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總監高層解釋 HTC One M9,M9+與E9+的不同

作者: Lsamia (samia)   2015-04-09 21:42:49
內文很長,所以心得打在前頭
雖然說應答的文字很長,不過主要差異就是為繞在兩點,
就是歐美區域比較熱愛好握的機種,而中國比較喜好大螢幕機種,
但是0.2"的差距真的算是有明顯的螢幕大小不同嗎?
不過從尺寸來看,是看得出來明顯M9+比M9還要長很多?
M9 :144.6 x 69.7 x 9.6mm  M9+ :150.9 x 71.9 x 9.6mm
另外在指紋辨識與Home鍵整合的回答有些迂迴,
一般應該是想問都佔空間弄了實體鍵,幹嘛三神器們還在螢幕佔一排吧
============================================================================
http://www.eprice.com.tw/mobile/talk/4542/4936204/1/
註:以上訪問,由 HTC 中國大陸以新聞稿方式提供,
ePrice 原文刊登(修正段落與大陸用語)。
記者:你們為什麼沒將 M8 的雙相機用在 M9 上,而是用在 M9+上了?
張斌:一方面在中國市場發表 M8 的時候,大家對雙鏡頭蠻喜歡的,很多消費者都喜歡這
個功能,我們希望把這個帶給中國的消費者。另一方面為什麼 M9 本身沒有?我們實際設
計手機時也有考慮的方向,在中國市場其實大家更加喜歡大螢幕的手機,而在歐美市場大
家喜歡的是稍微比較合手的手機形狀,所以 M9 設計時我們考慮最重要的方向是做到相對
體積小一點,更加適合手握一點,所以這也是我們設計時做了取捨,就是在保持所謂嬌小
玲瓏和雙鏡頭做了取捨;因此我們就拿掉了雙鏡頭,把體積做得更小更窄。在 M9+ 上我
們決定用大螢幕,相對來講空間比較多,而且消費者比較喜歡這個功能,所以這是兩方面
的原因。
記者:那 M9+ 還會有非中國區的市場嗎?
張斌:M9+ 在中國市場是首推,但是一定也會有其他市場對這樣手機感興趣,我們也會在
那邊發表。 M9 本身我們主打歐美市場,M9+ 更加針對中國市場,或者是更喜歡大螢幕的
市場。
記者:我想問 M9+ 指紋識別的細節,是按壓式的嗎?
張斌:不,不需要壓下去,一碰就能感覺到。
記者:解鎖時需要點亮螢幕嗎?
張斌:不需要,螢幕關閉情況下可以。
記者:它為什麼沒有和 home 鍵整合起來?
張斌:其實是整合在一起的,手指一按立即解鎖。如果沒有設好的話就有這個問題,只是
摸一下是不需要壓下去的動作的。
記者:M9 機器在中國市場有發售嗎? M9、M9+ 的售價和正式發售的時間有什麼不一樣?
張斌:現在 M9+ 在這個月就會上市,那 M9 會不會在中國上市?我們還看消費者的需求
。我覺得最後還是消費者需求的問題,對我們來說把 M9 拿到中國賣沒有什麼問題,如果
市場有需求的話我們會考慮這一點。
記者:蘋果或者三星會在高階機種上加入指紋辨識,而 M9 上沒有,這是怎麼想的?
張斌:這是設計取捨的問題,我們希望 M9 本身是更注重歐美市場,需要做得相對小,
M9 比 M8 更小更窄,但是我們還有很多功能要放,所以如果把指紋加進去就會造成設計
更長一點,我們其實也很掙扎,因為本身技術已經在那了,要做進去並不難,但是最後還
是設計的考慮,歐美人喜歡把它放在口袋的感覺,所以還是相對短一點比較好,所以還是
回到取捨的問題。我覺得設計方面永遠都有取捨問題,因為本身這些技術和功能我們都可
以做,怎麼選哪些東西放進去,我們內部很掙扎這一點,最後我們還是決定做這個取捨,
所以歐美市場沒有放進去。
記者:3 月份的時候,三星發表了有指紋辨識的 S6,
如果那時候 HTC 有指紋辨識機種可能就不會落後,
現在一個月之後才發表帶有指紋辨識功能的手機,
消費者會不會覺得不太重視他們?
張斌:一個月其實不可能做任何變化,手機設計通常是 9—12 個月,所以這個其實沒有
任何關係。其實當時在巴塞隆納發表會的時候,我也跟很多人在聊,大家對三星和對我們
的看法等等,當然 S6 也有它的優點,其實很多朋友都跟我們講,其實 M9 本身也有自己
很強的優點。我覺得最終來講,如果我列一張表的話,一定是它這裡稍微好一點,我這裡
稍微好一點。
我覺得最終變得也意義不大。消費者自己會做一個選擇吧。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是告訴消費
者你在選什麼東西,這裡有什麼東西,有什麼優點缺點,您覺得哪個更適合你,我覺得這
才是比較好的方式,因為最終來講不管哪款產品都可以說我比蘋果好的十大原因,或者我
比三星好的十大原因,沒有什麼意義。我自己也好,媒體也好,就是很坦白的告訴大家我
有這些優點,別人可能有其他優點,您覺得作為消費者你想要什麼。
記者:從 M7 到 M8 到 M9 到 M9+,為什麼一直採用相似的家族式外觀,
因為對於很多用戶來說更需要改變,因為一成不變的話,
即使買了新手機,別人看來還是用的之前的手機,
可能會給用戶造成一些困擾。
張斌:我可以理解您為什麼這麼說,這個問題不是第一次聽到。 M7 到 M8 變化蠻大,
M8 到 M9 也有相當大的細節變化,其實變個形狀也不難,為什麼沒有變呢?打比方看保
時捷這種車,50、60 年的經典設計到現在外觀還很相似,但是每一代都有比較細節方面
的改變,你知道的話就能一眼看出來是哪一代,不知道就是一樣的感覺。
我們這方面也是做一點工作,想盡量幫消費者區分一下,有幾點蠻明顯,M8 我們主打顏
色是完全不一樣,那是比較暗的鎢絲晶,在 M8 上就完全沒有金屬邊的設計。如果大家對
這個手機不了解的情況下,會覺得這個好像有點像,但是兩個手機放在一起大家會看出非
常明顯不一樣,所以設計上還是很大的改變。
事實上我們更想告訴消費者的是,M8 的時候我們專注於一體的機身,讓手感怎麼做得更
好。而 M9 和 M9+ 是專注於 M8 已經做得這麼好,大家已經公認這是最好看的手機了,
我們再想怎麼再上一步。我們在考慮,怎麼真正給主流的手機一種奢侈品的感覺,就是比
較奢華的感覺,比如奢華手錶、珠寶,都是採用非常類似的設計,用雙色的金屬,不同材
質,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它不一樣的地方就在細節,如果你看不出這些細節的話也不會了解它的好處,就像買奢侈
品一樣,如果你??不知道它的設計、工藝、細節不會欣賞它。我們把它做到這個等級之後
我們希望我們消費者可以欣賞它,當然也需要花時間教育消費者,告訴消費者,這也是我
們欠缺的地方,因為 HTC 給大家感覺就是低著頭努力幹活,不知道怎麼告訴人家的感覺

做東西是非常艱辛的歷程,為什麼呢?首先,這個蠶絲紋(編按:髮絲紋)的設計,很少
手機有金屬蠶絲紋,為什麼?因為蠶絲紋的這種金屬的完成中最難的一種,為什麼?因為
蠶絲紋不能掩蓋任何瑕疵,這樣一來,你對工藝要求就非常高,那你看到很多做金屬的,
最後的完成用霧面,就是在上面噴一層金屬,就有種蓋漆的感覺,而蠶絲紋不允許有這點

另外,大家可能沒有真正意識到,它的雙色金屬的設計,如果我不告訴你,你可能以為就
是一個金屬塗兩層漆的意思而已。但是這件事情不是這樣的,當你做完背面蠶絲紋、硬化
、所有的保護層做好之後,旁邊是上不了色的,因為整個金屬外部的結構已經變了,所以
你要要重新把邊上全部切開,重複所有在背面做的工程,再重複一次,所以為什麼有 70
多道工程,是因為有很多步驟需要重做。
記者:目前的三種顏色:灰色、銀色、金色,只有銀色採用雙色是嗎?
張斌:對,為什麼銀色會產生雙色呢?是因為銀加金的配色非常好看,我們試過其他顏色
,如果你去我們設計中心,堆滿了上百個顏色,我們在當中選,最後還是選擇了這款,所
以還是根據材質。我覺得設計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能簡單一個設計套用,要根據不同材質、
不同顏色、不同效果然後再去選擇,至少從設計角度來講是最好的,當然消費者有不同看
法,但是我們是盡力做到最棒的效果帶給消費者。
記者:方便透露一下 E9+ 和 M9+ 定價和上市日期嗎?
   或者不方便具體價格,說一個價位?
張斌:因為我畢竟做產品的不是做銷售的,所以我覺得價格方面我讓銷售團隊跟你們分享
比較好。我覺得 M9+ 一定是旗艦機的水準,一定是定位在大品牌旗艦機的標準。 E9+,
我們是把旗艦機的規格帶給一個稍微不一樣的用戶群,我們講到 M9+ 是比較奢華,當然
定價方面也跟它匹配,E9+ 我們希望是比較優雅的定位,那就代表不一定是非常貴的機子
,應該是中高階的手機,當然是我們 HTC 的中高階。
記者:關於 China Sense 新介面,之前 HTC 一直堅持 HTC Sense,
可以說是堅持 HTC 自己的風格。但是看發表會的時候,
目前的 China Sense 越來越感到它向本土化的很多東西靠攏,
想問一下 HTC 會在今後的軟體方面的策略堅持走自己還是說一直靠向本土化發展,
還是說取兩者中間?
張斌:首先 China Sense 是基於我們 Sense 7,我們已經在全球發表這麼多版本,已經
有很多經驗和非常優化的體驗積累起來,這是全球化的智慧手機的體驗,我們不會放棄,
因為 China Sense 是基於 Sense 7 的體驗做了一些針對中國市場的改善。
記者:只是中國市場才會有?
張斌:對。為什麼去做 China Sense 呢?我們堅持的東西並沒有變,因為堅持東西並不
是講我們就堅持外表,而是要堅持內在,有個精神在。真正看一下 Sense 的歷史,為什
麼當時做 S??ense?就是因為我們覺得第一版 Windows 手機和第一把安卓手機不能用,
所以 Sense 就是為了用戶而生的。
我們每一代 Sense 都有很多變化,比如當大家開始希望跟家裡娛樂系統連起來的時候,
我們就去做無線的高傳真的音樂傳輸和視訊播放,大家喜歡自拍的時候就做了很多很好的
自拍功能。你發現 Sense 一直都在改變,它並不是僵化的東西,應該根據它市場的變化
,用戶要求的不一樣而變化。
所以,當我們把 HTC 帶來中國之後,真正為中國消費者做出改變,以往做得不太夠,其
實以前我們雖然沒有在做 China Sense,其實我們已經在做改變,本地化的應用一直都有
。但是我自己覺得那時候可以在這方面做得更好。
其實這個 China Sense 並不是一夜之間變出來的東西,在過去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花時
間,在想我們怎麼能夠把全球最棒的東西,再加上本地消費者想要的至少是比較好的結合
起來,所以你現在看到的結果也是我們這方面的努力,我覺得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不會
停下來。就像當初我們因為消費者做了 Sense 的體驗,然後一直在做改變一樣,China
Sense 也一直會提升和改變,所以我們會快速升級不斷更新,這也可以講是對中國消費者
的承諾。
我們希望可以更快的反映到消費者的需求,因為消費者過去也對我們有一些回饋,我們作
為一個全球的廠商,有時候就要變一些東西難一些,因為要在全球那麼多國家都測試。現
在把 Sense 7 和中國本土結合起來,這方面可以做更加快的改變,希望可以讓這裡的消
費者對我們滿意一點,老實講我們只是一個開始,今天真的只是一個開始。如果你問我現
在做的完美嗎?老實講我自己都覺得不完美。但是最關鍵的是我們已經安排了,我們已經
把計劃做好了,接下來這些更新的功能已經安排好了,我希望經常的給大家做一些驚喜,
至少買到 HTC 手機會覺得又有新的東西,現在市場對某個功能反應比較大,可能這個功
能就出現了,而不是說等到明年才有。
記者:未來針對其他市場也會有針對其他的市場的 Sense 推出嗎?
張斌:本土的東西我們一直在做,每個市場都有本土的 Sense 的東西,但是我們會不會
專門把那個東西拿出來講,說這是新加坡 Sense 或者馬來西亞 Sense,我是覺得我們不
會這樣做,我覺得中國市場是非常大的市值,本地體驗也不一樣,中國網路情況和無線應
用情況跟其他市場都不一樣,新加坡市場和美國市場其實變化很小,那中國這個市場真的
比較適合有自己的不一樣的東西,因為畢竟這裡的市場真的太不一樣。
記者:M9+ 採用 MTK6795 晶片,這個是怎麼考慮的,
   應該算是 HTC 第一次和聯發科的合作吧?
張斌:這不是 HTC 第一次和聯發科的合作,如果去年前年大家還在拼規格的話,從今年
開始大家就不應該拼規格了,永遠應該是怎麼搭配最適合的硬體給消費者相對比較好的體
驗。如果把 MTK 跟驍龍 810 相比,其實它們表現並沒有特別的上下的問題,這是第一。
為什麼在全球會用比較多 810 晶片呢?其實還是網路配合的問題,因為高通的晶片跟一
些歐美的網路花的時間比較多,配合的比較好;在中國這個問題其實不太存在,MTK 這方
面做得也很好,所以國內市場它們兩者沒有太大的區別,所以我們在中國考慮其他因素之
後所以把它整合在 HTC 裡。我用了 M9 我不覺得在用戶體驗方面有什麼區別。
當我們做手機的時候是整合在一起做到你想要的體驗的水準,當它能夠達到 HTC 想要的
體驗水準的時候,不管用哪個晶片已經不重要了,我們也希望讓消費者明白,你買手機的
時候第一個要看的不是它的晶片,如果現在你還在看是不是四核、八核,我覺得消費者不
太在乎這些。你覺得消費者還在乎嗎?三年前你跟他講是雙核,現在你跟他講四核、八核
他們已經沒有什麼反應了。
記者:去年開始 HTC 在 M8 上加了一個 E8,打了雙組合牌,
今年開始是 M9,然後 M9+,然後 E9、E9+,還有 Desire 系列,
像現在 HTC 產品看起來已經比較多了,從 HTC one 開始已經打一個品牌,
現在有沒有違背這個概念呢?
張斌:這個問題很好,當一個市場比較成熟的時候,其實就會出現一個細分的狀況,我舉
個例子,比如說洗髮精、刮鬍刀等等,它是非常細分的,刮鬍刀不可能所有男士一樣的,
它有很多不同設計給不同的皮膚的人;化妝品也一樣,智慧手機也是一樣,今年買智慧手
機的接近 80% 是替換市場,所以這種情況下,他已經不再是所謂新興市場,什麼高科技
、創新市場,這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市場。
在非常成熟的市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它對自己需求就比較了解,這種情況下,其
實他去買手機心裡已經知道大概什麼樣的大小、功能,所以我們在這個時候,我們覺得已
經不能靠一款機器打天下,所以我們要做不同的手機適合不同細分的市場,所以也看到
M9+ 跟 M9 是感覺比較奢華的,E9+ 還是中高階的機器,是比較優雅的,你看到我們在
細分這個市場,當然為什麼 M9+ 跟 M9 不一樣?主要因為 M9 並不是針對中國市場打造
的。
所以這些細分的結果就讓你看到,好像手機的型號比較多了一點,但是我並不覺得這是一
個缺點,因為我覺得這是提供給消費者更多選擇的東西。這麼多品牌手機也是一樣的事情
,因為每個品牌在細分這個市場,抓到他能抓到的消費者,也是一樣的。
記者:這次 M9+ 選擇中國市場,對 HTC 來講,中國市場意味著什麼?
張斌:我覺得中國市場對每個手機廠商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市場,HTC 也是一樣。
記者:財報上會有反映出來嗎?
張斌:我們並不細分每個市場的市佔,這方面並不是我做產品的適合來談的,但是我知道
的這點,我們內部產品方面,對中國市場可以講是重中之重,所有設計產品的時候一個非
常重要的考慮是,這個產品適合不適合中國市場,怎麼打動中國市場的消費者,這是我們
做產品的最重要的考慮。我覺得不言而喻中國市場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重要的市場。當然
作為一個全球化的品牌,我們不能講只是做中國市場,這樣也是不夠的,因為歐美有它的
特色和要求,也有它的發展。
HTC 的好處是,我們是一個非常接近大陸市場的公司,但同時我們又是在歐美市場沉浸了
很多年的公司。所以有機會跟雙方面都合作,我們希望達到的效果,是怎麼把兩方面做得
好的整合在一起,比如說把歐美做得好的介紹給大陸用戶,把大陸新的發展介紹給歐美,
這也是 HTC 所站的位置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因為很多人是站在一方面,比如在大陸他
就是紮根在這邊,有些其他廠商紮根在另一邊,我們有幸這樣的位置,發展過程中就給
HTC 這樣的定位,我覺得這個定位很好,也是少有的,如果我們繼續堅持這點,努力把
兩方面好東西都帶給用戶的話那有多好,想像一下如果把歐美最好的東西帶給中國,把中
國最新的用法帶給歐美,那有多好!這是我們做產品的人最想做到的。
記者:在我看來中國市場肯定非常獨特,所以 HTC 推出 China Sense,
我想再談一下另外一些具有獨特性的東西,比如中國 1999(人民幣)
可以買到小米這種旗艦規格,或者小米 5 如果今年發,也是一樣旗艦規格,
那 HTC 作為本身不是大陸廠商,在產品層面有什麼應對措施?
你怎樣拿 2000 多的 Desire 826 和別人拼 1999 的東西,
那更別說M9+ 和 E9+。
張斌:其實我們也在想。我覺得在一個市場成熟以後,一定有產品打低價,有走不同路線
,打特定的族群。比如說運動鞋,你可以花 100 塊人民幣買一雙,也可以花 1000 塊人
民幣買一雙,你會覺得他們是一樣的東西,你會做比較嗎?我覺得我們並不是來這裡講跟
小米,他的什麼規格他的什麼東西,我跟他一樣的規格或者更好的規格賣一樣的價錢,我
覺得這樣做沒有意義,因為每個品牌定位不一樣,如果我這樣競爭的話, 那 HTC 是沒有
前途的,因為我們走的路不對了。
因為我們的定位是一個創新的,而且是相對來講國際化的比較高階的定位,我們是想告訴
消費者,努力做的東西是值得欣賞的,而 HTC 就是一直在努力做東西的公司,我們講到
就是追求那種精彩的感覺。最方便的方式當然是找到一個代工廠,給他一個規格要求做一
款手機出來然後去買吧,這也可以做,但是我覺得不能只這麼做,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和
追求,如果沒有自己的追求的話就會淪落到其他品牌的做法,我覺得這點是很清楚的,一
定要把自己定位很清楚,我不會把自己定位成小米,我也不會跟小米做比較,我也不會跟
其他這些正面做比較,因為比規格和??比價錢實在沒有意義。
記者:我也贊同你說的。但是我們不得不正視問題,
比如說運動鞋我要追求品牌,比如HTC 想在中國擴大市場,
不可避免搶奪其他的群體,不可能說現在的群體保留就長久了?
張斌: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我們不能講 HTC 就做高階,就關起門來講說不要關注他們
就好了,這是不對的。我們可以看到有些產品在性價比方面越來越有競爭力,你看
Desire 826 這些規格來講已經非常有競爭力,我們會陸續推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我們
發表了 E9+,我覺得這個產品也非常有競爭力,我們暫時不講設計體驗高大上的東西吧,
就單單講規格,2K 螢幕、八核、2000 萬畫素,所有的配在一起,我覺得價格方面、規格
方面,我們跟本地廠商都是可以一比的。
所以我們已經在努力做一些產品了,可以讓消費者更加容易接受我們,我不可能跑到每個
消費者那跟他講,你們就買這個手機吧,這個高大上。所以我們也會有中高階或者中階手
機在性價比方面跟本地品牌相對來講有競爭力一點,但是我不覺得非要跟他比低價策略,
說句不怎麼好的話,但是是事實的話,我們成本跟他們成本不一樣,並不是講我們的人力
成本不一樣,我們特別在智慧財產權和其他一系列產品,跟本地廠商是完全不一樣的,所
以這方面我們不能這樣比較。
記者:前段時間 HTC 設計師離職,他們說 HTC 內部設計和銷售中間存在矛盾,
最主要的突出點是 M9 和 M9+ 這兩款機器在雙相機上有取捨,你怎麼看,
就你而看 HTC 兩款手機在設計和銷售有沒有妥協?
張斌:如果完全沒有妥協不可能的,因為每做一款產品都是所謂優化的結果。其實他也不
是首席設計師,他是負責設計的副總裁,如果把他的離職跟 M9+ 和 M9 聯繫在一起,太
表面化了。因為我本身跟設計團隊合作很多,我們有兩個設計團隊,我們這位是西雅圖設
計團隊的成員,M9 和 M9+ 是我們台灣的設計團隊做的,所以這兩個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所以大家聯想有什麼故事在那裡,其實沒有任何故事。我們很高興從我們團隊出去,他會
做不一樣的事情,那也很好,你也不能期望他在 HTC 待 30 年,人生當中總得走下一步
,這很正常,只是東西發生時大家就開始聯想了,這個沒有必要。
記者:發表會上提到的 Pro Studio 陶瓷耳機是會隨著 M9+ 一起發售嗎?
張斌:不是。在 M9+ 的盒子裡會配備其他的高階的耳機,可以講它的音效已經非常好了
,我們自己內部做了比較,基本上跟市場上的全球品牌來比,效果和音質都比較好,這款
耳機我們做了杜比的優化,但是消費者永遠有兩批,一批對聲音效果的追求其實並沒有那
麼高。
這款雙驅動的陶瓷耳機,相對來講比較專業級的設計,面對聲音比較敏感、特別注重的人
。我們是有雙驅動,雙驅動的設計非常不一樣,裡面的高音單元是非常獨特的陶瓷高音單
元,這個高音單元只有 0.23 毫米厚,但是裡面是整個高音單元都在裡面,電子機械都在
,是非常精細的東西,全球非常少的廠家用這個東西。
這個東西好處是什麼?它在非常小、非常薄的情況下,可以創造出的高音比其他普通高音
的耳機高 20 kHz,絕大多數的耳機高音只能到 15 kHz,而這個是 40 kHz,所以對於聲
音特別敏感的可以感覺到不一樣,普通人感覺不到。我們是有追求的,它小的好處是,我
們可以在它後面放一個很大的中低音單元,你會發現耳機後面那圈比普通耳機大,因為裡
面的中低音單元直徑差不多 13—14 毫米,普通的耳機裡面的中低音單元,就是耳機的喇
叭吧,差不多 9 毫米左右,所以我們面積比它大 70—100%。
大家知道喇叭面積越大越好,所以做大之後中低音的效果比普通耳機好很多,這樣很好的
中低音效果搭配很高的高音效果,所以整個音質非常豐富。當然做它的成本也高,非常辛
苦,所以我們希望是把它作為供選擇的配件,我自己一直有感覺,我做一個好東西送給人
家的話人家不會欣賞它的好處,他欣賞了他了解了他自然願意花錢買,這當然是我個人的
看法,每次人家如果送一個東西給我,就會覺得這不錯,然後扔在一邊,這樣就背離了我
們設計的初衷。
記者:所以這款耳機定價是比較高階的?
張斌:對,相對比較高階。
記者:目前大陸雙卡雙待雙 4G 的全網通版本的手機,比較流行,
   後續的版本會不會有這種情況?
張斌:我們不談將來產品怎麼樣,我覺得雙卡雙待這方面,我覺得我們是第一個推出雙卡
雙待雙 4G 的版本的手機,我們在不同價位段已經有很多雙卡雙 4G 的選擇,在 M9+ 上
由於很多設計方面的考量沒有把它做進去,但是我覺得這個市場在那邊,我們已經有很好
的選擇了,像 E9+ 就是雙卡雙 4G 雙待。所以選擇都有很多,並不是每款手機都做這些
東西,這老實講不太現實。
做產品最辛苦的是什麼地方?就是做選擇,我覺得永遠都有雙方面的看法,我覺得我也不
能講我每次選的都是對的,但是有很多考慮之後我們就做了那個選擇,我覺得至少在這個
時候這個選擇對我們是對的,這也是 M9+ 現在這種設計的原因。
記者:跟我們談一下跟杜比的合作怎麼進行的?
張斌:這是一個漫長的故事了。首先杜比是非常在乎音效,非常在乎聲音的公司。而
HTC 也是非常在乎聲音的公司,我們很多年前就開始做非常高質的音頻,在別人沒有講
專業的音頻的時候,我們那時候沒有站出來說而已,因為我們就是那個做了這個東西不告
訴你的公司,所以你自己體驗一下,體會到的話就可以感覺到我們 HTC 的不同。
那很多年前我們就在做,每一代聲音的水準都要提高,當我們做這個雙前置揚聲器之後,
杜比也可以講是偶爾發現的,我們並沒有主動找到杜比,但是他們發現之後這個東西跟他
們很匹配,你要知道靠一只喇叭做環繞聲不能說不可能,至少是沒有人做到的事情。所以
有了這兩個揚聲器面對你的時候,這終於給杜比一個想法,就是現在有可能做環繞聲的,
但是裡面還有很多東西要解決,因為通常你在家裡看到環繞聲喇叭的時候它的距離都是比
較遠的,這樣你的耳朵才會分清楚哪裡來的聲音,然後再做一些環繞效果。
但是手機事實上沒有這樣一邊一個的感覺,雖然我是做了兩邊但是距離很近,對你來講還
是有很近的地方發出聲音的感覺,所以我們碰到的最大挑戰是怎麼能夠在這麼近的喇叭之
間能夠把聲音分開來,讓你感覺到這裡出來的聲音是到右耳,這邊是到左耳,而不是聲音
參雜在一起,我們音效的工程師我自己也認識,他們一直在我們公司做音效十多年,他就
跟杜比花了很多時間調這個東西,他需要很多這種算法,或者講得複雜一點,就是晶片裡
要做很多工作,怎麼讓聲音出來之後,把中間的聲音變得不是參雜在一起,然後很清楚的
中間的聲音,兩邊的聲音,然後形成環繞聲,這個東西很難講清楚,但是事實上很難做到

第一次他跟我講做這個東西我不太相信,最後他們做出來我也很驚訝,真的是有環繞的感
覺,所以我建議大家試一下,當然我不能講跟你家裡的環繞感覺完全一樣,但是通常的普
通的看影片 30—4??0 公分的距離環繞效果真的做得很好,這點我覺得還是很不一樣的,
這也是第一次在這個行業裡看到,能夠不戴耳機真的有杜比的效果,因為戴耳機非常簡單
,因為已經把聲音分開了,但是這個最難的還是怎麼在揚聲器那邊聲音出來了,面對你襲
來的時候就分開了。
記者:金爵卡能說一下嗎?
張斌:金爵卡會隨 M9+ 附送,因為我們覺得大家買了這麼好的手機之後永遠會有點擔心
,掉了或者怎麼樣,雖然它已經防摔了,它已經有一些防水功能了,但是大家一定有點擔
心,萬一真的發生了呢,至少這個金爵卡可以提供一次螢幕碎裂的或者進水的維修服務。
當然這個配套不僅僅是這些,還有很多 VIP、專線的服務,這也是第一次在美國市場之外
帶給當地市場的福利。
作者: allpafighter (階級攪拌子)   2015-04-09 23:14:00
W大講話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