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為何投手新秀的評估比打者新秀困難?

作者: abc12812   2020-03-02 06:23:41
現在這個數據的時代 投手有一堆可以量化的數據來評估
如球速 轉速 出手點 旋轉方向 甚至球路的變化量 都可以被直接量化
反觀打者的評估 現在仍缺少可量化的進階數據
很多球探用語 如揮棒速度 揮棒距離這些 都只是反映球探的愛好而已
然而在預測新秀表現上 似乎投手新秀的發展要遠比打者還難預測
以fWAR為例 去年的打者前十 只有一人沒入選過BA百大 (Ketel Marte)
然而投手前十 卻有四位沒入選過BA百大 (deGrom, Lynn, Morton, Bieber)
相似的情況也出現在獎項票選上
從01年起的MVP裡 只有兩位沒入選過BA百大 (Altuve, Donaldson)
然而沒入選過BA百大卻拿到賽揚獎的投手卻屢見不鮮
(Santana, Webb, Dickey, Kluber, deGrom, Keuchel)
為什麼投手可以量化的數據比較多 但卻有那麼多璞玉沒辦法被球探發覺呢?
作者: ZaneTrout (帥氣火迷)   2020-03-02 06:59:00
投手損壞率比較高應該也要列入考慮吧
作者: Car1osCorrea (Astro今年拿冠軍)   2020-03-02 08:14:00
contact%, o-swing%...etc
作者: abc12812   2020-03-02 08:22:00
樓上 你舉的數據一來不是小聯盟數據 二來這些是被動數據會隨對手強度不同而改變 不是像投手球速這樣放哪個環境都差不多
作者: a1ibooda (白告口木)   2020-03-02 08:28:00
這篇論點有趣,希望有神人解答
作者: ennakura (蘋果酒)   2020-03-02 08:46:00
因為打者還受到視力因素普遍比較難因為改變姿勢爆發?
作者: bons2 (就是現在)   2020-03-02 09:06:00
投手還要考慮心臟大不大,沒經過高強度比賽難評估
作者: Pennyjr (木頭人)   2020-03-02 09:07:00
投手還要擔心偷暗號,打者不用 (誤
作者: Sizemore24 (newborn in Tampa)   2020-03-02 09:19:00
覺得成為一個好投手的技巧難度更高,另外年輕投手也比較難重複成功
作者: JustinIdiot (←傻子)   2020-03-02 09:22:00
你已經回答掉一部分答案了 剩下的我嘗試回答 一般來說 投手會比野手來得簡單看 不看投球機制、手臂動作影響投手實力的就stuff、control/command、movement頂多加上deception 而打者最少就有常說的5 tools(可
作者: PeaceBro (和平哥)   2020-03-02 09:23:00
投手受大傷的機會高 像deGrom就是一進職業就開TJ 比較
作者: JustinIdiot (←傻子)   2020-03-02 09:23:00
以想成項目愈多 容錯空間就愈大) 再者 投手控球或許
作者: visda (cano)   2020-03-02 09:23:00
因為投手的表現是打者表現決定的,不是他自己決定的
作者: catsondbs (貓仔)   2020-03-02 09:45:00
因為打者比較投手更引球探注目 不然Glavine跟Maddux就不用棄投從打了
作者: jmorpheus (morpheus)   2020-03-02 10:21:00
投手很多數據是其實是打者策略的投影吧
作者: AaronJudge (你看看我長得好帥啊)   2020-03-02 10:50:00
game plan無法量化應該也有差,但這點較偏向makeup?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20-03-02 11:00:00
阿偷伯要扣掉吧
作者: blackpanther ( )   2020-03-02 11:07:00
打者也比較受妹仔關注,看看Glavine和Maddux就知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LECMCargd8
作者: ray41705 (Heydaddy)   2020-03-02 12:58:00
推J大分析
作者: alankira (小艾)   2020-03-02 13:03:00
打者往上一級打數據掉的也不在少數喔,有些選手的上限就在那邊
作者: jaysuzuki (我要成為核心王)   2020-03-02 13:15:00
不知道原因,不過投手養成似乎比野手難得多
作者: sarserror (閻羅煞)   2020-03-02 13:18:00
可是我覺得這題目還是很有意思,打者不管是打擊型態還是選球還是有一半取決於對手,但投手的轉速球速卻是不管在台灣還是美國都一樣的絕對數據(撇除些微氣候影響)
作者: ultratimes   2020-03-02 13:47:00
打者打出的球也是有轉速的 擊球轉速也會影響打擊品質https://youtu.be/W9TE9xINKIk
作者: ennakura (蘋果酒)   2020-03-02 14:52:00
我知道Chris Davis的打者(風扇)轉速不錯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20-03-02 14:52:00
會不會跟樣本數也有關係??我查MLB的官網TOP 1002020年有35個投手入選,65野手入選。2019年是34投 66野2018年48投 52野、2017年43投 57野因為原PO篩選條件是用WAR,所以有本錢達到WAR前10的基本上都是要固定輪值(每隊至少5人),野手必須要常駐野手(C很困難,畢竟輪休),等於是百大野手基數大於百大投手自然漏網之魚就少再來就是,投手相對上較好量化(球速、控球力等等)因此小聯盟如果觀察差不多就直接拉上來開箱測測看相對打者在小聯盟待的時間(PA數)要夠大,大到被入選百大因此在小聯盟的觀察時間長,所以百大估打者較準確
作者: spurs2120 (Fundamental)   2020-03-02 21:34:00
樓上的推論蠻合理的
作者: pujos (lks)   2020-03-02 22:00:00
因為投手做的事比較困難投手不只是需要把球投好,更要讓對面打不好,這是不同層次的事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20-03-02 22:04:00
怎麼看都是打者要做的事情比較困難吧....打者不只是需要把揮棒做好,更要把球打去對面守不好的地方,這也是不同層次的事
作者: pujos (lks)   2020-03-02 22:06:00
數據告訴我們不需要打到什麼地方,場內就可以打者的contact很少因為層級差多少但是投手高低層級能繳出的控球表現天差地遠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20-03-02 22:10:00
這樣很妙,既然"數據告訴我們不需要打到什麼地方,場內就可以",那投手不也是如此,如何"讓對面打不好"
作者: andy880036s (築牆是一種態度)   2020-03-02 22:12:00
投手的變數較大一來也是因為有的投手型態很吃守備受到背後隊友的守備能力影響很大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20-03-02 22:12:00
只要被打進場內就好? 投手轉換層級的控球力往往跟打者的
作者: pujos (lks)   2020-03-02 22:13:00
投手往中間丟,跟打者往中間打效果一樣?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20-03-02 22:13:00
選球能力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投打就是一體兩面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20-03-02 22:14:00
對啊,丟中間跟角落當然有差,所以打者換層級掉最多的往往是長打力,偏偏挑contact出來講不恰當吧
作者: pujos (lks)   2020-03-02 22:15:00
越高層級往外丟壞球,往中間丟自殺,這是跟小聯盟完全不同的世界,很多控球優異的上去自動變BB槍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20-03-02 22:15:00
我會認為既然投打是一體兩面,所以我會認為小聯盟養成是打者相對較成熟才會拉去更高層級,投手則是拉比較快
作者: pujos (lks)   2020-03-02 22:16:00
至於打者game power有,抓得住失投,帳面成績就不會多差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20-03-02 22:17:00
才會出現光看百大會有對投手預測相對不準的狀況
作者: pujos (lks)   2020-03-02 22:27:00
等等,不對我的印象野手上去年齡比打者高*投手
作者: ph49 (如果不是你我依然是我)   2020-03-03 00:08:00
手臂是消耗品,而且心理成熟怎麼評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