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作者: Delius (簡立喆)   2015-08-04 16:24:31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鄧小平理論是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這個過程我認為可以
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歷史轉折時期,是醞釀和準備階段。從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
1982年9月。三中全會實現了歷史性轉折,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現四個現代化
的政治路線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鄧小平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重要講話中,開始
形成「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思想。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
題的決議》,提出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還是處於初級的階段。還提出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
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的十條主要之點,實際上是鄧小平理論的最初框架。
第二個階段,全面改革、迎接挑戰時期,是理論提出到逐步形成階段。從1982年9月黨的
十二大到1991年底。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
特色的社會主義」。十二大以後,改革全面展開。十三大比較系統地論述了社會主義初級
階段理論,全面闡述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還概括了十二個重要理論觀點,構成了鄧小平理論的輪廓。1990年12月黨的十三屆七中全
會總結了全黨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理論和基本實踐的共同認識,提出了十二條
有深遠指導意義的原則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指
導原則作出明確規定。江澤民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7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著重從建
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三個方面作了闡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
們黨勝利地經受住了一場政治領域風險的嚴峻考驗,毫不動搖地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繼
續大力推進改革開放。
第三個階段,繼往開來時期,是發展和完善階段。從1992年1月到1997年9月。1992年初鄧
小平視察南方時的重要談話,精闢地分析了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勢,科學地總結了黨的十一
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基本實踐和基本經驗,明確地回答了這些年來經常困擾和束縛我們思
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以新的論述和新的論斷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理論。我認為這個重
要談話,是鄧小平理論成熟的重大標誌。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
,對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作了新的概括,從九個方面進行論述,並且提出了用鄧小平理
論武裝全黨的戰略任務。
第四個階段,再造輝煌時期,是進一步發展和確立為全黨指導思想階段。從黨的十五大至
今。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不僅對鄧小平理論作出了
新的概括和新的闡述,而且取得新的成果、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理論。從此進入高
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階段。
在階段劃分問題上,有幾點需要說明:1、醞釀和準備階段,有人向前延伸到1975年。我
認為這不科學。研究鄧小平個人思想發展,這樣追溯是完全必要的。但是鄧小平理論,是
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開始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2、把十三大說成鄧小平理論形成,
不十分準確。因為十三大雖然描述了鄧小平理論的輪廓,但只是論述了一個理論基石。3
、有的教材劃分為三個階段,對鄧小平南巡談話的地位重視不夠,是不對的。關於社會主
義本質的理論作為鄧小平理論的第二個理論基石,正是在南巡談話中論述的。4、十五大
確立鄧小平理論在全黨指導地位,以「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載入史冊,應該作為一
個新的階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