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鄧小平理論的基本特點

作者: Delius (簡立喆)   2015-08-04 16:25:18
鄧小平理論的基本特點
正確地認識和探討鄧小平理論的總體特徵和方法論特色,可以幫助我們準確地領會和
把握鄧小平理論的精神實質,真正學到手。學術理論界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和探討,對鄧
小平理論的風格和特點作出了不同的概括。我個人認為從這一理論體系本質特徵來分析,
鄧小平理論體系的主要特徵是時代性、實踐性、人民性和辯證性。
1、 1、 時代性。鮮明的時代性是鄧小平理論的主要特色。這一特徵的
集中表現是,鄧小平根據和平和發展已成為現時代的主題,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
共處的形式已由爭奪軍事優勢讓位於爭奪綜合國力,特別是經濟和科技優勢的新的歷史條
件,堅定不移地將發展生產力放在社會主義的決定性位置上,並把它與消滅剝削、消除兩
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系列全新的理論觀點及理論的科學
體系,充分地反映了新的歷史條件向社會主義提出的時代要求。生產力的發展對社會主義
的決定性作用的觀點,並不是鄧小平的新貢獻。馬克思、恩格斯都曾反覆論證過。不過,
由於他們當時設想社會主義將首先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取勝,因此他們主要是從為過渡到
共產主義創造前提和奠定基礎的作用上論述的。鄧小平卻根據時代特徵的變化,從社會主
義制度優越性發揮的高度,強調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並把是否有利於社會
主義社會的生產力發展作為衡量一切是非的標準和準則。加快中國的發展,加速實現中國
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是當今時代主題和中國的歷史主題。
2、 2、 實踐性。革命性和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兩大特點。馬克思主
義認為,理論來源於實踐、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這就是其實踐性的集中表現。鄧小平理
論體系的實踐性更有其特殊的含義。首先,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項新事業,
我們只能在干中學,在實踐中摸索。這是鄧小平的一貫思想。他特別重視群眾實踐和總結
實踐經驗,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要有實踐的勇氣、敢試敢闖,不要瞎爭論,不要瞎折騰
,不要瞎埋怨。所謂「貓」論,不管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耗子就是好貓。突出表現出鄧小
平理論的實踐性特點。其次,把實踐標準、生產力標準、「三個有利於」標準統一起來,
作為我們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檢驗各項工作的根本標準。第三,這個理論體系具有很
強的可操作性。鄧小平明確規定了我們的戰略任務、戰略目標、戰略步驟、戰略佈局、戰
略方針等,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勾畫出了宏偉藍圖,對實踐具有直接指導作用。最後,
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我們黨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黨的「一個中心、兩
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是鄧小平理論的集中表現。
3、 3、 人民性。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
利之本。鄧小平認為,黨離不開人民,人民也離不開黨,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夠改變的歷
史結論。因此黨的全部任務就是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切以人民利益作為最高準繩;
黨的各項政策和工作必須以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
出發點和歸宿。鄧小平理論之所以在中國成功,就是因為它始終尊重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
偉大實踐,總是滿腔熱情地鼓勵和支持人民群眾實踐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充分調動人
民群眾的積極性,教育和引導群眾前進。
4、 4、 辯證性。鄧小平反覆強調,搞社會主義一定要遵循馬克思主義
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鄧小平理論不僅貫穿著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而且充
滿著辯證法。總結歷史、評價人物,鄧小平指出「評價人物和歷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學
的觀點,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這才符合馬克思主義,也才符合全國人民的利益和願望
。」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關係問題上,長期以來,我們只講對立關係,不承認兩者相互
之間的內在聯繫。鄧小平指出,搞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時強調必須
吸收和借鑒資本主義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否則社會主義就不能發展。在兩個文明建設的
關係上,鄧小平一再強調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上,鄧小平
指出,穩定是改革與發展的前提,只有改革與發展,才能獲得真正長久的穩定;同時,發
展才是硬道理,而發展必須以改革為先導。這三者相輔相成,其中,改革、發展是具有決
定性的。在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係上,鄧小平一貫強調,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達到實
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兩者是辯證統一關係。總之,鄧小平理論
處處體現著唯物辯證法。
作者: jiangxw (Goodman)   2015-08-10 15:10:00
也是“槍桿子出政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