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MLB自由市場寒冬:從勞資協議開始說起

作者: Roshiel (Roshiel)   2019-02-14 22:32:56
我也提出一個我的想法,主要是關於豪門球隊豪華稅的影響
豪門球隊向來以財大氣粗著稱,畢竟他們的球迷數多、進場人多
周邊商品收益驚人,賺的錢多自然就會比較有餘力當盤子簽人
JK大的文章中提到豪華稅的懲罰是造成高價FA市場冷淡的主因
這邊我想提出另外一種看法
就是豪門的觀眾人數不太會被戰績所左右
讓我舉小熊當例子吧(畢竟我對小熊比較熟)
通常豪門球隊沒再搞重建這種事,畢竟觀眾數還是要顧
可是前幾年小熊這個豪門球隊找來了Theo徹底打掉重建
把陣中球星幾乎全部賣光光,放有缺陷的選手直接在MLB練等(如Rizzo)
(不知道這在MLB史上,開啟錢鬥後,豪門球隊中是不是頭一遭?)
我們看看小熊的進場觀眾人數有沒有受到戰績/球星的影響
(觀眾人數來源自BR)
W L W% 總人數 場均人數
2018 95 68 0.58 3181089 38794
2017 92 70 0.57 3199562 39501
2016 103 58 0.64 3232420 39906
2015 97 65 0.60 2919122 36039 增加幅度
平均 96.75 65.25 0.60 3133048 38560 8.7%
W L W% 總人數 場均人數
2014 73 89 0.45 2652113 32742
2013 66 96 0.41 2642682 32626
2012 61 101 0.38 2882756 35590
2011 71 91 0.44 3017966 37259
2010 75 87 0.46 3062973 37814
平均 69.2 92.8 0.43 2851698 35206
首先我們都知道球團的收入絕對不是只有票房
但是我查不到球團確實的財報,相信球團也不會讓我們知道
但是觀眾人數是一項很直接的指標
老闆在2011年把Theo從紅襪挖角過來之後經過三年徹底地重建
於2015年搖身一變成為季後賽勁旅
如果抓這幾年來看,可以看到2010~2014年與2015~2018年這兩段時期
10~14這幾年是將近百敗的超級爛隊,15~18則是將近百勝的勁旅
這兩個時期球隊的戰力、星度,比賽競爭力都是完全無法比擬的
可是進場人數有天差地別的差距嗎??
並沒有!! 就只差了8.7%
當然這只是一項指標,球隊獲利當然會因為有無季後賽會有差異
但是很明顯地對於進場人數沒啥影響
為什麼呢??
因為球迷喜歡的是小熊隊,而不是小熊球員
說極端一點,今天在球場內的是自家養出來的明星KB
還是砸重金從FA市場搶到手的抗癌,或者是 我(Roshiel)
基本上球場還是會被球迷塞爆
這不知道是球隊經營太成功呢??還是球迷太死忠
這個現象可以在其他的豪門球隊中很輕易的找到
(躲人、洋基、紅襪、巨人)
都有類似的現象,只是他們沒有像小熊這種徹底打掉重建的時期
既然不管怎樣球迷都會進場
那麼....撒大錢簽FA球星,真的有其必要性嗎??
還不如緊守豪華稅線,至少有交代就好
不過這種思維並不是"贏球"的思維,而是"賺錢"的思維
當然贏球跟賺錢之間並不衝突
當然可以既贏球又賺錢,只是今天當球團的管理者把"賺錢"放在"贏球"前面一些些時
就會出現現在這種狀況
現在緊守豪華稅線的球隊管理者是誰呢??
躲人的Andrew Friedman、小熊的Theo Epstein都是精打細算的管理大師
他們的專長不是打棒球而是搞管理
洋基的小老闆上任後也讓現金人發揮管理專長
自然會傾向於如何去賺更多的錢
豪門球隊如此,小市場球隊(如光芒、運動家等)
也是差不多,不管球隊戰力如何觀眾就是不來
因此我會覺得,豪華稅線的懲罰固然是一項原因
但是當豪門球隊發現有沒有球星其實差別不大的時候
還會繼續砸錢簽球星嗎??
作者: iaMSoRy (iaMSoRy)   2019-02-14 22:48:00
....8.7%很多
作者: nangaluchen (安安)   2019-02-14 22:54:00
將近10%是很多的
作者: zirca (竹楓)   2019-02-14 22:54:00
8.7%很多好嗎
作者: nangaluchen (安安)   2019-02-14 22:55:00
特別是觀眾進場 也不用花多餘的成本
作者: ocean11 (深海)   2019-02-14 23:01:00
小熊剛好是豪門裡面球迷最不受戰績影響的
作者: appshjkli (貓肉球)   2019-02-14 23:07:00
別的不說NYY的進場人數你一看就知道差異了NYY在2008年的觀眾入場總人數是4,298,6552016年的入場人數剩下3,063,4052016年NYY的戰績還是84-78,超過5成勝率 薪資213M
作者: ChrisDavis (工業電風扇)   2019-02-14 23:13:00
8.7%不是單單一個只而已...
作者: Tyrone (三分之一的人生)   2019-02-14 23:30:00
如果哪天所得稅從10%升到18%,希望你也出來說只有8%還好XD
作者: ChrisDavis (工業電風扇)   2019-02-14 23:34:00
如果8.7%是一個只而已,為什麼球員會挑稅低的隊伍加盟
作者: iaMSoRy (iaMSoRy)   2019-02-14 23:37:00
科技業只不過茅山道士就是台灣之光了,8.7%根本多翻了而且還沒算熱狗和啤酒的利潤
作者: borriss (松)   2019-02-14 23:50:00
306當基準(? 後面四年少了一百萬入場 也算成本吧(X
作者: betadu (正直有為電鋸弟弟)   2019-02-14 23:59:00
光是能進季後賽就是保證大賺了 戰績跟票房哪有沒關係
作者: sam731215 (sam)   2019-02-15 00:01:00
單看進場人數,不是很準,要連成本一起考慮進去多8.7%的進場人數,成本幾乎為0,相關收入都是淨利
作者: mattaus (向前轉動的巨輪)   2019-02-15 00:07:00
2008是NYY舊球場最後一年,2009是新球場,門票很貴
作者: pujos (lks)   2019-02-15 07:17:00
8.7%很小啊,怎麼會有人覺得多?現在“總進場”人數也不過占球隊2成上下的收入你簽一個一年要20M的球員,幾乎就吃光所有門票了也就是說少簽一個,比你努力到流鼻血還好用就算是太空人,你自己算一下太空人減少的那些進場人數才多少錢現在這聯盟賺錢早就不是靠人了打進季後賽更莫名其妙,又不是中職,季後賽錢大部分歸聯盟,部分分潤照打的輪數分,對球隊打身體健康的好嗎
作者: kimkim (專業魯蛇)   2019-02-15 08:34:00
總進場人數只占球隊收入兩成?! 那所以主要收入是轉播或週邊商品的收入嗎? 求解
作者: corlos (ナニソレ、イミワカンナ)   2019-02-15 09:40:00
8.7%沒算到鍵盤俠跟只看電視的,我覺得效益沒這麼低MLB我也是覺得球星沒屁用但不會像原po說的一文不值
作者: pujos (lks)   2019-02-15 10:17:00
就不說你的人均50萬美金合不合理了5000人*81場*50鎂=2000萬美金上面的覺得場均增減五千人容易,還是直接少簽一個人容易?*人均50鎂,另外我印象啦16年在戰Loria,馬大魚經營成效的時候,有人撈過,馬林魚主場的人均消費是…15~18鎂憑我僅存的印象,就只有幾隊大城市能夠得上你的50鎂而已
作者: borriss (松)   2019-02-15 13:45:00
停車費要算進去(X
作者: bkm1 (殷仔 加油!!!)   2019-02-15 14:05:00
其實瑞格李球場好像要成長20%也很難 近10年最慘都有八成進場 但成績真的跟進場數有正相關 光看13 14跟15~18差距就很明顯 10~12真的屬於吃老本狀態 一路下跌
作者: z83420123 (VoLTsRiNe)   2019-02-15 17:02:00
還有原因是因為棒球實在單明星影響力太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