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攻方克服守方住民地戰鬥優勢的方式

作者: jackchuang (小莊)   2022-04-03 23:19:24
※ 引述《jobli (十七歲的夢 七十也感動♪)》之銘言:
: 在現代戰爭中,城鎮(住民地)對於守方的防禦優勢相當的明顯
: 但是,在取得優勢的時候,對平民的傷害也非常明顯
: 這次烏俄戰爭雖然與美國在阿富汗的山地戰的性質不同,但某種情況上相當類似
: 另外,如果人民戰鬥意識夠強,仍然能夠有效對抗哪怕對對強大的敵人
: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誤)
: 但,對入侵方來說,要克服住民的的優勢,並不是沒有辦法
: 甚至,只要有決心,用軍事的手段是可以有效克服這種障礙並減少己方損失的
: 比如:
: 壓倒性的兵力優勢(3/5/7甚至更多倍)
: 用人壓過去,先不討論
: 另外近代美俄都用過的的成功方式就是
: 徹底包圍/命令居民限時撤出/不離開全部列為敵人
: 比如美軍第二次費盧傑戰役,先包圍,要求平民撤出後
: 再用步戰協同及火力清除的方式,分割包圍城內的民兵
: 發現武裝據點後用飛機實施精確轟炸,驅趕出躲藏在建築的人
: 再由美軍在前面攻擊,伊拉克安全部隊隨後跟進佔領推進
: 最後用狙擊手射殺被趕出掩體的武裝人員
: (至於費盧傑戰役中摧毀清真寺和平民傷亡就不談了,等下又會被某些以為替俄軍說話)
: 這招俄軍在第二次車臣也用過,只是俄軍用的是一對一砲兵硬轟過去,沒什麼技術含量
: (當年因為俄軍砲兵射擊技術不是很好,還從後面砲校抽教官去指導)
: 也就是,如果攻方不包圍,而只用少量兵力突進城市時
: 又無法斷絕城市供給,逼迫平民撤出,也無法阻止對手獲得增援
: 只會在城市周邊不斷遭到損失
: 這時基層部部隊很容易因為逐漸因無法區分敵方平民和滲透偵查破壞人員
: 或是求自保甚至只是為了洩憤,就很容易造成附帶損傷甚至謀傷或虐殺
: 要能像美軍那樣,能快速作戰結束,然後交給當地扶持武裝
: 對士兵軍紀約束,盡量不對平民出手的國家不多
: 再來,這次烏俄戰爭中可以看出,由於越來越多先進反裝甲武器出現
: 守方步兵能夠更好地發揮住民地防禦的優勢
: 讓使用裝甲車輛進攻的一方,只能被自己的殘骸阻塞
: 再進一步減弱依託道路進攻的機械化部隊的攻擊強度
: 這個戰鬥方式有利於防守方的,如果能有某些國家協助開圖的話
: 這個優勢就更明顯,不但反甲武器可以用,連迫砲及火砲都能讓進攻方吃屎
: 不光住民地,射後不理及攻頂反裝甲飛彈的出現
: 目前裝甲兵對些武器,缺乏有效防禦手段
: 讓步兵在平原都有和裝甲兵一戰的機會
: 而在過去的傳統軍事理念中,平原是裝甲兵的主場,現在可能變成墳場
: 好像以前騎兵可以對步兵任意砍殺,結果現在步兵突然有了二四式
: 結果對付依託建物手握大量先進反戰車飛彈的守方
: 攻方的最佳選擇也許仍是回到上面二種方式,
: 1.大量的壓倒性數量優勢的步兵
: 2.不管平民的死活包圍洗地
: 面對這樣的敵人,有再多標槍也沒用,CP值就不高了
: 用標槍打擊一輛價值千萬的戰車,對守方來說是可持續的消耗戰
: 而標槍打打擊一個排或一個班坐的車就沒意思了
: 甚至人家下車戰鬥,你的反裝甲武器就沒用了
: 只是,如果沒有裝甲部隊的話是不是又變回一挺重機槍就能封鎖一條路
: 或是用狙擊手就能幹掉整個排
: 如何有效打擊藏身於RC建物中的機槍陣地和狙擊手?
: 用戰機這招除了美軍沒人用的起,輕砲兵不夠力也不夠準(無法對非頂樓目標攻擊)
: 這種情況下攻方依然需要裝甲部隊主砲或機砲來開路
: 又會回到戰車被反裝甲飛彈開頭的路
: 這次烏俄戰爭對世界各國影響都很大,現在就看台/中雙方各自總結後的改變吧
: 去年亞美尼亞語/亞塞拜然戰爭就已經顯示出現代戰爭無人機的優勢
: 這次俄烏戰爭則顯示戰場資訊化的優勢
: 希望到時不要是陸軍主導戰術戰法研討會,對大家都好
美國的打法就是,
準備好強大的後勤補給,(沒幾個國家有美國的後勤補給量能)
再用強大的科技產生的先視先攻、火力優勢弄瞎對手的指管通情。(91年波灣範例)
最後斷絕對手的補給線。((例:波灣戰爭的左勾拳))
沒有非到必要,不跟你打逐屋逐巷的絞肉戰。
美國大兵很貴的。
越戰時期,美國一直無法切斷胡志明小境的補給線。
結果導致越戰一直收不了。
以美國與北越之間的裝備、火力差異。
怎麼看都會一面倒,
但只要補給線不斷,士氣不落。
攻方就算有優勢兵力,也得要拿人命去填,看誰先耗光而已。
更何況這次俄軍又沒極大兵力優勢。
如果非不得已一定要城市絞肉,
現在的美軍不止是步戰砲協同。
頭上還有隨call隨到的空中立體支援。
再加上現代科技的無人機戰場視野。
但那些都是錢堆出來的裝備、訓練、默契。
沒錢?那就只有用人命去填了.....
攻城戰永遠是戰爭時的下策。
現代除了美軍有黑科技,有可能突破以外。
其他國家應該都還沒有能力突破這個限制。
當然,屠城就不在這個限制內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