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IC活動] AIC2016年論壇-NEXT想向下一個世代

作者: ytyt5239 (ytyt)   2016-02-25 14:55:24
活動報名網址
http://www.accupass.com/event/register/1602180800235266311320
美國創新中心由美國在台協會與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共同合辦經營,針對「創新、創業、數位化、文化和設計」四大主軸不斷努力推動,2016年已邁入第3年,為因應創新創業及iOT互聯網趨勢,將辦理「AIC 2016年論壇-NEXT想向下一個世代」活動。將帶大家探討從你沒想過之大數據應用,使你認識不一樣的創新思維,一同探討自造者的趨勢及未來,並帶你想像創新與玩樂的VR虛擬實境LIVE、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等有趣的內容,在此邀請大家一同來激盪下一個世代的奇蹟。
活動時間:2016/03/03 9:00-16:00
活動進場時間:8:30-9:00(座位有限請務必提早入場)
活動流程:
08:30-09:00 報到
09:00-09:10 開幕
09:10-10:00 大數據不是大就好/周旺暾/台灣微軟雲端事業發展副總經理
10:00-10:50 創新是種態度:雲端創新與創業思考/翟本喬/和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總經理
10:50-11:00 休息
11:00-11:10 自造者運動的未來/洪堯泰TED/Fablab Taipei創辦人
11:10-11:20 創新玩樂/James Allen Chen/Strawbees台灣區負責人
11:20-11:30 Live VR 如何翻玩現實/鄭卜元/Funique VR studio營運長
11:30-12:00 沙龍座談Panel Discussion
12:00-16:30 中午休息用餐
13:30-14:20 搶在創新之前扎根:跨領域人才的培育/詹魁元,劉建成/台大創新設計學院(D-School)
14:20-15:10 次世代人工智能機器人/劉智雄/IBM資深軟體工程師
15:10-15:40 沙龍座談Panel Discussion
16:00 散場
活動內容:
大數據不是大就好:
講者:周旺暾/台灣微軟雲端事業發展副總經理:
大數據最近成為一個流行的科技名詞, 但不少人只從字面上去解釋大數據, 以為數據量就是要大才好, 沉迷在 TB, PB, ZB 等數量級的規模。然而, 科技的演進是用來更有效的解決問題、更生活化的應用,讓我們用一新的角度一起談談我們應該怎麼樣面對”大數據”世界。
創新是種態度:雲端創新與創業思考:
講者:翟本喬/和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總經理
羨慕一些有名高科技公司Apple 或 Google的創新能力。這些公司的領導人和工程師們是如何不斷地提出新的想法和製造出新的產品呢?時常受限於環境、習慣、隱含假設和制式化的思考,在很多事情上都忽略了「為什麼不可以?(Why Not)」。本次分享將幫助你認識創新是一種態度,而不是一種制度,全盤性的思考且不害怕失敗,突破你自己築起的框架。
自造者運動的未來:
講者:洪堯泰TED/Fablab Taipei創辦人
這幾年在世界各地風起雲湧的Maker Movement 也發展了一段時間,下一步又會何去何從?對這個世界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創新玩樂:
講者:James Allen Chen/Strawbees台灣區負責人
2014年最佳兒童產品設計之一Strawbees,簡單的塑膠片利用隨手可得的吸管、以及你的創意,就能把吸管變成恐龍、皮包等;將Strawbees產品帶進台灣的James Chen,從小在美國出生、長大的他的目標就是希望改變台灣的教育思維,他是如何刺激孩子天馬行空思考,找回動手打造東西的樂趣,再次帶回創新是一種享受,一種遊戲,強調手、心與腦怎麼想,三者合一的教育思維,使你的創造再次有感覺。
Live VR 如何翻玩現實:
講者:鄭卜元/Funique VR studio營運長
透過VR Live Stream做實境運動訓練應用,不論是化身為選手,體驗對戰快感,或是搖身變成運動明星,現場將帶大家體驗他們締造傳奇,宛如遊戲般的精彩瞬間,甚至有隨身教練,給予專門的訓練菜單,在VR實境秀中,來同步參與現實世界。
搶在創新之前扎根-跨領域人才的培育:
講者:詹魁元、劉建成/台大創新設計學院(D-School)
新創、創新已逐漸成為朗朗上口的方便詞彙,越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我們越應該往源頭理出一個頭緒,創新的發生與創業團隊的集成,都要有因應變局而演化的人才養成機制,繞過翻轉、跳脫框架,我們要把教育看實了,將"等待未來的人才"用心拉拔成-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次世代人工智能機器人:
講者:劉智雄/IBM資深軟體工程師
不斷演進的機器學習演算法以及捬拾即是的人工智慧 API, 新一代的機器人不管在外形上或是功能上都是日新月異。Watson人工智慧以及感知運算平台,使「數位」及「大數據分析」不是終點, 而是全新認知商務時代的基礎;透過開源計畫快速建新感知機器人的雛型。
課程地點:松山文創園區-2樓創意劇場(請由[不只是圖書館]前樓梯前往2樓)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2樓]
提醒:座位有限,請提早進場,如遇已報名需取消情形,請來電本中心02-2745-8199 轉678,務必提前於3天前取消(如無取消者將列入黑名單,超過三次不予報名參與AIC之課程)。
guests
活動嘉賓
周旺暾
副總經理
微軟雲端事業發展
周旺暾
1997 年與同學合作成立蕃薯藤數位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加入台灣微軟,協助台灣的獨立軟體開發商(ISV)技術升級;2008年在台灣設立微軟創新中心,引進微軟總部研發中心的開發人才, 2011年接任台灣微軟伺服器平台事業部,推動微軟內部與合作夥伴轉型成雲端優先的商業模式。2014年轉任微軟大中華區雲端事業發展副總經理,專注於微軟兩岸三地雲端新興事業與物聯網策略。
相關連結
翟本喬
創辦人暨總經理
和沛科技
翟本喬
曾赴美深造,擔任過貝爾實驗室研究員、多項獨立專案顧問、Google資深工程師,之後加入台達電子創立雲端技術中心,2013年帶領資訊業界菁英走上創業之路,成立「和沛科技」,目前為備受期待的雲端公司。翟博士同時積極投入國內創新與創業生態圏之建立,對創新創業園區之設置及輔導機制皆多有建言。
相關連結
洪堯泰
創辦人
Fablab Taipei
洪堯泰
建築背景出身,曾任職於媒體、建築、家具產業、旅居美國十年,回到台灣來創立了台灣第一家 Fab Lab。對於所有新事物充滿好奇心,對未來有極大的熱情,是個夢想家也是個實踐者。希望散播實作、分享、學習的 Fab Lab 精神讓台灣以及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相關連結
James Chen
台灣區負責人
Strawbee
James Chen
將Strawbees產品帶進台灣的James Chen,當時是位26歲的美語補習班老師,在美國念心理學、創業、教育的他,因為要承接家中的美語補習班而回到台灣,從小在美國出生、長大的他認為,在美國的高中、大學主要的教學理念其實是教導EQ,而且強調手怎麼做、心與腦怎麼想,三者合一的教育思維,但回到台灣後,發現台灣教育卻是以「背誦」為導向,但James直言,「創造東西要有感覺,台灣學生不是開心地念書,就不可能創造東西」。
相關連結
鄭卜元
營運長
FUnique VR Studio
鄭卜元
秉持多年的傳統廣告製作經驗,替VR這個全新的影像領域,規劃適合的製作流程,再從廣告人的角度,跳脫VR影像的思維,延伸出更新型態的應用。
相關連結
劉建成
台大創新設計學院
劉建成
畢業於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大學期間不務正業,投入台大不一樣思考社後開啟設計思考人生,夢想運用設計思考改變世界的同時,在11個月的服役期間第一次體會到「當時太傻太天真」的現實面。退伍後,帶著萬念俱灰的心情打算接受這個社會更殘酷的洗禮,經過一段茫然的求職期,在未來產房(Maker Space)找到第一份專案工作。打造一台行動自造車。
專案完成後,適逢台大創新設計學院成立,毛遂自薦,現以課程規劃、教練培力、專案管理和對外合作為工作核心,相信跨域合作能夠改變管理典範,而設計思考將推動大公司的板塊,藉由一點一滴的實踐累積能量,逐漸改變人才管理及組織架構的舊思維,至於新長出來的東西是什麼?想邀請大家一起想像! 曾協助HTC、台創、禾伸堂、泰山集團、趨勢科技以及蔚華科技等公司規劃並執行設計思考專案或培訓計畫。
相關連結
詹魁元
台大創新設計學院
詹魁元
現任教於台大機械系設計組,主要研究與教學均著重於產品設計與可靠度分析。曾於成功大學機械系,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密西根大學車輛研究中心及台灣紡織綜合研究所等單位服務。台大創新設計學院(D-School)教學組長,台大機械系創新設計實作中心副主任,負責創新設計與動手實作相關教學的規劃與執行。
相關連結
劉智雄
資深軟體工程師
IBM
劉智雄
十年軟體開發經驗,專研Appliance開發以及Bluemix平台. 目前已發表28件軟體專利。與一群熱愛機器人的夥伴們發起Humix Open Source 專案,期望讓人人可以輕鬆打造屬於自己的感知機器人。
相關連結
anchor-ticket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