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榮耀六 EMUI 3.0 實測與比較

作者: laicwben (賴魚丸)   2015-02-15 21:00:44
來源:http://goo.gl/ls4XHv
EMUI 一直是 HUAWEI(華為)智慧型手機內建的介面設計,帶來與
公版 Android 作業系統很不一樣的功能應用體驗;在原本的 2.3
版本當中,EMUI 已經提供了許多好用的功能,而現在除了 Ascend
Mate 7 以外,Ascend P7、榮耀 6 也將陸續取得更新。
近日我們已經取得分別搭載 EMUI 3.0 與 2.3 版本操作介面的榮耀 6
測試機,並進行了全方位的比較;雖然 EMUI 可以看到部分 iOS 作業
系統的影子,許多細節都以極簡風格與扁平化為基礎,提高設計質感
與辨識度,但也帶來更多豐富、不同於以往的功能應用。(以下文章中,
左、右側分別為 EMUI 3.0 / EMUI 2.3 截圖。)
【啟用】
從啟用畫面就可以看出 EMUI 3.0 的幾個特點:扁平化的選單移除了
EMUI 2.3 還存在的立體動態捲軸,改成平滑的表單,操作上提示性更高;
且 EMUI 2.3 的主題色是水藍色,新版本已經改為湖水綠(#28c0c6)。
【鎖定頁面】
鎖定頁面可說是手機的入口意象,EMUI 2.3 與 EMUI 3.0 都採用了
雜誌解鎖;鎖定頁面的背景圖支援輪播,隨著時間會呈現不同照片;
在 EMUI 3.0 中,頂部的資訊圖示較小,但因為重新設計過,所以視覺
感受較精緻。底部的黑色漸層範圍加大,文字部分加上陰影效果,提高
了數字與背景圖的對比度,讓時間及日期資訊更能一目了然。
鎖定頁面底下的快捷功能選單也有小調整,邊框消失了,變成底部左右
滿版的狀態。選項也有些調整,上半部的圖形變細、最底下也少了 icon
的說明文字,是否因此較好用可能就見仁見智了。
【首頁】
EMUI 一貫風格就是不會另外使用應用程式列表,而是如同 iOS 一般,
把所有的 App 都放在首頁當中。
進入首頁後,馬上可以看見 EMUI 3.0 與 2.3 版的三項主要差異。
第一項主要差異是虛擬按鍵的形狀不同,返回鍵、Home 鍵,以及多工鍵
三個主要虛擬按鍵改成 Android 5.0 Lollipop 作業系統的公版設計;
第二項差異是首頁上半部的資訊設計,在 EMUI 3.0 中,時間、日期、
氣象、與位置資訊都統一放在畫面中央,看起來更大更清楚,字型方面
也設計得更簡潔,以更細的 Helvetica neue 字形帶來清爽且容易閱讀
的時間數字;第三項主要差異則是在於 icon 的外框形狀不同,在
EMUI 2.3 版本中,所有 icon 外框都是圓弧狀的,沒有直線,而
EMUI 3.0 版本 icon 已經變成圓角比例較大的圓角矩形,四個邊基本
上是找得到直線的,看上面截圖就能發現其中的差異。
【通知頁面】
通知中心也重新設計過,全面去除擬真元素,改為全扁平化的頁面;
左側的時間軸為 EMUI 3.0 才有的主要特色,以時間軸將所有資訊條列
清楚。EMUI 3.0 介面圖示大小與平衡性也有所調整,全部清除的按鍵
也獨立在底部,操作直覺性提升了很多。
【捷徑】
與通知中心放在一起的捷徑頁,也有很明顯的調整,EMUI 3.0 介面
全部以扁平化作為主體,而圖示不只是扁平化,更全面「線條化」。
【設定頁面】
設定頁面也是升級變動最大的部分之一;EMUI 3.0 省略了彩色圖示
的效果,當你第一眼看左側的設定頁面時,視線是落在各列的文字上面,
在右側則是將視線平均落在圖片與文字之間。
EMUI 3.0 全部採用單一線條化圖形,在視覺效果上而言,確實是
簡潔俐落許多,但以功能與實用性的角度而言,直覺性略低於右側的
彩色圖示。在 EMUI 2.3 版本的畫面裡,透過圖示可以很快地知道功能,
但是 EMUI 3.0 的單色線條化圖示稍稍降低了直覺性,要讀字才能找到功能。
在字級的設定部份,雖然上面兩張圖都使用系統預設的「適中」字級,
但是明顯可以看到 EMUI 3.0 的字比 EMUI 2.3 的字體小;不過,在視覺
呈現上,EMUI 3.0 畫面看起來很協調、很舒服,而 EMUI 2.3 卻呈現出壓迫感。
這次的進化是設計感與功能性之間的拉鋸,可以看出 EMUI 3.0 更加
強調設計感,強調畫面的簡潔俐落,但由於犧牲了部分功能性,需要
多一點時間去適應。
【多工處理頁面】
原本的 EMUI 2.3 多工頁面,比較像 Android 公版呈現方式,而
EMUI 3.0 的多工頁面則是以四個大區塊來呈現,每個區塊都呈現
完整的 App 截圖;簡單來說,EMUI 3.0 一貫的較為簡潔,而
EMUI 2.3 畫面則較為擁擠,兩種呈現方式各有利弊。
【撥號鍵、聯絡人、簡訊】
EMUI 2.3 的撥號鍵(左)、聯絡人(中)是共通的,而簡訊(右)
則是獨立的 App。
在第一層頁面的底部,是常用 App 的 Dock 區,在 EMUI 3.0 介面中,
放在 Dock 區的 App 有三個主要的項目,包括撥號鍵、聯絡人、以及
簡訊,另外還有一個 Google App 的資料夾,前三個 App 在 EMUI 2.3
版本是屬於獨立的 App 項目,新版本已經整合在一起。
EMUI 3.0 的撥號鍵(左)、聯絡人(中)、及簡訊(右)可以從上面的
Bar 去分別點選,為三合一 App
HUAWEI 在推出 EMUI 3.0 時,重新思考過這三個 App 的功能,發現
都是以聯絡人為主要資源,在選擇撥打電話時,一定會先選擇要打給誰,
就會在電話撥號頁面中,點選「聯絡人」,以找到撥號對象;同樣的,
在傳簡訊前的動作也一樣,都是要先找到聯絡人才能傳訊;表面上,
這三個 App 維持獨立的形式並分別排列在 Dock 中,但點進去之後
會發現這三個 App 其實是同一個。
【日曆】
原本在上下都各有一個導覽功能列,現在全部融合移至最下方;
EMUI 3.0 的日曆畫面看起來更加簡潔,也有更大的空間可以呈現當日行程。
不過,EMUI 2.3 的月曆在辨識度上似乎比較高,主要在於每一格日曆
的版面都比較大,包括日數、農曆也都較大較清楚;在這方面,有種
左側是屬於年輕人的設計,而右側是老人機的感受。
週曆方面,EMUI 3.0 不論在版面設計感或功能性上,都明顯優異許多。
正上方呈現整週各天,把本日在當週中的位置上色,可以明顯辨識。
畫面左側以完整的時間軸來表現當天的各時段,更容易確認現在時間與行程。
待辦事項方面則是 EMUI 2.3 較為直覺;由於 2.3 版把待辦事項做出獨立按鍵,
可以很快確認近期所有的行程;反之,EMUI 3.0 把這項功能拿掉,
在日曆的選單中,找不到待辦事項的功能,稍嫌不便。
【時鐘】
時鐘方面,EMUI 3.0 以滿版畫面顯示時間,比起 EMUI 2.3 看起來空空的畫面
而言,EMUI 3.0 提供的畫面感受比較完整,使用體驗比較好。隨著時間轉動的
圓圈象徵了秒針,也是 EMUI 3.0 的設計特色,更能展現時間的流動感。
而這種可以展示時間律動的圓圈,也應用在碼表和計時器等功能裡。
鬧鐘方面,明顯的對比呈現已啟動的鬧鐘時間與未啟動的鬧鐘。但是數字上來說,
舊版(EMUI 2.3)的時間字體較大,看起來較清楚。
【天氣】
在 EMUI 2.3 中,天氣 App 的外觀與 Yahoo! 天氣的外觀非常相似,同樣
都是拿當時天氣的照片作為底圖,搭配比較明亮的圖示。而 EMUI 3.0 最主要
的改變,在於提高對比度,然後在畫面正中間擺上了一個大圓圈,內部顯示著
溫度數字。
值得一提的是,圓圈是 EMUI 3.0 的主要元素之一,在很多內建 App 都可以
發現這樣的設計;例如前面介紹過的時鐘。
在第一層頁面的 icon 中也都有呈現溫度資訊。比較 EMUI 3.0 與 2.3 的天氣
icon 差別,EMUI 3.0 的天氣 icon 除了會顯示溫度資訊外,底色也會隨著天氣
變化而不同,例如陰天就會呈現灰暗多雲的色彩,晴天則會呈現藍天白雲的底色;
反觀 EMUI 2.3,無論天氣狀況如何,都會是藍天、白雲與太陽的 icon,會改變的
只有底下的溫度資訊。
【資料夾】
當 App 愈裝愈多,就需要用資料夾來把 App 做個整理;在 EMUI 2.3 與 3.0 中,
都有資料夾,但是這兩個版本的設計差異很大。EMUI 2.3 版的資料夾,在首頁上
只會顯示前四個 App 的圖示,而 3.0 可以呈現九個較小的圖示;打開資料夾之後
的畫面,就完全不一樣了,EMUI 2.3 的資料夾打開後,會有個看起來相對陽春的
畫面,但在 EMUI 3.0 的資料夾,畫面就如同 iOS 一樣,一次呈現九個 App,
以分頁來提供剩餘的 App 頁面。
【小工具(手電筒、錄音器、計算機、筆記本等)】
在內建的小工具方面,主要改變就是扁平化三個字,在手電筒當中尤其明顯;
手電筒是現在智慧型手機一個很特別的功能,原本設計 LED 補光燈是為了
提升照相光源,但現今普遍成為智慧型手機固定的手電筒內建功能。
手電筒作為一個 App,功能上相當相當單純,就是開啟 LED 燈而已,而
EMUI 2.3 版中,還特地畫了一支金屬光澤的手電筒在畫面中,提升擬真效果,
然而,由於螢幕上的手電筒圖片屬於亮度較高的,在開手電筒時,會造成手機
兩面都很亮的結果,反而不易使用且耗電,而 EMUI 3.0 則徹底將畫面簡化,
只在畫面中放置唯一的開關鍵,節省畫面的複雜度,同時也因為畫面維持低明度
的黑色,更加省電。
錄音器、計算機同樣也是智慧型手機必備的內建功能之一,在 EMUI 2.3 版本
中提供相當擬真且美觀的畫面,而 EMUI 3.0 則徹底扁平化,例如計算機方面
拿掉數字鍵之間的間隔,提供更大的鍵區。。
在這兩個版本中,都可以透過將手機橫置,以提供工程計算機。EMUI 3.0
(上圖下)每一個按鍵與演算區的顯示都較大,而 EMUI 2.3 (上圖上)
則勝在擬真度。
小工具方面總歸一句就是扁平化,而特地又拿筆記本來說明,是為了呈現
三個主要觀點,第一是鍵盤設計的變化。由於 EMUI 3.0 徹底採用扁平化,
因此鍵盤設計上也同樣是以扁平化為設計基因。在鍵盤設計上,由於按鍵
扁平,不用預留太多鍵與鍵之間的空格,也因為每個按鍵的面積增大,更
容易按到想要輸入的字母符號。
第二是繁體字體的不變。由於字體規範是放在 Android 根系統裡的設定
底層,因此不要期待僅僅改變 UI 版本就能讓台灣繁體中文字符合教育部
標準中文字體規範。
第三是注音符號採用楷體呈現。在中文環境來說,楷體的美感相當獨特,
比起黑體而言,更多了一點文化的溫度,但每個注音符號都比較細小一些,
可能造成誤認。
【相機介面】
相機畫面也改掉了以往的擬真按鍵,全面採用白色的扁平化抽象按鍵,
為了符合人像攝影與自拍的需求,在這 3.0 新版本中又多了內建的
美肌模式。
在攝影設定方面,EMUI 3.0 拿掉了邊設定邊拍照的功能,從上圖可以
明顯看出差別。但設定方面感覺更易操作,設定直覺性更高。
【EMUI 3.0 體驗心得】
針對 EMUI 3.0 巨大的外觀變化,個人在使用過後,多抱持肯定的態度,
但仍然各有優缺點;優點在於 EMUI 3.0 提供更有設計感的介面,同樣的
一智慧型手機手機,裝上這兩個不同版本的 UI,在使用時會直覺認為
搭載了 EMUI 3.0 的手機在質感、價格、效能上都優於 EMUI 2.3 的手機。
而 EMUI 3.0 主要的適用對象,推測是以年輕人為主。包括較細小的字、
較小的符號、較簡潔的介面,這些方面都能吸引年輕人的喜好,卻可能
讓年長者不習慣;年長者在閱讀方面,較大的字體一定能帶給較方便的
使用感受;經過實際詢問,試用過這兩款介面的年長者普遍認為,字體
較大、圖形顏色對比較高、且圖片較大較擬真的介面,對年長者的操作
較友善且直覺。因此,才會下了「EMUI 3.0 像年輕人的手機;而
EMUI 2.3 版像老人機」的評價,此處沒有惡意,而是純粹以功能性作為結論。
當然,除了介面的改變,底層架構的變更才是最重要的影響,至於是否
值得更新,就交給網友自行判斷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