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MLB自由市場寒冬:從勞資協議開始說起

作者: apporience (椰蛋)   2019-02-15 00:08:00
小熊這個例子在Scorecasting這本書裡面講過
原書裡他是要探討小熊百年無冠到底是不是運氣差
從一些攻守的統計數字來看,
作者認為小熊戰績差並不是運氣差,
小熊屬於運氣普通的球隊,所以小熊戰績爛或無冠就只是單純爛
就好像洋基拿了最多冠軍不是運氣好,而是球隊強
但作者有提到拿第二多冠軍的紅雀倒是有可能運氣比較好些
以及當時的太空人運氣可能的確稍差(當時太空人還是無冠)
於是作者接下來探討小熊一直這麼爛,是否因為缺乏了讓戰績變好的動機
就如你列的數據一樣,他們發現小熊不管戰績好壞,進場人數仍然是爆炸高
進場人數對於戰績好壞這個指標非常不敏感
相比之下,同在芝加哥的白襪隊球迷就對戰績敏感得多
p.s. 洋基進場人數與戰績好壞的關係則接近聯盟平均
小熊隊的球迷甚至對於門票漲價也不怎麼在意
作者比較了在相同時期下(忘記是從幾年開始算了)
小熊隊的門票漲幅達到了60多% (聯盟平均約40多%)
球迷仍然買票進場支持,加上其他的譬如周邊商品和轉播權的收入
作者認為這讓小熊,至少其管理高層減低了贏球的動機
有趣的是,對小熊隊球迷來說,比起門票漲價
啤酒價格的波動反而更能反映球迷進場人數
相比之下白襪進場人數就跟門票價格較有關,而跟啤酒價格沒什麼關係
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何當時小熊主場的啤酒是全美第三便宜
(作者說的,我是沒去查現在還是不是如此啦)
剛在audible聽完這本書,趁著還記得住和大家分享
對運動相關統計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看,不會很艱澀,適合入門
書中舉了很多棒球和美式足球的例子,以統計數據回答一些球迷常有的疑問
我覺得另外一個很有趣的點,是作者對於主場優勢的解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書看我就不暴雷了~
聽完這本書之後覺得棒球有更多看點了 XD
※ 引述《Roshiel (Roshiel)》之銘言:
: 我也提出一個我的想法,主要是關於豪門球隊豪華稅的影響
: 豪門球隊向來以財大氣粗著稱,畢竟他們的球迷數多、進場人多
: 周邊商品收益驚人,賺的錢多自然就會比較有餘力當盤子簽人
: JK大的文章中提到豪華稅的懲罰是造成高價FA市場冷淡的主因
: 這邊我想提出另外一種看法
: 就是豪門的觀眾人數不太會被戰績所左右
: 讓我舉小熊當例子吧(畢竟我對小熊比較熟)
: 通常豪門球隊沒再搞重建這種事,畢竟觀眾數還是要顧
: 可是前幾年小熊這個豪門球隊找來了Theo徹底打掉重建
: 把陣中球星幾乎全部賣光光,放有缺陷的選手直接在MLB練等(如Rizzo)
: (不知道這在MLB史上,開啟錢鬥後,豪門球隊中是不是頭一遭?)
: 我們看看小熊的進場觀眾人數有沒有受到戰績/球星的影響
: (觀眾人數來源自BR)
: W L W% 總人數 場均人數
: 2018 95 68 0.58 3181089 38794
: 2017 92 70 0.57 3199562 39501
: 2016 103 58 0.64 3232420 39906
: 2015 97 65 0.60 2919122 36039 增加幅度
: 平均 96.75 65.25 0.60 3133048 38560 8.7%
: W L W% 總人數 場均人數
: 2014 73 89 0.45 2652113 32742
: 2013 66 96 0.41 2642682 32626
: 2012 61 101 0.38 2882756 35590
: 2011 71 91 0.44 3017966 37259
: 2010 75 87 0.46 3062973 37814
: 平均 69.2 92.8 0.43 2851698 35206
: 首先我們都知道球團的收入絕對不是只有票房
: 但是我查不到球團確實的財報,相信球團也不會讓我們知道
: 但是觀眾人數是一項很直接的指標
: 老闆在2011年把Theo從紅襪挖角過來之後經過三年徹底地重建
: 於2015年搖身一變成為季後賽勁旅
: 如果抓這幾年來看,可以看到2010~2014年與2015~2018年這兩段時期
: 10~14這幾年是將近百敗的超級爛隊,15~18則是將近百勝的勁旅
: 這兩個時期球隊的戰力、星度,比賽競爭力都是完全無法比擬的
: 可是進場人數有天差地別的差距嗎??
: 並沒有!! 就只差了8.7%
: 當然這只是一項指標,球隊獲利當然會因為有無季後賽會有差異
: 但是很明顯地對於進場人數沒啥影響
: 為什麼呢??
: 因為球迷喜歡的是小熊隊,而不是小熊球員
: 說極端一點,今天在球場內的是自家養出來的明星KB
: 還是砸重金從FA市場搶到手的抗癌,或者是 我(Roshiel)
: 基本上球場還是會被球迷塞爆
: 這不知道是球隊經營太成功呢??還是球迷太死忠
: 這個現象可以在其他的豪門球隊中很輕易的找到
: (躲人、洋基、紅襪、巨人)
: 都有類似的現象,只是他們沒有像小熊這種徹底打掉重建的時期
: 既然不管怎樣球迷都會進場
: 那麼....撒大錢簽FA球星,真的有其必要性嗎??
: 還不如緊守豪華稅線,至少有交代就好
: 不過這種思維並不是"贏球"的思維,而是"賺錢"的思維
: 當然贏球跟賺錢之間並不衝突
: 當然可以既贏球又賺錢,只是今天當球團的管理者把"賺錢"放在"贏球"前面一些些時
: 就會出現現在這種狀況
: 現在緊守豪華稅線的球隊管理者是誰呢??
: 躲人的Andrew Friedman、小熊的Theo Epstein都是精打細算的管理大師
: 他們的專長不是打棒球而是搞管理
: 洋基的小老闆上任後也讓現金人發揮管理專長
: 自然會傾向於如何去賺更多的錢
: 豪門球隊如此,小市場球隊(如光芒、運動家等)
: 也是差不多,不管球隊戰力如何觀眾就是不來
: 因此我會覺得,豪華稅線的懲罰固然是一項原因
: 但是當豪門球隊發現有沒有球星其實差別不大的時候
: 還會繼續砸錢簽球星嗎??
作者: nolander (自己國家自己救)   2019-02-15 00:14:00
作者: pedro1025 (〔○〝─〞○〕)   2019-02-15 01:09:00
作者: MaudolWeng (毛豆)   2019-02-15 01:21:00
白襪跟小熊的區域關係應該也很大吧?!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19-02-15 06:59:00
推推,小熊真的是死忠
作者: sunnydragon7 (香腸)   2019-02-15 09:03:00
跟紐約尼克、洛杉磯湖人類似,戰績影響進場人數不大
作者: aborwang (Abor)   2019-02-15 09:06:00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19-02-15 09:49:00
可以請原PO多提些內容嗎?? 個人覺得很有趣我查躲人的觀眾人數也跟小熊類似,前幾年躲人有財務危機無法撒錢,戰績也普普時,觀眾人數也跟現在連亞時差不多另一個豪門老人也是如此,偶數年奪冠也沒啥大幫助而且如推文,洋基的進場數其實主要跟換球場有關
作者: whhw (人有羞恥馬無所謂)   2019-02-15 12:21:00
作者: chandi (生活來點樂趣吧)   2019-02-15 12:25:00
I
作者: yejcl (貢丸二壘手)   2019-02-15 12:26:00
推 很有趣
作者: tfrence (秋後文青)   2019-02-15 12:48:00
作者: azlbf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   2019-02-15 17:42:00
小熊啤酒7.9鎂 是最貴的幾個但軟飲 +熱狗套餐9.9鎂 算前幾便宜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