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mptie ([ ])
2025-10-14 22:28:40colemak是什麼?
一種鍵盤佈局,
透過把比較常用的字母擺到home row 來提高輸入的舒適度,
比起qwerty更適合用來輸入英文。
Q W F P G J L U Y ;
A R S T D H N E I O
Z X C V B K M , . /
同時它保留了一部分qwerty的鍵位,讓轉換的學習成本低一些。
以及讓一些需要按ctrl 的組合鍵留在本來的位置
所以,好用嗎?
一半一半。
誠如前文所述,這是一個適合,也只適合用來輸入英文的佈局,
拿來輸入別的語言沒有什麼明顯的優勢,甚至不如qwerty
打英文是舒服多了,少了很多不舒適的手指移動,
我孱弱的右手小指用到的情況少了很多,
雖然雙手食指的負擔加重了不少但我欣然同意這個交易。
現在也差不多有本來用qwerty時70%的速度了,我覺得再習慣一陣子可以更快。
但也不是沒有代價的,
首先就是我的腦袋沒法同時相容qwerty了,
用別人的電腦會很頭痛,輸入速度會直接變寶寶。
而且這樣一來用拼音輸中文同時混輸英文的優勢就沒了,
不切輸入法腦袋會卡住,
除非我願意為了這種不多見的使用習慣重新習慣qwerty的鍵位,
或者先在腦袋裡過一遍這個單字的各個字母在哪,
但通常這比切輸入法慢很多。
(打中文已經是肌肉記憶了,我可以不用管鍵位是什麼,
反正手指按下把字拼出來就好了,而英文就……)
還有一件事,那就是一些不能改熱鍵的應用會用得很難受,
這種時候是可以把佈局換回qwerty,
但要是那個應用還包含了一部分輸入文字的需求的話,
那就要取捨了。
而且生活中還是有用得到qwerty的地方,
那就是移動裝置,
首先看著虛擬鍵盤打的情況對鍵位的記憶要求本來沒那麼高,
加上你就只用兩隻手指在敲,根本也沒啥home row的問題,
按哪一排按鍵的工作量都是差不多的。
colemak把高頻字母集中在同一排的做法對粗手指戳螢幕就是個反向優化,
連帶自動糾錯都會變難……
姆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