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 103-1 李明璁 社會學丁 期中考

作者: alice910153 ( )   2015-02-03 12:49:48
課程名稱︰社會學丁
課程性質︰政治政論二、人類必修;圖資三選二必修;兼A5通識
課程教師︰李明璁
開課學院:社科院
開課系所︰社會系
考試日期(年月日)︰2014.11.14 ~ 2014.11.18 中午12點 (take-home exam)
考試時限(分鐘): 約三天半
試題 :
*注意事項:
1. 請從以下五個題組,自選四個題組作答,每題占25%。
2. 每個題組的回答字數上限為1000字,請勿超過。若有參考資料,請以附錄形式呈現。
(附錄不列入字數上限計算)
3. 若有任何文句引用(含網路文章),請務必加註出處;未加註而剪貼抄襲者,以零分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組(一)
假如你是位電視主持人,主持史上最「高話質」的政論節目,邀請來賓是代表三種不同認
識論傳統的社會學家(分別是「實證」、「實踐」、「詮釋」),今天你們要分別討論以
下兩個議題:
(1) 台灣年輕人的結婚率與生育率皆偏低,於是有人批評:「因為他們過於個人主義且
追求享樂,不願承擔家庭責任和養兒育女之苦。」
(2) 台灣年輕人的失業率與轉職率皆偏高,於是有人批評:「因為他們過於挑剔工作且
抗壓性低,不能遵從職場倫理也無法安定就業。」
請你預先設想三位來賓的發言腳本,說明他們可能會以何種角度和論點切入進行討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組(二)
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與親密伴侶關係相關的儀式很多:比如告白或分手、各種紀念日、
特定「節慶」(如西方的 Valentine’s Day、日本的白色情人節、台灣的七夕)、求婚
結婚或離婚,等等。無論你是否有過、正在或從未經歷這些儀式,至少都曾從新聞、小
說、漫畫、影視、歌曲中(有的真實報導、有的虛構敘事),看或聽過上述儀式的樣貌。
在此請你回想個人經歷或從各類文本的閱聽記憶,舉例討論以下兩個子題:
1. 請以「exchange」概念中的「等值 vs.禮物」,討論親密伴侶間不同關係或不同階段
的各種互動或溝通模式。
2. 請以「rites of passage」的概念,討論各種儀式對於親密伴侶的生命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組(三)
從2014年3月18日民眾(包括學生與公民團體等)佔領臺灣國會議場開始的一系列事件,被
大眾媒體命名為「太陽花學運」。請自行上網搜尋相關資料,並嘗試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 「太陽花」和「學運」這兩個語詞分別代表著什麼樣的符號象徵意義?
2. 以此作為命名(naming)的社會條件和大眾認知基礎為何?
3. 這個命名如何框架(framing)整個事件的發展?並對這個運動造成什麼樣的優勢和限
 制?
4. 如果不採取這樣的符號指稱,你覺得還可以有哪種命名方式?為什麼?並請評估其效
 應。
題組(四)
請先閱讀以下兩個真實故事情境(人物均為化名):
(1)
  週日彌撒後,我跟幾位菲律賓移工朋友到一家美式速食餐廳吃午餐……我留意到Molly
帶了一個裝著衣服的袋子,隨口笑她一大早就忙著逛街購物。她搖頭,有點難為情的解
釋:「不,這些是我回家時要換的衣服。我在外面時,想要看起來聰明、時髦。」Molly
輕撫著身上穿的象牙色絲質襯衫:「穿著這樣的衣服,我看起來像個企業經理
(business manager)。」她指著袋子繼續說:「這些衣服,我在市場買的,只要台幣
100塊!穿著它們我就變回『管家經理』(house manager)。」爽朗的幾聲大笑後,她的
上揚嘴角化為苦澀的自嘲:「所以我回家前要換衣服、卸妝、把迷你裙換掉。我在家裡像
個完全不同的人。你知道的,就像灰姑娘一樣!」
(2)
   某個週日,Molly 的雇主很早就出門了,因此她沒有帶衣服出來換,直接穿戴她的週
日打扮(穿洋裝、化妝、還挑染了幾撮紫髮),大剌剌地走出雇主的公寓。她在電梯裡遇
到鄰居,他驚訝地對 Molly 上下打量。之後,整棟樓的鄰居都在傳述這項八卦,他們告訴
Molly 的雇主:「Molly 出門時像個電影明星!她身上還擦香水!」女僱主難以置信,還
要求大樓警衛把電梯監視器拍攝的錄影帶找出來。
請你運用Erving Goffman的前 / 後台(front/back stage)、小道具(props)、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等概念,分析以下三個子題:
1. 為什麼Molly會有這樣的行為?她的目的是什麼?這些行動策略的背後有什麼社會意涵?
2. 為什麼Molly的雇主與鄰居會有那些反應?你會如何詮釋該情境所代表的意義?
3. 對Molly來說,她的「週日打扮」代表什麼?而由此案例引申,請說明身份管理與自我
表演,如何影響到個人的自我認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組(五)
再過兩個星期,台灣即將舉行九合一大選,其中尤以六都 (台北、新北、桃園、台中、
台南、高雄)市長選舉備受矚目。請你自行選定任何一位六都市長候選人(不限黨派),
透過維基百科(Wikipedia)或 Google 搜尋其小傳、並閱讀其生平事略,然後回答以下兩
個子題:
1. 請以不同階段、不同種類的「socialization」概念,對該位候選人的小傳記進行一個
具有「社會學想像」的註解和詮釋。
2. 這位候選人的生命歷程,可能與你父母或某位重要長輩的生命歷程有所異同,請試著
分析這些相異、相同點背後的社會條件。
(特別提醒:你所選定作為分析的案例對象,不一定代表你的政治選擇,也請毋需顧慮或
揣測老師及助教的態度意向。本題評分標準為「社會化」概念運用與個人傳記的「社會學
想像」分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