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環狀捷運讓人好有壓迫感!!!

作者: eddisontw (沙丘)   2016-03-29 15:49:55
每次經過中和景平路
原本的高架橋已經夠擠了
看到那個柱子
蓋得比周遭的公寓都還要高
未來還要在柱子上面蓋軌道
感覺壓迫感好大
中山路上面的雙層輕軌
碩大的鋼柱也讓人覺得不太舒服
原本路不大寬的馬路
加上了環狀線的軌道之後更擁擠了
台北捷運文湖線還沒有這種感覺
可能內湖的路還是比中和寬一點
或是環狀線的工程還沒有施工完
有人有同感嗎???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6-03-29 15:51:00
給本雲霄飛車啊 哈哈
作者: spookym (史步齊)   2016-03-29 16:16:00
臺中捷運在北屯路上也是類似的感覺,那一段高架高度很高,北屯路也只雙向共四線道。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16-03-29 16:20:00
環狀線並沒有雲霄飛車吧....
作者: Howard61313 (好餓)   2016-03-29 16:23:00
如果是景平路,本來的台64高架橋就已經很大了,上面加層軌道的差別反而沒那麼大吧
作者: M990034 (Willy改回台鐵用詞)   2016-03-29 16:27:00
去一趟東京你就會習慣惹(茶)
作者: xen2003 (xen2003)   2016-03-29 16:29:00
五楊高架一開始也是這樣,習慣就好
作者: WeAntiTVBS   2016-03-29 16:42:00
無誤 習慣就好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16-03-29 16:47:00
是說中山路到中正路這段的景平路吧 這段應該還好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6-03-29 16:58:00
就沒錢蓋地下化啊!(攤手)
作者: whitefox (八十萬定存宅男)   2016-03-29 17:12:00
有翡翠水庫的大水管在地下,所以沒法地下化
作者: over999 (唉呦)   2016-03-29 18:21:00
都別蓋都別搭
作者: Howard61313 (好餓)   2016-03-29 19:20:00
不過,捷運高架橋的壓迫感不及快速道路吧
作者: O0OO (綽號暱稱)   2016-03-29 19:45:00
地下化的錢 可能10年後都開不了工
作者: doraemon129K (小薛)   2016-03-29 20:23:00
工程結束收尾回復後就不會這樣覺得了
作者: YellowWolf (YW)   2016-03-29 20:43:00
我只在乎何時通車
作者: rex510 (é›·å…‹æ–¯)   2016-03-29 20:56:00
旁邊房子都更不要這麼靠近不就好了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3-29 21:39:00
一塊土地的縱深往往沒幾公尺
作者: iqeqicq (南無警察大菩薩)   2016-03-29 22:08:00
學俄國人挖個地下一百米,不就得了?當時他們可沒有潛盾這玩意兒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3-29 22:09:00
台北的地質不適用 加壓除外
作者: iqeqicq (南無警察大菩薩)   2016-03-29 22:10:00
潛盾開挖前還要地盤改良啊……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3-29 22:12:00
那是地質更差的地方
作者: hinajian (☆小雛☆)   2016-03-29 22:44:00
俄國人怎挖的,真的挖100公尺深一段縱谷過去?喔原來你是說沒機器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29 22:47:00
俄國是挖WW3核戰掩體,順便當地鐵
作者: hinajian (☆小雛☆)   2016-03-29 22:47:00
總之就是人工挖隧道對吧
作者: leeu330 (雨飄)   2016-03-30 00:13:00
我每天騎板南路都覺得很怕有東西掉下來…囧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16-03-30 01:13:00
蘇聯那時候還沒有TPM吧 應該是一點一點炸出來的?
作者: iqeqicq (南無警察大菩薩)   2016-03-30 02:00:00
環狀線頭前庄也是民防車站,有加固結構啊
作者: asyousaid   2016-03-30 03:38:00
都更、人行道加寬、騎樓淨空是正解
作者: acergame5 (acergame5)   2016-03-30 06:58:00
都更? 沒都到自己家都講的很大聲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6-03-30 10:15:00
潛盾"機"是後來才有的 潛盾工法的開挖面可以靠人工挖掘https://goo.gl/e8HtsC 這工法跟倫敦地鐵一樣長久https://goo.gl/oqVxo0 莫斯科看來是明挖法 反正不缺人XD
作者: ultratimes   2016-03-30 15:48:00
地下化要多花3000億,但效益可能是9000億這也是桃園為何堅持鐵路地下化的原因...高架化就表面CP值超高,實則外部成本轉嫁他人
作者: nadoka (小那 娜豆卡)   2016-03-31 03:01:00
內湖站那個轉彎也是懸在那邊好幾個月剛好那段期間不知道哪一段有發生砸到工人的意外小時候經過那邊的時候都怕怕的XD
作者: abibas (盜版愛跌倒)   2016-03-31 16:04:00
效益, 是地主的效益吧~
作者: bboring (做不完的報告)   2016-03-31 16:30:00
想省錢也沒辦法,空間就是這麼大 ..,不然地下要花更多錢
作者: mmm333 (單身一輩子吧)   2016-04-02 19:00:00
請樓上的某U解釋一下,地下化可以效益三倍於成本的理論是從何而來。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讀)   2016-04-04 04:47:00
大濕:NV驅動值5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