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從數據中挖寶--P/IP(每局平均用球數)

作者: Jimcarrey (jimcarrey)   2005-04-17 00:55:18
喜歡看棒球的球迷們,除了欣賞球員精采的球技之外,研究比賽所累績下來的數據往往
更令人著迷。通常我們在分析一位投手的能力時,會注意他的ERA、WHIP、SO/BB、K/9...
etc,從WHIP可以看出投手壓制對方上壘的能力;從SO/BB可以看出控球力;K/9可以看出投
手的球威。但除了這些很明顯的數據之外,是不是還有一些值得我們注意的數據,能讓我
們對一位投手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呢?
今天我要向各位介紹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P/IP(每局的平均投球數)
大家會想問:"這個數據可以告訴我們什麼資訊呢?" 根據我的分析,從P/IP這個數據可以
看出下列兩個資訊:
1、先發投手型態
2、觀察投手是否走下坡
下面就讓我分別對上述兩點來做分析:
1、先發投手型態:
或許你已經猜到先發投手中在P/IP排名NO.1的投手是誰了……
沒錯!! 就是Greg Maddux,這位向來以投球省力出名的投手,以每局13.75球在排行中名
列第1,投球省力的特性,使得Maddux雖然平均每場投球數已經不到90球,但去年仍然能夠
整季吃下212局。控球優異、非強力的"智慧型投手"是P/IP排行榜中名列前矛者的共同特
色,排行前10的先發投手幾乎都將BB/9壓在2以下。另外其中K/9最高者是Maddux的6.39,
在這麼少的球數下仍能保持相當不錯的三振率,更能看出Maddux的投球智慧。
那有沒有強力三振型的投手能在排行中領先呢?一般認為強力型投手因為三振多的緣故
,往往必須付出相對增加的投球數,然而在前20名中卻有4位K/9超過8的強力型投手!他們
何以同時兼具省力和強力兩種特性呢?原因就在於他們是誰—Randy Johnson, J.Santana,
C.Schilling and B.Sheets。他們不只擁有三振能力,同時兼具控球力,是能夠主宰全場
的"賽揚獎級投手"。對手打不好、打不到球,投球數會少也是很合理的。
2、觀察投手是否走下坡:
當一個投手的帳面成績保持的差不多,但P/IP值卻不斷上升時,這個現象所代表的意思
是什麼呢?我們就拿AI Leiter來當成一個例子:
W L ERA GS IP H BB SO P/IP
2000 16 8 3.20 31 208.0 176 76 200 16.72
2001 11 11 3.31 29 187.1 178 46 142 16.20
2002 13 13 3.48 33 204.1 194 69 172 16.73
2003 15 9 3.99 30 180.2 176 94 139 17.96
2004 10 8 3.21 30 173.2 138 97 117 18.70
我們可以發現雖然Leiter的帳面成績包括WINS、ERA都保持得十分穩定,然而他的P/IP
值在近5年來不斷呈現上升的趨勢,尤其在去年的時候,雖然ERA是近5年來的新低:3.21,
但P/IP值卻上升到18.70。這個上升的趨勢是為什麼造成的呢?其原因可以大膽地推測是因
為他的球威呈現下滑的狀況,使得他必須用他的經驗耐心地跟打者周旋,費了千辛萬苦後
才將打者解決。這個推測也可以從他BB上升、SO下降中得到印証,証明他要解決打者是越
來越辛苦了。
另外P/IP值上升最直接的影響在於他每場所能吃下的局數下降了:從2000年的每場先發
吃下近7局(6.71),到去年2004年的不到6局(5.79)。記得在Maddux離開勇士隊的時候,很
多球隊認為年紀漸長的他體能已經走下坡,能吃下的局數會越來越少,因此不願意給他優
渥的長約,結果事實証明即使他去年每場只能投90球,在省力的投球模式下,仍然有能力
吃下6.44局。
我認為以目前Leiter球威下滑的狀況,有兩種可能性:幸運的話,他仍然可以用經驗跟
打者磨,磨到打者出局,但P/IP值將持繼上升,一個只能投5局的先發投手可能是無法令教
練接受的;不幸的話,若經驗不足以支撐下滑的球威時,成績突然明顯下滑將是可以預見
的結果。所以,我想他今年的成績會很值得我們好好觀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