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Joe DiMaggio如何變革名人堂票選 (2)

作者: Fitzwilliam (Out of touch)   2008-06-14 01:38:18
DiMaggio來臨
  然後,DiMaggio來了。姑且不論1945年,以下是作家們每年給他的支持:
年份 得票率
1953 44.3%
1954 69.4%
1955 88.8%
  猜一猜:這些年是否發生了對DiMaggio大規模的重新評估?有沒有某個團體在進行這
件事?當然兩者皆非。可以說,在他的整個大聯盟生涯裡,他一直都被供奉在偉大人物的
最核心。Ted Williams是更傑出的打者,但DiMaggio就是那一代最受崇拜的棒球偶像。
  這件事傳達給名人堂的訊息再清楚不過:現行的票選機制有著某種結構性缺陷。他們
也立刻採取行動修正。
  從票選結果看來,古柏鎮那一幫人很顯然是在DiMaggio出現之後,決定改採現行的五
年等待期。往年的投票結果顯示,一位球員得到 75%票數的合理時程,最快也要四到五年

  但新規定並不溯及任何一位已經得到票數的選手。1953年,DiMaggio和同樣在1951年
退休的 Bobby Doerr一起成為候選人。那年同樣列名票選的還有Charlie Keller,就技術
層面而言,他並不符合資格,因為他在1952年還是有上場比賽;但他反正只打了一個打數
,名人堂當局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除了Keller之外,再也沒有1952年退休的選手列名票選,直到Lou Boudreau、Johnny
Vander Meer 和另外三人在1958年成為候選者。五年等待期的規定只從1952年退休的選手
開始生效。也就是說,適用於DiMaggio之後的每一個人。
  我無法證明這些事都因為DiMaggio而發生,但這是最顯著的理由。古柏鎮的君王們發
現了一個人人皆曰入選的人,卻遲遲無法選他進門。在這之後,他們就改了候選資格。
票選的馴化
  他們一開始改革票選機制,票選就成了一種習慣。BBWAA 投票的馴化時代從此開始。
  1958年,有119人從BBWAA手上得到至少一張票,刷新了票選紀錄;但這項紀錄為時不
久,到了下一次票選(1960年,他們當時是隔年投票),得票者更高達 133人。然後到了
1962年,突然只剩下77人得票,1964年更只有58人。此後,得票人數一直維持在50以下。
  1960年之後,名人堂決定好好清理一團混亂的投票機制。即使在1958 和1960年,Joe
McCarthy等總教練,甚至連已經退休半世紀的Addie Joss等人也還是能得到票數。混亂仍
然主導著票選。
  名人堂作了兩項變革。首先設計了落日條款。1962年規定最早得在1932年─30年前─
打完最後一季,才能得到選票。到了1964年,時限又縮短成20年。
  為什麼是二十年?很簡單─這次票選前退休超過二十年的人,只有賽揚和Nap Lajoie
。這只是因為他們在名人堂成立前這麼久就已經高掛球鞋。但在1950年代,真有兩個人─
Dazzy Vance和Harry Heilman─等了二十年才入選名人堂。既然 BBWAA在實務上的限制是
二十年,名人堂方面也就著之於令。
  其次,旁證清楚顯示,名人堂開始將列出預選名單的選票發給作家們。在1960年得票
的 133人之中,只有五個人退休超過三十年。但落日條款本身並不能解釋為何得票的球員
人數減少,而且一直維持在少數。1960年得票名單的一片混亂,說明了投票過程完全是開
放的。天啊,連 Jewel Ens都得了一票。但自1962年起,名人堂似乎開始告訴作家們有哪
些人可供選擇。
  那一年的歷史意義遠大於一次馴化的投票。就在那一年,整整等了二十五年,終於有
兩位第一年取得候選資格的人物入選名人堂。整整二十五年選不進一個,然後在同一年選
進兩個,這完全是結構因素。Feller和Robinson當然都很偉大,但DiMaggio和 Ott亦然。
  1958或1960年就應該有個第一年候選者入選。假如還有個Hornsby或Hubbell在那年第
一次加入票選,他們就會入選的。然而,那年首次取得候選資格的最佳選手是Boudreau、
Allie Reynolds,以及Ralph Kiner。
  (事實上,1955年還在打的Kiner 不應該取得候選資格。我猜有些人沒搞清楚五年的
意思,以為在退休第五年就可以投票給他。每兩年投票一次可能也增加了困擾。他在1960
年得到的票數則進一步證實,列出候選名單的正式選票在1962年以前還沒派上用場。不管
怎麼說,Kiner 在那一年得了三票。)
美麗新世界
  DiMaggio改革前的年代仍然帶給 BBWAA揮之不去的影響,特別是它接納新成員的方式
。人們都還記得,這麼多偉大球星得等上好幾次投票才能贏得他們的匾額。連DiMaggio都
得等的話,Robin Roberts又是何方神聖,能在首次投票就入選?嘿,Whitey Ford、Yogi
Berra,以及Eddie Mathews通通都得等。
  自1963到76年,只有五個人─ Ted Williams、Stan Musial、Sandy Koufax、Mickey
Mantle和Warren Spahn─被認為值得如此表揚。可就連他們也得低頭彎腰。Mantle的得票
率還不到九成:正確的數字是88.2%。Spahn連 85%都不到。
  最後,轉捩點終於在1970年後期出現了。首先是Ernie Banks第一次投票就以83.8%的
得票率溜進名人堂;最關鍵的一刻則在兩年後到來,Willie Mays成為繼 Honus Wagner、
Ty Cobb和Babe Ruth之後,第一位得票率衝破 95%的球星。自1980到83年,還有五個人追
隨著他,成為首次投票就入選的人:
   姓名 年份 得票率
   Al Kaline 1980 88.30%
   Bob Gibson 1981 84.00%
   Hank Aaron 1982 97.80%
   Frank Robinson 1982 89.20%
   Brooks Robinson 1983 92.00%
  顯然,這些人大多跨越了某個重要的里程碑─不論是Banks的500支全壘打,或Kaline
的3000支安打。同時也必須承認,不過幾年之前,Eddie Mathews就算有500支全壘打的功
績也得排隊等候,但他的得票率從1974年的 32.4%到四年後終於入選之間急速竄升,則展
現了背後那股出奇強大的推動力量。
  另一個發人深省的轉變,則是這些人獲得的支持。可能除了 Al Kaline的媽媽之外,
沒人會認為他比Mantle更強;但Mantle入選不過六年之後,他得到了更多的票數。Brooks
Robinson的得票率幾乎和Ted Williams(93.4%)以及Stan Musial(93.2%)一樣高。
  最後的大轉折發生在1985年 Lou Brock第一次候選時。他和其他首度候選者幾乎無法
相提並論,生涯只有一次在年度 MVP票選排名前五。但他有3000支安打,破紀錄的盜壘,
以及世界大賽的優異表現。結果他在那年就入選。
  一旦讓他入選,未來任何一個 Whitey Ford的翻版也都無需再等待。在他之後,更多
人第一次投票就入選名人堂,之後二十年裡平均一年一個。
  這還帶來另一個副作用。要是你譴責Willie Stargell、Ozzie Smith、Kirby Puckett
以及Dennis Eckersley不夠格在第一次投票就入選,那你該怎麼支持你心目中的超級巨星
?很簡單─投給他們比過去任何選手所能得到的還要更多的票。
  史上最高得票率的前四名,及前十名的其中八位,都在 Brock之後出現。Tom Seaver
、Nolan Ryan、Cal Ripken和George Brett是僅見得票率勝過Cobb的人。而Tony Gwynn、
Mike Schmidt、Johnny Bench及 Steve Carlton的得票率則比Ruth更高。
  現在只有最後一道障礙還沒消除─還沒有人能夠全票入選名人堂。但 BBWAA投票行為
的歷史卻能夠輕易分成兩階段:DiMaggio之前,以及DiMaggio之後。
參考書目與資源
  本研究最初的靈感來自Rob Neyer在 ESPN.com那個業已關閉的偉大留言板。那兒有位
仁兄首先注意到DiMaggio詭異的入選過程。
  我也查了名人堂官網上每一年的票選結果,把它們作成 excel檔,然後再從baseball
-reference那兒把所有球員的最後一季資料搶到手。
  名人堂官網:http://www.baseballhalloffame.org/
  Baseball-reference:http://www.baseball-reference.com/
  (白天是歷史老師,晚上是數據狂的 Chris Jaffe,過著人類想像中最刺激的雙面生
活;也許正是在其他人類所能想像的每一種雙面生活之外。儘管不具備漫畫英雄的價值,
Chris 還是喜歡拿這些東西扯淡,並且歡迎大家用e-mail回應他的文章*。最近,他和
McFarland 簽約撰寫《評估職棒總教練》一書,暫定2009年完稿。)
  *jaffechris@yahoo.com
作者: abing75907   2008-06-14 01:50:00
好文..
作者: mjfang (M-J)   2008-06-14 01:54:00
未看先推Fitz大大又爆肝了...早點休息啊~
作者: L2M (天下有雪)   2008-06-14 02:00:00
大推 XD 感謝分享,並請保重身體^^
作者: Beisbol (Béisbol)   2008-06-14 02:01:00
看好明年的Henderson能衝新高
作者: Beisbol (Béisbol)   2008-06-14 02:02:00
另外也可惜了Pete Rose ...
作者: camouflage   2008-06-14 03:44:00
作者: Dorasaga (Dorasaga)   2008-06-14 10:22:00
Chris Jaffe is fun
作者: nir (魔幻戲院)   2008-06-14 10:33:00
有看有推
作者: uilnivla (soulone)   2008-06-15 17:17:00
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