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IsoD+SLG

作者: Danielly (蘋果蟲)   2011-09-09 10:57:09
IsoD代表純上壘率
SLG是壘打數除以打數,某種程度上是代表了這名打者如果將球打進場內推進多少個壘包
那這兩個數據相加後我直觀的認為代表一位球員每次上來能推進多少壘包
這種數據有意義嗎?又請問有沒有辦法查到類似的數據呢?
作者: Sizemore24 (newborn in Tampa)   2011-09-09 11:01:00
IsoD 這東西看看就好 ...
作者: Sizemore24 (newborn in Tampa)   2011-09-09 11:02:00
而且你對 IsoD 的解釋錯了。
作者: Danielly (蘋果蟲)   2011-09-09 11:02:00
還請大大不吝賜教
作者: Tulowitzki2 (圖喏)   2011-09-09 11:03:00
BB%一樣的球員,IsoD也不會一樣
作者: Sechslee (キタ━━(゚∀゚)━━!!)   2011-09-09 11:05:00
"打進場內"(HR咧?) "推進"(不是安打也能推進) TB跟推進壘
作者: Sechslee (キタ━━(゚∀゚)━━!!)   2011-09-09 11:06:00
包也不會是一比一
作者: Danielly (蘋果蟲)   2011-09-09 11:07:00
抱歉可能在用詞上有些不精準 我的意思是單指打者本人
作者: Danielly (蘋果蟲)   2011-09-09 11:09:00
那如果是BB%+(1-BB%-SH%)*SLG的話是否更為精準了呢
作者: Danielly (蘋果蟲)   2011-09-09 11:10:00
但是我比較好奇的是這種數據有人在使用或者是有意義嗎?
作者: Sechslee (キタ━━(゚∀゚)━━!!)   2011-09-09 11:23:00
(1-BB/PA)*TB/AB 這你覺得有意義嗎?不是創造一個數據以後再看它能幹嘛...
作者: Ayukawayen (亞布里艾爾發芽>//<)   2011-09-09 12:16:00
我想你想要的是(BB+HBP+TB)/(AB+BB+HBP+SF)
作者: Ayukawayen (亞布里艾爾發芽>//<)   2011-09-09 12:17:00
打者打擊後自己攻佔的壘包數的平均 倒不是沒有物理意義
作者: Ayukawayen (亞布里艾爾發芽>//<)   2011-09-09 12:18:00
只是你要拿來做什麼?
作者: Ayukawayen (亞布里艾爾發芽>//<)   2011-09-09 12:21:00
跟這個比較接近的是就是TA 只是TA是用出局數當分母然後TA的分子項有考慮SB和CS
作者: Danielly (蘋果蟲)   2011-09-09 12:30:00
原來如此 原本是想說OPS因為是SLG+OBP 會使得AVG高的較得
作者: Danielly (蘋果蟲)   2011-09-09 12:31:00
得利 想說是不是有別的數據不用經過一些複雜的運算便能
作者: Danielly (蘋果蟲)   2011-09-09 12:32:00
知道一位選手在打擊區的表現 謝謝指教囉
作者: GDBS (打狗)   2011-09-09 13:45:00
OPS=OBP+SLG=AVG+IsoD+SLG=OBP+AVG+IsoPOPS-AVG=IsoD+SLG=OBP+IsoP
作者: magicagar (收起來)   2011-09-09 19:31:00
樓上好繞口令啊 XD
作者: albertjet (竹林八閒)   2011-09-09 20:36:00
OPS用SLG+OBP會使AVG高的得利,然後呢? 同樣的選球能力
作者: albertjet (竹林八閒)   2011-09-09 20:37:00
與長打能力之下,contact較好的人就是比較強阿!為何一定
作者: albertjet (竹林八閒)   2011-09-09 20:46:00
要輕視AV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