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22-10-20 05:38:13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1019/2361628.htm
捷運中山站變美了!「售票機區域」改造再設計 成果亮點公開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台北捷運中山站不一樣了!台灣設計研究院與台北捷運公司在2021年合作,展開「台北
捷運再設計」優化案,歷經1年半時間,今(19)日發布第一階段「售票區」改造成果
,除了有一致性的視覺印象呈現,色調進行統合;也重新建立資訊理解,用簡潔有序的
介面設計,讓購票體驗更順暢。
「台北捷運再設計」以旅客使用頻率最高的售票區,作為示範開箱的第一站。將售票區
重新檢視,以旅客購票的視角和使用行為,從外觀的整理到操作介面逐一優化、改善,
並以一般售票機為示範導入。
這次的優化,是建立在硬體及系統的既有條件下,以使用者為中心,建構旅客「由遠到
近」的觀看脈絡。第一眼的遠景方面,提供旅客對於售票機的初步認知,藉由一致性的
印象來呈現售票區域。
第二眼的中景,則是建立對資訊的理解,先將機台種類以「功能區分」,調整位置,包
括服務性質相同的機台擺放在一起,方便使用者快速辨認;另外將票價資訊以符合大眾
認知的圖文呈現。
第三眼的近景,讓人瞭解機台介面的操作步驟,以簡潔有序的售票機介面設計,讓購票
體驗更順暢。
針對「售票機介面」的細節,設計團隊以使用者經驗為主要考量,將服務介面的資訊情
報重新整理,在舊機台的限制下,呈現清晰、有序的資訊架構及層級。
1、色彩規劃:將畫面以色調進行統合,使用深灰色為背景,突顯按鍵。同時,賦予顏
色不同意義,例如:金額相關訊息使用黃色、機台設備狀態使用綠色、
往下進程的步驟使用藍色、取消及返回則使用紅色。
2、簡化資訊:在首頁就提供語言選項做資訊分流,簡化原先在每頁呈現的雙語資訊。
3、便利操作:依照使用者習慣安排按鍵位置,將常用及接續下個步驟的按鈕至於同側,
方便旅客順手操作。
台灣設計研究院表示「台北捷運再設計 (中山站)」的優化案,針對台北捷運舊站體做示
範優化,將捷運提供的服務進行整合,包含詢問處、售票機台區域、部分指標等,進行
優化改造,階段性公開。
第一階段先釋出機台介面的優化,下階段將有更多的設計成果陸續推出。透過示範性實
驗,逐一把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思考,導入到捷運體系,增進服務體驗。改造持
續進行中,將於11月逐一完成、開箱,期待透過系統設計的觀點,促使民眾搭乘捷運的
體驗再升級。
(以下圖片由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6635/d6635487.jpg
▲捷運中山站不一樣了!「台北捷運再設計」優化案,目前公開第一階段成果。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6635/6635480.jpg
▲▼售票機「改造前」,捷運公司因應使用需求,逐年增加許多新功能,也讓機台眼花撩
亂。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6635/d6635488.jpg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6635/6635479.jpg
▲改造後,以使用者為中心,建構旅客「由遠到近」的觀看脈絡。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6635/6635481.jpg
▲改造前的機台與介面。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6635/6635482.jpg
▲改造後的機台與介面。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6635/6635483.jpg
▲在首頁就提供語言選項做資訊分流,簡化原先在每頁呈現的雙語資訊。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6635/d6635484.jpg
▲賦予顏色不同意義,如與金額相關的使用黃色、向下的進程步驟使用藍色等。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6635/d6635485.jpg
▲台北捷運公司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合作,共同推動北捷體驗升級。
作者: mdk262 (none) 2022-10-20 06:14:00
難看!整個車站黑漆麻烏,這叫有設計?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22-10-20 06:27:00好了啦,人家是神聖不可欺的台灣設計研究院欸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22-10-20 06:31:00至少沒把路網圖放到天花板上就好了
作者:
payeah (大佐)
2022-10-20 06:49:00路線圖舊版比較好
其實Google搜尋『日本的地鐵售票機』,也不少個都是把路線圖放在最上面位置...
作者:
temu2015 (TEMU2015)
2022-10-20 06:53:00一定是我個人美感不足
例如這個:
![]()
![]()
改造的不錯,推推,路線圖的風格也不一樣了,預留更多空間給萬大樹林線
站體如果比較挑高的話,那個位置也是要抬頭,但是是比
作者:
M990034 (Willy改回台鐵用詞)
2022-10-20 06:59:00人家日本路線圖雖然放在上面,但人家圖片很大...
作者: dosoleil 2022-10-20 07:00:00
是說為何都不能設計成地圖查找 直接點選目的站 而一定堅持只有票價按鈕 這是21世紀嗎
港鐵的是電子螢幕顯示路線圖
![]()
紐約地鐵,路線圖不在售票機上???
![]()
作者: dosoleil 2022-10-20 07:07:00
又或是旁邊貼幾面加註票價的路線圖也好高級點 也能擺一台百貨公司那種互動式路線圖or導覽圖
這部分改得還ok,但站內的指標真的是想問什麼時候改回來,字體跟排版都是原本的指標比較好看,也都已經是北捷的特色了
作者: dosoleil 2022-10-20 07:11:00
然後營運中的燈號很不實用吧(純造型而已故障是不會螢幕顯示嗎 就算螢幕故障全黑 會有人硬要喚醒他 而不用隔壁螢幕正常的嗎= =(還是他真的會待機休眠…
看來看去好幾個不同國家城市的售票機後,我覺得我們中山站新款的機身是還蠻好看的沒錯,但路線圖我覺得應該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抬頭看字又小是有點累人(特別對於路線價錢不熟的旅客可能要一直抬頭看)
作者: dosoleil 2022-10-20 07:25:00
改的都是造型設計啊 根本沒有性能大改造 那當然能酸的地方就像外人評時裝一樣多
作者:
lain2002 (lunca)
2022-10-20 07:37:00最重要的路網圖不到牆面的1/5……
作者:
freebug (Freebug)
2022-10-20 09:08:00比改造前好多了 不懂為何為酸而酸??
早期高捷的售票機是直接選擇到達站,後來也改成票價模式
常去中山站,老實說是變醜中山站新指標更是... 不知道怎麼說
配色ok 但也覺得圖太小不實用 有時候設計也不知道政府單位主導了哪些事情 常常會因此變得四不像 但還是希望聽到多點設計的理念與本意
作者:
gandalf2 (圓肚肚龍貓)
2022-10-20 15:08:00這路網圖那麼小是怎樣
作者: tt50214tt 2022-10-20 18:04:00
看地圖而已 脖子是要抬多高
作者:
leopika (李奧納多皮卡皮丘)
2022-10-20 18:35:00以捷運站的人潮,語音售票那台真的有用嗎?
作者:
faze (就其實也還好)
2022-10-20 19:16:00紐約地鐵是因為算次的 跟坐的距離沒關係 所以售票機不需要地圖吧
這個設計學院到底有什麼神通廣大的能力,北捷的大型設計案都是設計學院在拿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22-10-20 20:52:00作者:
icearea (氷の領域)
2022-10-20 21:13:00UI美觀度上升了 但UX感覺上是退步的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22-10-20 21:24:00同意樓上
作者:
donkilu (donkilu)
2022-10-21 00:07:00路線圖原本是每台上方各一張 現在放大版確實變得更難閱讀… 比較好是放入售票介面但感覺他們介面這部分只想做拉皮 不想大改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22-10-21 00:17:00介面要大改 可能就涉及深層程式設計修改了....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22-10-21 00:19:00WELCOME to TAIWAN....
作者:
jersey (FinalCountDown)
2022-10-21 02:53:00使用頻率最高是售票區,這個發想就有問題
作者:
linlos (跟我唸一邊)
2022-10-21 03:42:00越改越醜
其實看售票機外觀完全沒變,介面流程也完全沒動就知道只是一個低成本的拉皮案。猜想北捷是想花小錢靠設研院搭上這幾波公共運輸空間改造的順風車賺一波形象分,沒想到台鐵跟北捷接連翻車被看破手腳只是淺層拉皮
作者: Hotem 2022-10-21 04:14:00
路線圖 -_- 真的不行
其實真正在意服務體驗的公司,應該自己養體驗設計團隊,去針對接觸點、線上線下使用痛點、滿意度等各個環節深度蹲點調研,外包專案不是不行,但只想給點小錢,機台都不給改,要讓人有感就只能從皮層著手,只是這次剛好改到翻車。但看北捷App萬年來那個工程師自己刻畫面的鬼UIUX,要說服北捷養設計團隊,難吧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22-10-21 04:26:00北捷本來專業就不在於程式設計吧....感覺 其實台北市府應該可以將所有程式包含網站都外包給資訊公司來做 應該會更好吧....
我也覺得應該還是要外包,就好比我是開餐廳的,我總不能連店裝潢設計要開新店鋪也是自己全包設計裝潢,有些不算是餐飲的專業就好比捷運公司也是一樣,當然你可以請美術編輯貼貼粉絲團文章什麼的,但總不可能整個美感設計都自己來但我覺得美感設計這部分,一定要融入經營者和消費者(使用者)觀點來均衡,不然這個路線圖又不大又要抬頭看,真的對不常來台北的旅客觀光客不太友善就是
作者: FLastname (Name56) 2022-10-21 06:13:00
這已經不是美醜的問題了設計團隊只要有一個人用過售票機幾次就不會設計出這種反智的東西
畫圖、系統開發可以給乙方做,但核心價值甲方一定要能掌握,我自己在體驗設計產業的乙方工作,很明確感覺到專業的甲方對於最後的設計產出有多大影響。所以不是不能設計外包,但甲方必須要有對等專業且能協調內部利害關係人的團隊。像是售票機UI只有拉皮這件事,可以想見售票機的程式邏輯可能動不得,運送能力也有限,要改等於要動核心,這時候一個具高層級且能協調各方團隊的內部團隊就很重要,這不只是甲方有沒有人的問題,是甲方的上層要能直接意識到服務設計的重要,拉高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橫向組織跨領域團隊。*運算能力
作者: mdk262 (none) 2022-10-19 22:14:00
難看!整個車站黑漆麻烏,這叫有設計?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22-10-19 22:27:00好了啦,人家是神聖不可欺的台灣設計研究院欸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22-10-19 22:31:00至少沒把路網圖放到天花板上就好了
作者:
payeah (大佐)
2022-10-19 22:49:00路線圖舊版比較好
其實Google搜尋『日本的地鐵售票機』,也不少個都是把路線圖放在最上面位置...
作者:
temu2015 (TEMU2015)
2022-10-19 22:53:00一定是我個人美感不足
例如這個:
![]()
![]()
改造的不錯,推推,路線圖的風格也不一樣了,預留更多空間給萬大樹林線
站體如果比較挑高的話,那個位置也是要抬頭,但是是比
作者:
M990034 (Willy改回台鐵用詞)
2022-10-19 22:59:00人家日本路線圖雖然放在上面,但人家圖片很大...
作者: dosoleil 2022-10-19 23:00:00
是說為何都不能設計成地圖查找 直接點選目的站 而一定堅持只有票價按鈕 這是21世紀嗎
港鐵的是電子螢幕顯示路線圖
![]()
紐約地鐵,路線圖不在售票機上???
![]()
作者: dosoleil 2022-10-19 23:07:00
又或是旁邊貼幾面加註票價的路線圖也好高級點 也能擺一台百貨公司那種互動式路線圖or導覽圖
這部分改得還ok,但站內的指標真的是想問什麼時候改回來,字體跟排版都是原本的指標比較好看,也都已經是北捷的特色了
作者: dosoleil 2022-10-19 23:11:00
然後營運中的燈號很不實用吧(純造型而已故障是不會螢幕顯示嗎 就算螢幕故障全黑 會有人硬要喚醒他 而不用隔壁螢幕正常的嗎= =(還是他真的會待機休眠…
看來看去好幾個不同國家城市的售票機後,我覺得我們中山站新款的機身是還蠻好看的沒錯,但路線圖我覺得應該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抬頭看字又小是有點累人(特別對於路線價錢不熟的旅客可能要一直抬頭看)
作者: dosoleil 2022-10-19 23:25:00
改的都是造型設計啊 根本沒有性能大改造 那當然能酸的地方就像外人評時裝一樣多
作者:
lain2002 (lunca)
2022-10-19 23:37:00最重要的路網圖不到牆面的1/5……
作者:
freebug (Freebug)
2022-10-20 01:08:00比改造前好多了 不懂為何為酸而酸??
早期高捷的售票機是直接選擇到達站,後來也改成票價模式
常去中山站,老實說是變醜中山站新指標更是... 不知道怎麼說
配色ok 但也覺得圖太小不實用 有時候設計也不知道政府單位主導了哪些事情 常常會因此變得四不像 但還是希望聽到多點設計的理念與本意
作者:
gandalf2 (圓肚肚龍貓)
2022-10-20 07:08:00這路網圖那麼小是怎樣
作者: tt50214tt 2022-10-20 10:04:00
看地圖而已 脖子是要抬多高
作者:
leopika (李奧納多皮卡皮丘)
2022-10-20 10:35:00以捷運站的人潮,語音售票那台真的有用嗎?
作者:
faze (就其實也還好)
2022-10-20 11:16:00紐約地鐵是因為算次的 跟坐的距離沒關係 所以售票機不需要地圖吧
這個設計學院到底有什麼神通廣大的能力,北捷的大型設計案都是設計學院在拿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22-10-20 12:52:00作者:
icearea (氷の領域)
2022-10-20 13:13:00UI美觀度上升了 但UX感覺上是退步的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22-10-20 13:24:00同意樓上
作者:
donkilu (donkilu)
2022-10-20 16:07:00路線圖原本是每台上方各一張 現在放大版確實變得更難閱讀… 比較好是放入售票介面但感覺他們介面這部分只想做拉皮 不想大改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22-10-20 16:17:00介面要大改 可能就涉及深層程式設計修改了....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22-10-20 16:19:00WELCOME to TAIWAN....
作者:
jersey (FinalCountDown)
2022-10-20 18:53:00使用頻率最高是售票區,這個發想就有問題
作者:
linlos (跟我唸一邊)
2022-10-20 19:42:00越改越醜
其實看售票機外觀完全沒變,介面流程也完全沒動就知道只是一個低成本的拉皮案。猜想北捷是想花小錢靠設研院搭上這幾波公共運輸空間改造的順風車賺一波形象分,沒想到台鐵跟北捷接連翻車被看破手腳只是淺層拉皮
作者: Hotem 2022-10-20 20:14:00
路線圖 -_- 真的不行
其實真正在意服務體驗的公司,應該自己養體驗設計團隊,去針對接觸點、線上線下使用痛點、滿意度等各個環節深度蹲點調研,外包專案不是不行,但只想給點小錢,機台都不給改,要讓人有感就只能從皮層著手,只是這次剛好改到翻車。但看北捷App萬年來那個工程師自己刻畫面的鬼UIUX,要說服北捷養設計團隊,難吧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22-10-20 20:26:00北捷本來專業就不在於程式設計吧....感覺 其實台北市府應該可以將所有程式包含網站都外包給資訊公司來做 應該會更好吧....
我也覺得應該還是要外包,就好比我是開餐廳的,我總不能連店裝潢設計要開新店鋪也是自己全包設計裝潢,有些不算是餐飲的專業就好比捷運公司也是一樣,當然你可以請美術編輯貼貼粉絲團文章什麼的,但總不可能整個美感設計都自己來但我覺得美感設計這部分,一定要融入經營者和消費者(使用者)觀點來均衡,不然這個路線圖又不大又要抬頭看,真的對不常來台北的旅客觀光客不太友善就是
作者: FLastname (Name56) 2022-10-20 22:13:00
這已經不是美醜的問題了設計團隊只要有一個人用過售票機幾次就不會設計出這種反智的東西
畫圖、系統開發可以給乙方做,但核心價值甲方一定要能掌握,我自己在體驗設計產業的乙方工作,很明確感覺到專業的甲方對於最後的設計產出有多大影響。所以不是不能設計外包,但甲方必須要有對等專業且能協調內部利害關係人的團隊。像是售票機UI只有拉皮這件事,可以想見售票機的程式邏輯可能動不得,運送能力也有限,要改等於要動核心,這時候一個具高層級且能協調各方團隊的內部團隊就很重要,這不只是甲方有沒有人的問題,是甲方的上層要能直接意識到服務設計的重要,拉高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橫向組織跨領域團隊。*運算能力
作者:
deLaplace95 (demon knows something! )
2022-10-24 11:45:00實際現場看完全不會覺得很高,拍起來很高 但這裡天花板大概就2m2左右,視力正常退後一兩步其實很清楚,但如果是外國人確實會有點吃力,英文字倒是真的有點小,但是在友善機台其實有比較低的路網圖,不會看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