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學習菩薩大慈悲,普願眾生生淨土

作者: a876352000   2023-08-06 18:57:53
淨空老和尚:學習菩薩大慈悲,普願衆生生淨土
【娑婆法緣最殊勝】
所有一切諸佛菩薩中,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與我們緣分最深,特別在中國自古就有「家
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的說法。
佛菩薩是人天導師,有能力、有智慧、有方法教化一切眾生。
娑婆世界的眾生,聽的能力比看的強,耳根最利,觀世音菩薩也是修耳根圓通而成就的,
所以跟我們的緣分特別深。
【悲智雙運立德名】
觀世音菩薩,又名觀自在菩薩。這名號怎麼來的?
《楞嚴經》中說:往昔觀世音菩薩遇到古觀音佛,他希望與觀音佛同願同行,發願生生世
世做觀世音菩薩。
《普門品》云:『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
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是故,若有急難恐怖,但以至誠歸向大士,虔持名號,悉得解脫。
觀世音是從慈悲而建立的,觀自在是從真誠、清淨、平等、正覺裡面流出來的,一個是自
受用,一個是他受用,幫助眾生顯示大慈大悲,悲是讓他離苦,慈是讓他得樂;接引他往
生極樂世界是大慈,離開六道輪迴是大悲。
【感應道交不思議】
《普門品》云:『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
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
佛菩薩在哪裡?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真正以清淨心念佛菩薩名號,佛菩薩立刻就有感應,
要用清淨心念,要用恭敬心念,要用至誠心念。誠心誠意,念觀世音菩薩,絕不夾雜任何
妄念,決定有求必應!
《普門品》所說的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菩薩就現什麼身相,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觀世音菩薩寶冠當中有一尊立佛,《觀經》(指觀無量壽佛經)云:『眉間毫相。備七寶
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
侍者。』
從這些瑞相,我們能夠體會到菩薩自行化他,智慧、功德不可思議!
《楞嚴經》裡講的觀世音菩薩是剛證得圓教初住的果位,介紹怎麼修行,怎樣證果。
《華嚴經》中「觀自在章」,善財童子參訪的觀世音菩薩是第七迴向的菩薩,比圓教初住
果位高得多。
《法華經》中「普門品」所說的觀世音菩薩是圓教等覺菩薩。三位都是觀世音菩薩,不能
看作一樣的。
圓初住就可以隨類化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示現什麼身,這是分證位。
《楞嚴經》宣揚念佛法門,念佛法門要用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的方法去念,佛號從內心生
起,由口念出,耳聽進去,這就是念佛法門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先勸我們念佛,然後教我們用功的方法,這是《楞嚴經》的精髓。
《華嚴經》最後勸我們念佛求生西方世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到凡聖同居土,也可以跟觀世音菩薩聚會一處,
修學一定不會退轉,一生圓滿成佛。
這樣殊勝的利益唯獨西方淨土才有,所以我們一定要發願求生淨土!
現前,我們這個身還在世間,就要效法菩薩隨緣度眾、自行化他,共同出離三界之家、煩
惱之家、生死之家。
出處:淨空老法師講演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