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分享] 大家不斷挖掘新藍海,會有枯竭的一天嗎?

作者: education (打擊出去 外野手退退退退)   2014-05-15 20:59:13
※ [本文轉錄自 toberich 看板 #1JTBeBEF ]
作者: education (打擊出去 外野手退退退退) 看板: toberich
標題: [分享] 大家不斷挖掘新藍海,會有枯竭的一天嗎?
時間: Thu May 15 20:58:48 2014
網誌好讀版 http://wp.me/p4znUr-24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先討論創業的本質。狂人認為創業就是讓現有的商業模式變得更有效
率,狂人認為大致能分成三種類型:
1.新公司效率小於或等於現有市場(商業模式不變) => 瓜分市場,大家獲利下降。
2.新公司效率大於現有市場(商業模式不變) => 有機會成為市場的領導者。
3.新公司自己開創新的商業模式 => 成為新市場的領導者。
至於以上敘述中效率的定義,在此狂人就不多做討論,因為並不是本文要討論的重點。在
此狂人要探討的是第三種狀況,亦即開拓全新商業運作模式的藍海創業。竟然你創立了新
的商業模式,那它當然要比舊的還要更好、更讚,才會有它的市場阿。當大家都不斷地在
挖掘新藍海,不斷地去創造新的(比原本更好的)商業模式時,會將產業中的商業模式品質
持續提升,最後商業模式將到達極完美的品質。此時,後面的人要超越這完美的商業模式
,將會相當困難,這也就是所謂的「藍海枯竭」。如果真是這樣,那該怎麼辦呢?
如果是在人類社會的科技、人口、氣候等等條件都不改變的情況下,的確是會產生藍海枯
竭。舉例來說,今天有十個人被關在小島上的房間,他們必須達成「一小時內摺出一萬隻
紙鶴」才可以離開,並可無限次數挑戰。房間裡面沒有任何工具,只有白紙。這樣的設定
就是為了讓房間內科技維持相同條件。
起初大家可能埋頭亂折,在時間內只完成五百隻。於是他們開始察覺到分工合作,讓每個
人負責不同的生產階段,這樣的分工專業化過程可以讓產能大幅提升。除了大幅度的分工
外,他們還不斷調整一些微小的生產過程,盡量讓產值極大化。對於他們生產模式的改變
,我們可以類比成是商業模式的改變。這樣一來,從起初的五百隻,演變到最後的兩千支
。只是,在科技沒有進步的前提下,生產模式(類比成商業模式)的改變,終究是有極限存
在。經過五年時間後,他們達到了最佳生產模式,產出兩千隻紙鶴,再也沒有辦法想出更
好的方法,也就是更佳的商業模式已經不存在(藍海枯竭)。
以上故事,就是在說明,當人類社會的其他條件都不變下,藍海中就會乾涸。聽起來很令
人沮喪對吧,不過不要擔心,人類社會的科技、人口、氣候等都是動態條件,皆會隨著時
間劇烈演變。對於商業模式影響最大的,不外乎就是科技了。
回到故事中,如果給房間裡的人不同的工具,他們勢必可利用這些器具,創造新的生產模
式,進而讓產能更進一步提升。而這些結合工具的生產模式,在沒有工具時候是無法被使
用的,也就是說工具藍海,在工具出現之前,單純只是一些幻想罷了。
在1990年,如果你想到了像Facebook這樣的商業模式,是很酷炫沒錯,或許在這個時代根
本也有人想過類似概念。但在這時候,網路通訊費用昂貴,頻寬狹窄,電腦也不普及,光
是能使用電腦就是一種奢侈,談何社群網路。然而,事情到了2000年代有了改變,不只電
腦與網路都進入家庭一段時間,網路費用也降低許多。也因為這樣的科技演變,讓社群網
路商業模式成為可能。
電腦的普及、網路的普及、行動裝置的普及、行動網路的普及,隨著這些科技的改變,也
會帶來不同的新商業潛能,只要人類科技沒有停止進步的一天,就不斷會有新的藍海產生
。當然,隨著人口或氣候等其他因素改變,已能帶來新藍海。假設氣候開始大變遷,整個
地球日照時間大幅拉長,室溫也不斷升高,這樣一來能源的生產方式,一定會跟現在有所
不同。如果變化就能造就機會,那麼仔細觀察人類環境的這些變化,用心思考這些變化會
對人們的生活模式帶來哪些改變,在多想想要怎麼利用這些生活模式的轉變,要找到自己
的藍海,我想並非難事。
作者: llgh (中肯潑冷水)   2014-05-15 21:54:00
這篇文章真是太驚悚了..客氣一點給箭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