒那麼吃力,但沒修過也還好
老師怕吵,上課會要求一點聲音都不能有,還說手機響的話她會翻臉
老師個性很認真,有時也滿幽默的,偶爾還會融入詩詞上課。
加簽習慣:開學前會先填一個表單,有填會優先給你簽,加簽順序會
以填答順序為標準。
教程大四以上同學在指定時間內有填表單的話一律給加簽。
不過這學期最後是全簽,堅持到第二周就會有很多人退選。
Ψ 總結
整體而言還是滿推薦大家修的,但是建議課少的時候修比較好,來之要
有心理準備會花很多時間在小組報告上。
整堂課修完會學到很多紮實的心理學知識。小組報告雖然很重,但也
能學習用研究的眼光關注青少年議題,
真的學到很多。課堂講授的部分老師條理分明、言之有物,
時不時還會有論文輔助說明,可以學到青少年各個面向的知識。
如果真的要說小小小的缺點,就是老師上課速度有點快(筆記要抄很快)。
作者: B01201026 (星空螢火蟲)   2021-01-22 20:38:00
推雷庚玲老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