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hauima (萬佛朝宗-練英文筆跡)》之銘言:
: 7PMinBrooklyn 甜瓜Podcast
: https://reurl.cc/x3ONy5
: “You knew Melo and Bron those dudes was gonna be tough and honestly, I mean,
: no shade to anybody but I thought he should have won rookie of the year. Cause
: you took your team to the playoffs. Y'all win 50 games, are you on 45? ”
: “46, bro they won 17 games a year before I got there. ”
: “That is tremendous accomplishment for a rookie to come in, have that spotlig
: ht on him like that and to get slighted on rookie of the years, I ain't like t
: hat at all.
: I knew it was gonna be tough because right away you seen the physicality on th
: e offensive end. Typically young guys come in and they try to ease, this mothe
: rfucker was like a bruising. You had to withstand that for 40 minutes of hell.
: I admired that young core coming in and being who they were at that time beca
: use you talk about Kobe, AI, myself and Vince, like now we got some young ener
: gy coming in this motherfucker that's confident, aggressive and got game.”
: 「你那時就知道,Melo跟Bron這些傢伙一定會很猛,說真的,我不是在貶低其他人,但我
: 覺得他(Melo)才應該拿新人王。因為你Melo帶隊打進季後賽啊。你們那年贏了50場?還
: 是45?」
: 「46場啦,兄弟,他們在我來之前一年才贏17場而已。」
: 「對一個新人來說,這實在是太了不起了。他剛進聯盟就背負那麼多關注,然後竟然還被
: 新人王忽略,我真的超不爽那件事。
其實甜瓜沒拿新人王這件事情,個人認為是形象問題居多。
跟他從小與巴爾的摩街頭黑幫之間的牽扯或許多少有點關係。
NBA十分在意球員形象,如果球員跟黑幫有所聯繫,
你就很難成為被聯盟捧的對象,特別是新秀,
有時候會不會捧就只差一個獎項肯定,特別是後喬丹時代,
聯盟一直不斷在找尋下一個接班人,
有的受傷有的打不出來,有的捲進醜聞,
聯盟也急需一個話題轉移焦點。
LBJ當時是高中生天選之子,準備進來接班,
甜瓜則是大一新生就帶雪城拿下NCAA冠軍後馬上進軍NBA,
兩人在當時就備受球迷矚目,
有點類似MAGIC跟大鳥的味道。
而進聯盟後,兩人在角逐新人王路上,
LBJ跟甜瓜都把東西區每個月的最佳新人獎都拿到手,
甜瓜還帶金塊進了季後賽,但是最後新人王卻給了沒進季後賽的LBJ
而非戰績進步最多又有季後賽打的甜瓜,
甜瓜也成為第一位包辦單月最佳新人卻沒有ROY的球員。
其實如果是比照KIDD跟HILL當時的狀況,
是可以搞成DUAL ROY的,雙新人王,東西瑜亮,
但聯盟並沒有這樣做。
所以我想主要是甜瓜相對複雜的社會背景讓聯盟忌憚,
怕真的有甚麼不好的事情發生,於是選了LBJ當新人王。
https://www.espn.com/espnmag/story?id=3686138
2004年底,甜瓜被爆出過去跟黑幫影片有牽扯後
有失去一些代言機會,但是他還是保持初衷做自己,
選擇不跟故鄉的"老朋友"劃清界線,最後也得到不少肯定。
原文段落翻譯
他剛剛替 Nickelodeon 的兒童節目《Ned's Declassified School Survival Guide》錄
完一段輕鬆訪談,臉上雖然還帶著稚氣與淡淡皺紋,卻透著明顯的挫折與決心。
「你知道我幫助過多少人嗎?」他問。
他的行銷團隊立刻回應:捐助卡崔娜風災 10 萬美元、
在丹佛為家庭服務募款、感恩節與聖誕節為巴爾的摩家鄉捐送餐點、
幫坐輪椅的青少年買車、出版兒童書。
「我真的幫過很多人。」Anthony 再次強調,
「但人們只看到報紙標題:『Melo 是黑幫、Melo 是流氓。』
錯了,Melo 是好人。」他吸了一口氣,「我有使命。」
這一切,都與他未來墓碑上的話有關。
他說:「等我走的時候,我希望人們會說:『他為所有人做了很多事。』」
這包括終身監禁的陌生人。他最新的計劃是製作一部紀錄片《Prison Ball》,
不僅自掏腰包六位數資金,還親自旁白。這部陰鬱的影片描述數位入獄籃球員,
探討都市社區的失序與系統問題,同時也質疑將販毒小嘍囉判以重刑的意義。
「美國在毒品戰爭上花了超過 9,000 億美元,」畫面上的全螢幕字幕寫道,
「但毒品現在仍然到處可得。」Anthony 知道自己又會因此被罵。
毒品政策是個敏感話題,而他本人也是靶子。
2004 年 10 月,他在丹佛機場準備搭乘球隊班機時,保全在他的背包裡找
到一小包大麻。
雖然後來朋友出面承認那是他的,Anthony 並不知情,指控最後被撤銷。
但這事件發生在他因為抱怨在奧運隊上場時間過少而首次見報的兩個月後。
之後又有他在紐約夜店為 MTV 主持人女友 LaLa Vasquez 打架護航的新聞,
還有三名男子以該次衝突錄影帶勒索他 300 萬美元。
這一連串醜聞,在 2004 年 12 月《Stop Snitching》的爆紅後都成為背景。
這支地下 DVD 勸阻毒販在落網後不要指控他人以減刑。
Anthony 雖然只在片中背景出現幾幕,沒發言、沒鼓吹販毒,也未鼓吹暴力,
但主流輿論仍認定這足以定罪。
他解釋說:「Stop snitching 是社區中『停止暴力』的隱喻。」
NBA 球星的兩大原型:其一如 Michael Jordan,企業形象、遠離社會議題、
穿著西裝打破銷售紀錄;其二如 Allen Iverson,全身刺青、街頭氣息濃厚,
難以突破都會圈。
Anthony 原本被認為正往第二類型靠攏,
這讓親自挑選他代言 Brand Jordan 的 MJ 打來緊急電話。
當時新聞畫面播出 Anthony 戴紅帽、站在人行道上、對鏡頭笑得有些不安,
身旁一人正在暗示「舉報者應該被爆頭」。
Jordan 對他說:「你要回到正軌。」Anthony 並沒料到事情會鬧這麼大。
數週內無人聯繫得上他,連經紀人也只能留語音信箱,
懇求他出面救火。多個代言被撤下,體育媒體稱他與 LeBron 走上兩條不同的道路,
場上場下皆是。
Melo 狀態下滑,連 2005 年丹佛主場的全明星賽都沒入選,羞辱加倍。
他在左前臂刺了新刺青:「草割乾淨,蛇就現形」。
不久後,他也決定重新出發。「我能躲多久呢?」他說。
他投入社區工作,全明星週末不但沒鬱鬱寡歡,還自費辦派對、
買票請 200 名孩童參加 NBA 活動。丹佛市民給他的回應,讓他重新振作,
下半季表現突出,帶領金塊連兩年打進季後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