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ukirin (柏柚紀)》之銘言:
: 重點就在打進場內了
: HR跟SO一個打到場外 一個在捕手手套裡面 所以沒有"打進場內"
: 舉兩個球員作比方
: 白胖A 200AB 60H 15HR 5SO
: AVG = H/AB = 0.3
: BABIP = (H-HR)/(AB-HR-SO) = 0.25
剛剛在爬文的時候看到這篇文章
發現有個小錯誤
但其實是個嚴重的錯誤...
那就是
BABIP的分母必須要加入SF (犧牲飛球)
因為犧牲飛球也是打進場內,而且確定出局的
我猜Y大的公式是從台灣棒球維基找的XD
因為棒球維基寫的公式就是(H-HR) / (AB-HR-SO)
我特地去BR確認之後,趕緊把維基的錯誤公式改過來...
所以正確的BABIP應該為 (H-HR) / (AB-HR-SO+SF)
還有一個數據也有連帶關係
作者: ForwardSpace 0000-00-00 00:00:00
簽名黨有出處嗎?
作者:
arkod (阿扣)
0000-00-00 00:00:00這篇好專業喔 XD 不過我喜歡數學多一點的 XD
作者: hsiaoyoshye 0000-00-00 00:00:00
END
不過很多定義都被想得太簡單,偶爾還是要動腦歸類= =
作者:
nolander (自己國家自己救)
0000-00-00 00:00:00推
作者: bjoke 0000-00-00 00:00:00
我在阿格西的自傳上看過簽名檔的這句話
之前看到有人說Ni的BABIP太慘..我一直以為是"打進場內"
的機率而不是"打進場內形成安打"的機率...orz如果一個投手的球常常"被打進場內"(不論安打或出局)
壓制性投手:常讓打者不是SO就是界外接殺,不讓球進場內我的意思是這樣@@ 有人能分析一下嗎XD
作者:
jdtrue (u can't see me)
0000-00-00 00:00:00不一定 HR也不算在"被打進場內"裡頭
作者:
jdtrue (u can't see me)
0000-00-00 00:00:00對投手來說SO永遠是最佳對決結果 其他結果的得分期望值都比較高
作者:
jdtrue (u can't see me)
0000-00-00 00:00:00而打進場內的球究竟能造成多少得分效果就要看是甚麼球
作者:
jdtrue (u can't see me)
0000-00-00 00:00:00LD的BABIP >> GB > FB
如果在第二象限當然很好 但如果在第四象限雖然BIP%不高
作者:
dtslim (LIL C)
0000-00-00 00:00:008.野手失誤,原本是FC的短打變成all safe (不算成功SH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