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104年3月24日(二) 法理學經典導讀

作者: hg7318480 (夢漫廷)   2015-03-23 22:49:40
http://ppt.cc/wNfh
104年3月24日(二)《良知與信念─捍衛公民不服從》經典導讀活動
歡迎參加3/24 (二)法理學經典導讀,由世新大學法律學系陳弘儒兼任講師為我們導讀
Kimberley Brownlee所著《良知與信念─捍衛公民不服從》:
Kimberley Brownlee:《良知與信念─捍衛公民不服從》Conscience and Conviction –
The Case for Civil Disobedience
時間:104年3月24日(二) 19:00-21:00
地點:台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1301視聽教室
主持人:張嘉尹 (世新大學法學院院長)
導讀人:陳弘儒 (世新大學法律學系兼任講師)
本活動無須報名,請有興趣的朋友準時入場參加!
簡介如下(感謝陳弘儒老師提供):
「良知與確信:捍衛公民不服從」(Conscience and Conviction- The Case for Civil
Disobedience)是Kimberley Brownlee(目前為英國Warwick大學法學院的教授)在2012
年由Oxford University Press所出版的探討公民不服從的哲學書籍。全書分為兩個部分
:道德(morality)與法律(Law),共有8章,體系性地探討了公民不服從的核心要素以
及規範證立基礎,並且提出一個與典型自由主義式的公民不服從相異的基礎觀點:將良知
與道德確信(moral conviction)置於不服從概念觀的核心,從而主張自由社會負有責任
必須尊重其成員基於自身良知或是道德確信而進行的行動。與此相應的是,社會成員擁有
公民不服從的道德權利,因而有條件地排除了法律的干涉。公民不服從作為一個橫亙在理
論與實踐的概念,長久以來是政治哲學的關注焦點,而Kimberley的討論將這個概念推進
到政治哲學與法哲學的交會之處:一方面她仔細地論證了為何社會成員有權利進行公民不
服從,並且說明此種權利的來源 。另一方面,她也論證了為何法律體系應該不服從行動
特別寬鬆的對待與處置。台灣,雖然持續有民主化的洗禮,但是結構性不正義以及權力的
宰制結構仍舊召喚著許多不服從的可能性,Kimberley這一本書無疑地可以在這個議題給
予許多理論上的反思以及實踐上的可能啟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