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資訊] 用母語的方式學日文?

作者: Konbanwani (晚上好鱷)   2014-06-18 11:25:07
大家討論自然學習,這是我寫的一篇文章,可以參考一下。
語言習得與語言學習
討論"如何會說多國語言"之前,必須先離清一個概念,那就是語言學習和語言習得是不同
的。一般傳統的語言學習法是了解規則(文法/拼字/發音),練習然後實戰,這就作語言學
習,這種有意識的學習跟學數學或是物理是類似的事情。這種學習,對小朋友來說是不可
能的,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去處理複雜的計算(例:英文 if 條件句變化和各種意
思),但一個在英語環境出生長大的小朋友,一定會正確使用條件句,那麼,這是怎麼做
到的?
  這是因為人天生下來就有一種"語言習得"的潛能,只要這個潛能被激發(環境),就算
沒有有意識地去學習"if 條件句"的文法,你會在不知不覺中知到什麼時候要用那一種條
件句,當你被問"為什麼"的時候,你會說"不知道"。
一般的"語言學習"是一種知識性的學習,念了很多書做了很多練習,學到"文法知識",但
這個文法知識跟實際大腦處理語言的能力並沒有直接關係,用這種方式學語言,就像學算
數學然後一直有意識地去跑算式然後輸出,非常困難而且事半功倍,一個語言就讓人徒呼
負負,更何況多國語言,於是大家有了"會說很多種語言的人一定很聰明"這種想法,其實
並不一定是如此。語言學家把這種有意識學習的"文法知識"命名為"metalinguistic
knowledge"。
  而"語言習得"就像騎腳踏車一樣,你可能花很久時間都騎不上去,突然有一天你就騎
上去了,但要你解釋怎麼騎的,你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這時候,可能有人會跳出來說:"人過了x歲就沒辦法語言習得,一定要學文法"。關餘
這點,我不想做太多學術或非學術爭論,我只想說,這種說法就跟"人過了x歲就沒辦法學
騎腳踏車,一定要先學會物理跟運動力學"一樣荒謬。 
人們之所以會有"大人一定要學文法"這種既定觀念,是因為大人從來不去嘗試"語言習得"
。一個小孩子聽大人在對話,他沒有辦法因為聽不懂(甚至他根本覺得聽不懂不會怎樣)
就選擇不聽或是逃走,聽久了就慢慢學會了。但如果叫一個大人一直去聽一個他聽不懂的
語言,一般人大概5分鐘就想逃走,也就沒辦法學會了。大人和小孩真正的差距不是"能力
",而是這種能不能坐下來聽的"態度"。當你願意坐下來聽,"語言習得"就正在發生。我
在2012年的暑假到厄瓜多爾去"習得"也"學習"一種叫作"Quichua"的語言,跟當地的原住
民在一起生活了2個月。去厄瓜多之前我完全沒有學過Quichua,而且這種特殊的Quichua
也沒有太窩參考資料讓你"學習(鑽研文法)",我就是從0開始,每天混入人群中,去亂聽
亂說亂講,很快就能夠簡單對話,兩個月後一般對話都無礙也能流利溝通,跟我同行的其
他37位美國學生,上了很多課(我因為學太快,第二堂課就被老師"逐出師門",叫我不用
來上課用自己的方法學),但他們兩個月後連打招呼都有困難。我能夠流利地進行一般對
話,並不是因為我有過人長才,完全只是因為我可以把聽不懂當成很自然地一件事,被人
笑或是犯錯也不以為意,跟當地住民接觸久了就自然而然學會了quichua。至於兩者之間
的交互作用和能學多好,或是能不能像母語一樣,就是另一個複雜的問題了。
  了解了"語言學習"和"語言習得"的差別之後,我們就可以來討論各種關於"語言能力"
的理論和研究,而不是"學習語言知識(文法)"的理論和研究。這些"語言能力"的研究顯示
,會說多種語言並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能力,而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一件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