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103-1 潘永寧 製造原理

作者: ndpe1220 (ndpe1220)   2015-01-28 18:09:15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3-1 三學分 三234 @新304
ψ 開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潘永寧 楊申語 (以往還有廖運炫老師,今年則無)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機械系 製造科技知識領域選修
機械所選修
δ 課程大概內容
潘永寧 部分(九週):
●連續製造製程
●單晶材料製造技術
●合金凝固理論
●半固態成形技術
楊申語 部分(九週):
●金屬成型之塑性力學分析
●塑膠加工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老師會提供投影片,合金凝固理論部分則會直接印講義給大家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潘老師以板書為主,偶爾要秀照片會輔以投影片
楊老師則是板書搭配投影片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紮實偏甜
紮實是因為這門課沒有教科書,以抄筆記為主,若沒有去上課又沒有借到筆記
考試應該會一個頭兩個大(後面會詳述)。甜則是筆記有抄、作業有做就不太可
能考差。由於沒有公布評分標準,以下的配分方式是從實驗室學長那邊聽到的
,不一定完全正確:
期中一*0.5 + (期中二*0.5 + 期末*0.45 + 作業*0.05 + 3 ) *0.5
簡單的說就是兩個老師的部分各占50%,潘老師的作業收了沒有改也沒有登記,
故不計分;楊老師的部分最後調了三分
原PO成績如下:
期中一(潘) 85
期中二(楊) 97
期末考(楊) 80
作業都有認真寫也都有交(應該是滿分),最後A+ (有小調分)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考試
潘老師的考試題型基本上就跟Exam板上的考古題一模一樣,在此不贅述;
楊老師的部分則是是非題(20%)、填充題(20%)、計算題(60%),配分比例是憑印象
,有錯應該也不會差太多
●作業
潘老師會在期中考前兩周各出大約3題左右的作業,在隔周上課收並利用課堂時間
講解。原PO認為這幾題作業並不好寫,交作業前兩天晚上都和同學討論很久才有
辦法寫出大致合理的答案。這幾題作業就會是期中考的計算題題目(應該只有改
數字),因此作業認真寫、老師講解認真聽,考試不成問題,故曰甜
楊老師的作業則是根據上課的內容隨興出。比如上到塑性力學時要我們證明
Poisson's Ratio為0.5;上到射出成形時則要我們計算老師帶來的射出件要達到
同步充填各流道所需符合的幾何關係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出席率
不點名、不計遲到
但是楊老師在12/31那堂課下課時有發白紙要我們寫整個年度自己最感恩的兩件
事(基督徒老師常有的行為XD),不知道算不算變相點名
●基礎
應該是不需要任何基礎,雖然楊老師塑性力學部分有用到一點跟材料力學很像的
東西,但我認為就算未修過材力仍能花少少幾小時自己補起來
●加簽
加簽部分不太清楚 原PO一階即選上
Ψ 總結
這部分本人先分別就兩位老師上課內容做評價,最後再做總結。
一、潘永寧老師
這門課的給星主要是在潘老師的部分。原PO認為老師上課邏輯清晰、步調不疾不徐
,且在每次上課的最後五分鐘左右都會重新再把當天的內容總結一次,因此對於製
造領域算是比大二工材、製造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考試的部分名詞解釋盡量以老師
上課所定義的來寫比較好,原PO為了更了解某部分內容而上網查資料,考試的時候
寫的答案較為廣義,反而被老師扣分。
二、楊申語老師
楊老師的部分是原PO認為問題比較大的。首先,楊的講課明顯不如潘老師來的有條
理,常常都是看了投影片內容才開始講。再來,推導公式時基本假設、理論基礎都
未仔細解釋,導致公式表面上看起來合理,實則處處充滿疑問。其投影片內容過於
簡化,私以為並不具可讀性、又沒有課本念,因此被迫要在網路上想辦法解決問題
。這樣一來,上課變得沒有效率,只是去教室抄一些投影片沒有、老師可能會考的
內容,學習效果極為不佳。最後是考試:原PO認為製造類的知識極不適合考是非題
,且其他題目諸多地方語意不清,感覺很像在玩文字遊戲。這讓我期末的時候很困
擾,且老師原本是十點要到教室解釋題目,結果來了之後看到教室有外籍生,就把
他帶出去解釋題目給他聽(考卷為中文),解釋完之後就走了Orz...寄信給老師說能
不能約時間看期末考卷,也完全沒有回,雖然最後成績有被調到A+,但是整個過程
真的讓人很不愉快。
三、總結
這是一門大學部、碩博生各半的課,整體來說仍算有所收穫,潘老師的部分確實很
不錯;但楊的部分知識密度不足,考試方式也讓原PO覺得很沮喪。原PO本來有在考
慮念製造組,上了這門課之後發現我對這塊似乎沒有興趣XD
因此,大三大四想稍微多了解製造領域或想補製造領域選修可以來修;想「深入」
探討製造在幹嘛的則相對不建議。
作者: b01502092 (五嗚嗚嗚)   2015-01-28 18:24:00
push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